还在学生时代的我,看过N多部外国名著,当然也不乏一些外国热点文学,但是我并不喜欢,对于翻译过来的文字我是十分的不喜欢的,因为它生硬,无趣,完完全全没有体现出中文本身所具有的那种优美翩跹,给人一种非常刻板的感觉。我妈特喜欢一些外国名著,她看《基督山伯爵》的时候因为兴奋,一晚上都没有睡着。然后当我看的时候就觉得如果由一个中国人来写,它会更加具有艺术效果,更值得欣赏,在遣词造句的方面。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不太适应外国作家的写作风格。《哈利波特》在我的小学时代是如雷贯耳的名字,我妈很支持我看课外书,很早就把全套的买给了我,当也尝试着看过,发现名字一长串一长串的记不下来,就完完全全丧失了兴趣。
后来,我无意之间看了《哈利波特与密室》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我本身就是一个喜欢奇幻与魔法的人,完完全全地沉浸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种种奇幻的世界中,在那个世界,原来我只是一个麻瓜。《哈利波特》总是让人永远对哈利波特、赫敏、罗恩这三个孩子的未来永远充满着希望,这是和让人感动的,因为在每一个哈迷心里,哪怕已经命悬一线了,哪怕这一回合已经输了,可是他们还是赢了。这部电影除了营造一个魔幻的世界以外,更多的是它传递了不多见的正能量。波特和罗恩是那些敢于冒险的男生,而我们的格兰杰小姐又是正经的好学生形象,强烈的性格矛盾带来的碰撞,才能造就这样一部经典的电影。演员们的演技精湛,更难得的是七部曲的演员基本上没有变,还是一样的三个孩子,一样的半巨人海格,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看到他们的不断成熟,因而有了代入感。
和蔼的格兰芬多学院里的老师和严肃的、刻薄的斯内普教授也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扮演者艾伦·里克曼一度让我恨得牙痒痒,后来剧情反转,原来这个常穿黑色衣服,和食死徒有着密切关系的教授一瞬间成了一个高尚的人。我查过这位演员的生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可惜,2016年1月14日,这位优秀的演员与世长辞,但他的斯内普教授我永远无法忘记。
哈利波特里有很多句经典的台词,有的感人至深,有的又像是人生的哲理,正义和善良永远是主旋律。
沉湎于虚幻的梦想而忘记现实的生活,这是毫无益处的,千万记住。
你想成为哪一类人,并不取决你的能力,而取决你的选择。
有的话说的很好,就像是我搜集的许多有哲理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大局,在一个个魔幻的镜头背后,它就隐藏着这些会打动你的一些东西,简而言之是情怀,也许把这些句子单单给你,你可能会反感,因为这样的句子你可以找出一千句一万句,但是真正震撼你的,可以说没有。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价值。
这部魔幻巨制同样在有些场景会让你深深地沉溺,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那就是在霍格沃茨的大厅里,每一学期开学的时候,那种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的大厅给我的感觉竟然不是一种恢弘的感觉,而是让我觉得温馨,就像雨天我回到家的感觉。我从不看鬼片,特别怕幽灵和奇形怪状的鬼,当你看到什么差点没头的尼克还有血人巴罗在大厅穿梭,我也没有感到惊悚,除了忍俊不禁,还是感觉温暖。特别打动我的,就是每一个新生站在分院帽的前面是,那种幸福洋溢、期待万分的表情,那可能真的是走心吧。
当我看到小天狼星布莱克原来是受了诬陷,那种感受我真描写不出来,他对哈利波特的感情才是真的爱护,他尽到了一个教父的责任。他被杀死了的那一瞬间,他跌下高台,我就在电脑面前我这嘴巴哭,一直哭一直哭,我想不出来任何的语句形容我当时的哭状,惨烈吧。
邓布利多校长他的金句特别多,装扮总像大胡子圣诞老人,两个不同的演员演出了相同的感觉。邓布利多是我在看《哈利波特》中一开始最喜欢的人物了,他给人一种包容、仁爱的大爱精神,他帮助波特,法力高强,是不是眨眨眼睛带着小调皮,太符合了。
我挺想早生十几二十年,去电影院看《哈利波特》,北师大版的初中政治书记录了《哈利波特》在中国上映的超高票房,有的人为了买到票,甚至拿了帐篷去买票,去等待,当时上课上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特自豪地和我同桌说:“我全都看过。”感觉自己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人的想法不谋而合,是本身一种很奇妙的感受。
我觉得我应该会把这个记得很久,我也会不断不断地翻看,只要《哈利波特》可以看,我会一直看下去。它至始至终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让人铭记的或许不是“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不管有多少困难”这样耳熟能详的道理,而是在这背后蕴藏的一点点温暖的闪光,闪光点不一定要多么亮,重要的是让人感到温暖。
向《哈利波特》致敬,向各位主演致敬,向各位演员致敬,向各位哈迷致敬。
by:一个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