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人脉”即是“钱脉”的浪潮中,好多人都把社交当做一门功课去学习,说“社交”是一门功课,其实它更像一门艺术,尤其是现在餐桌礼仪社交,那更是凸显的淋漓精致。曾看过一档节目,说北京人的餐桌礼仪社交,给我看下来顿时觉得心里有阴影了,那简直堪比电视剧中的宫斗戏啊,自此后,我便越来越排斥多人聚会等场合。
说回正题,社交本来一个很积极向上的褒义词,现今变的却多了一份功力之心,曾经的一个调查报告中显示,百分之几十的大学生进大学主要的经历就放在社交上。其实,也不是我愤世妒俗,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做无效的社交,与其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社交还不如去努力提升自我价值。当然,说这话要有一定的依据啊,要不我怎敢大言不惭。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小爱好就是随便写写自己的感想,也是在去年的时候,那时候微信公众号还相对很火,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的一篇稿子得到了一些赞誉,当时自己就高兴的不行了,在平时写作交流群里就小嘚瑟了一下,后来也是通过朋友认识到一位写作大咖,就加为好友了。起初这位咖级朋友还会和我含蓄几句,问我出什么书之类的,我说自己没出过书,好文章也没写过多少,她还告诫我好好努力,加油。我以为我们也算是半个朋友了,有一次遇到一个小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写,而她在这方面有经验,我就给她发了私信,想要咨询下,可结果是我独独等了一个下午也没看到回的信息,我还傻子般的以为大咖可能忙的呢,于是乎第二天中午我依旧没有等到答复。带着这种心情,我看了其他几位写手的朋友圈,顿时明白了,她有时间给别的小伙伴留言,却没空搭理我的私信,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讽刺,心里明明不好受,可这也是自找的。也是从那次开始,我知道了自己段位不够,价值不够不必强融,要不只能自取其辱。
你以为通过聚会等途径微信加个好友就真的是朋友了,你以为你酒桌上含蓄的几句就是社交人脉了,可当你真正需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结果并非如此。所有的社交都是建立在有一致的价值导向上,你的能力不够,人家凭啥要去搭理你,这又不是做慈善,况且真要做也未必会选你。
所以,我奉劝那些天天把时间用在无效社交的朋友们,别刚顾着社交,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当前所需,整如那句:你要是个金凤凰,何愁没有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