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两岁孩子的管理与教育

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年,父母就应该着手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孩子两岁时,被称为“可怕的两岁”,因为孩子出生后往往就在家里享有一切特权,当父母开始尝试树立威信时,孩子会用他所有的情感力量对父母进行反击。孩子不希望失去自己的各种权利,他要求永远享有这些权利,当不能随心所欲的时候,他就会进行非理性的反抗,就会愤怒甚至失控,这导致孩子两岁时被称为“可怕的两岁”。在孩子看来,两年来,他一直相信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是无所不能的,他才不会将这一切拱手相让。所谓“可怕的两岁”,会出现在某些一岁六个月的孩子身上,某些孩子也可能持续到三岁以后,但是任何孩子反抗力度最强的时候都是在两岁到三岁之间。

永远都要记得,你是在和不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孩子打交道。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父母该做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想要父母做什么,而且孩子的大部分要求对他们自己并无益处。

父母唯一的教养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性格,而孩子两岁的时候父母就该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实现这一目标。从那时起,父母所做的每件事都该朝着培养孩子性格的目标前进。一心一意地朝这个目标行进,从孩子两岁时就开始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培养,最终才能成功地让孩子独立。不能一心一意向这个目标行进的父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己的使命认识不清,这会让他们走弯路。孩子的情感风暴袭来之时,父母能不能一心一意地前行,有没有那样的决心,决定了父母是成功地经受住这场风暴,还是被风暴刮倒。但即使是最一心一意的父母也会犯错。在这方面,父母需要谨记两点:第一点,一定要一心一意,专注于你期望自己的孩子在三十岁时成为怎样的人,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错误并且避免不良后果;第二点,即使你在育儿过程中所做的决定不是最好的,那也比孩子自己做的决定要好,这点对两岁的孩子尤其适用。如果你希望成为一心一意的父母,就请记住以上两点。

研究表明,有爱的父亲能为孩子生命中的方方面面——从学校表现到同伴关系——带来积极的变化。

母亲必须明显减少为孩子做事的数量,一次少做一件事,逐渐将自己代为履行的职责分配给孩子。教孩子如厕的同时,母亲还会教孩子自己取水、自己拿餐间零食吃、自己穿衣、自己上床睡觉。她把责任委托给孩子,这是领导力高超的主要特征之一。母亲这时逐步进入权威季。采取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又可以慢慢转为“兼职母亲”,可谓一举两得。

母亲在忙碌时,孩子不能在不必要的时候来打扰。母亲应要求孩子在大部分时间能自娱自乐。无论孩子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引导他去自行解决,当他自己无法处理时,父母再去帮助他解决。如此,孩子的独立性以及他对母亲的尊敬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要知道,独立性是打开幸福生活大门的钥匙。一种关系之中如果没有界限,一方就会随心所欲地剥削另一方,并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简而言之,就是不尊重他人。

研究表明,同一个屋檐下,婚姻关系稳固的父母,他们养育的孩子在各个方面会发展得更好。无可争辩的事实就是,没有什么比父母的稳定关系更能为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了。

在这转变的一年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孩子的反抗行为,他想让第一季的日子永远继续下去。这怎么能怪孩子呢?谁不想要个仆人呢?孩子的反抗会很猛烈,可以持续几小时,非常可怕。如果母亲能坚持到底,孩子长到三岁的时候就会将母亲视为令人敬畏的权威人士。他曾是母亲关注的焦点,如今相反,母亲是他关注的焦点。母亲应该坚持让孩子去做越来越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给了母亲时间,让她去做自己必须要做或想做的事。

这个时期,父母的职责就是管理孩子,这样他会服从他们的管理,情愿做他们的“弟子”,同时将规矩内化,逐渐养成自律性,这对孩子学会负责地进行自我管理很有必要。

花更多精力在配偶身上,而不要花太多精力在孩子身上。首先要扮演好丈夫、妻子的角色,然后再扮演好父亲、母亲的角色。不要做每件事都把孩子算在里面。要让她知道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不是三个人的。

不要再让孩子陷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家庭福利之中,给她布置些日常的家务活。除了收拾自己的东西、保持房间整洁外,您还可以让她去做些其他的事,如摆放桌子、擦桌子、擦地板、掸掉家具上的灰尘,甚至打扫家里开阔的地方的卫生。如果希望她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那么将她放在对家庭有所贡献、需要对家庭负责的位置上是很有必要的。


不要纵容她一时的兴致。要学会对她说不,面对她的反抗时,要能保持自己的立场。记住,孩子对挫折的耐受力越强,她最终就越自立。


不允许孩子打断大人的谈话,这要从您和孩子谈话时开始练起,您说话时就不能让她打断您。

大人的聚会就是大人的,不要把她加进来。要在她和大人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不要表现得好像她和大人没差别,只不过是个头小点儿。同样,孩子的娱乐活动和同伴关系,大人也不要掺和。为了让你们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您的孩子也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两岁孩子做出讨人嫌的行为或许是生理发育因素导致的,比如说,孩子爬上爬下是为了获得攀爬能力;孩子的某些行为的确需要被限制,但限制也要讲究方法。孩子的很多行为是想增进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因此,在限制孩子的行为时,注意不要抑制他探索的本能。

两岁的孩子好奇心很重,想弄清楚所有事物。因此,他们非常活跃,什么事情都要插手。

他们还没有形成挫折耐受力。因此,事情不如他们的意时——如别人没能明白他们的想法,他们想要什么东西却没得到,他们的眼睛与手指、头脑不协调时——他们的头脑可能瞬间就崩溃了,他们会号哭、会胡踢乱踹。

他们尚未社会化。因此,在情感爆发的时候,他们完全不会在意自己身处何地、会吸引谁的注意或妨碍谁。、

两岁的小宝宝依旧认为自己是父母的主宰,同时也对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他们坚决不听从父母的指挥。

两岁的孩子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父母存在的意义就是关注他们、为他们做事。因此,他们给父母的关注少得微乎其微。逛商场时他们从父母身边跑开,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还会做出其他类似让人恼火的行为。

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技能在飞速地发展。因此,两岁的孩子爱问很多问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总爱自言自语。和别人说话时,他们通常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类谈话其实是孩子的自我独白,意义不大。如果你是这独白的听众,不要担心理解不了孩子在说什么(因为你根本不会听懂),也不要担心自己说的话没有意义。你只需要点点头,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就像词语接龙似的想到什么说什么就行了。这类谈话没有硬性规则,可以很有趣。想到什么说什么就行了。谈话的目的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来回交流的过程。

随着思维的拓展,想象力也在拓展。两岁的孩子会虚构出各种各样的朋友,也会虚构出让自己惧怕的事物,并且他们相信头脑中的这些虚构的事物都是真的。

两岁的孩子想事事都顺自己的意。父母想把孩子举起来抱一抱,他们会推开不让抱。父母忙着做别的事时,他们反倒要父母拎起他们来抱一抱。两岁的孩子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他们觉得父母肯定能读懂自己的心思。他们要喝牛奶,父母就会把牛奶端过去,他们却一边叫,一边把牛奶打翻在地。他们虽然嘴上说想要牛奶,心里想的却是橙汁。父母跟孩子道歉,然后把橙汁端过去,他们又把橙汁打翻,因为盛果汁的杯子用错了。当你换了杯子再端过去的时候,他又改变主意了,毕竟牛奶听起来也不错。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折腾。不过好在两岁的孩子一天能睡12~14小时,而且在哪儿都能睡着。但也有孩子几乎不睡觉。


为了激活蕴含丰富遗传信息的基因,所有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激励性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有趣的体验,这两者会共同促进孩子行为能力的发展

鼓励和提倡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父母要确保孩子享受到足够多的户外时光。学步儿童通常都爱在沙子上玩、爱荡秋千、爱散步、爱在户外一边闲逛一边从地上捡东西。孩子在户外时,你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管,就坐在那儿看着他,不时地和孩子进行有意思的互动就行。无论是帮孩子推秋千、和孩子来来回回地扔球,还是在草地上摔跤玩,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


与孩子交谈: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那样,即使与孩子之间的谈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父母也要与孩子交谈。给他展示、说明事物运作的原理,向他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他提出的问题给出简明直接的答案。在进入商店和其他公共场所之前,先跟孩子说你希望他待会儿如何表现。跟他说的时候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说得具体些,不要用大人那种充满抽象概念的语言,比如不要跟孩子说“在商场里你要乖乖的”,而要告诉他,在商场里他得拉着你的手,拿东西时要先问一下你。

给孩子太多玩具以及让他看电视时间太长都是在给他爱玩的天性泼冷水。

为了创造一个鼓励孩子探索的家居环境,阿曼达的父母把家改造成了儿童安全屋。这种改造除了能给孩子创造安全、有激励性的环境,还意味着阿曼达听见“不”这个字眼的次数会大大减少。权力争夺情况减少了,孩子会更听话。把橱柜留一个给阿曼达做专属橱柜,其余的都装上安全插销。阿曼达的橱柜里放着空的燕麦盒子、空线轴、旧罐子、旧锅、各种各样的小盒子和其他安全的家居用品,这些东西都是原本要扔掉的,阿曼达随时都可以尽情地翻橱柜。

问:我的孩子一岁零三个月了,他是个很快乐、很外向的男孩。我和孩子爸爸经常当着他的面穿衣服,和他一起洗澡。到现在为止,他对我们的隐私部位还没有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但为了他的将来,我们想要给予他一些这方面的引导。是不是到了某个时间点,我们就不应该再赤裸着身体出现在他面前了?他要是问关于身体方面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回答呢?如果他长到四岁或五岁,洗澡时还需要我们帮他,他会不会尴尬?答:以下所说的都是客观事实。在这个年龄段,你们和他做的事、在他面前做的事,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在不久的将来,他肯定会对您的隐私部位感兴趣。当他问您这是什么时,回答他的时候您的态度要轻松随意,就好像他是指着您的下巴问一样。要想好怎么称呼这些身体部位。有人坚持认为,父母就该用解剖学术语来回答孩子。其实不必对此感到烦恼,除了粗俗语之外,用哪种称呼都行。但不能胡乱称呼,没有什么比把孩子的胃称为小肚子更能误导人的了。

三岁到四岁之间,您的孩子会开始形成所谓的性别认同。他会意识到女孩和男孩是存在生理差别的,会意识到自己是男孩,还会意识到在这一点上自己和爸爸很像。这个时候给他介绍羞怯的概念很合适。从这时起,在他面前赤身裸体要谨慎些。我不是说您要对裸体有什么过激反应,谨慎一些就足够了。毕竟,人们很亲密地住在一起,至少偶尔会看见别人的裸体,想完全看不到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您的儿子年龄越大,您就越该要求他尊重您的隐私,您也越该尊重他的隐私

孩子四岁时,不要再继续和他一起洗澡。您可以找借口让孩子接受,比如告诉他,他长大了,你们两个人同时躺在浴缸里会很不舒服。


相比带有目的性的游戏,学步儿童从自由游戏中获益更多。如今的孩子不需要更多细致的管理、精心的安排以及无法自由支配的时间。

问:我们的女儿刚满两岁,她开始几乎每件事都要问我为什么。她会指着书中的图片问我:这是什么?我回答她之后,她会接着问:为什么?我不是不想让她提问,但有时我觉得自己是个永不能停歇的答题机器。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答:首先,您必须认识到,孩子会问为什么不代表她能理解问题的答案。我们就拿她指着太阳落山的图片提问来举例好了。她问:这是什么?您说:这是太阳落山。她又问:为什么?我保证即使您解释得再多,她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每天晚上太阳好像从地球的边缘消失了。两岁时,她问了一堆“为什么”,您回答了,她可能只是稍微理解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正如您发现的那样,不管理解不理解,她都一直在问。智力发展到两岁的孩子爱永不休止地问“为什么”,这是很典型的情况,这表现了孩子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应该给孩子提供信息,但回答不一定要非常精准。事实上,答案完全可以是虚构的,只要和原题沾边儿就行。例如,如果您的女儿问为什么太阳会下山,您可以这么回答她:因为太阳累了,要睡觉了;因为它在和你躲猫猫。哪种答案都行。当孩子问同一个问题时,您甚至可以每次都换个答案去回答她。您女儿不停地问“为什么”,是因为她开始懂因果关系,她想尽可能多地了解它,这是个很有趣的发展过程。您回答问题时只要能简单地告诉她“这是有原因的”,就足够了。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她能理解的答案去回答她,这也导致大多数情况下答案可能不精准。如果您觉得我的建议就等同于让您对孩子说谎,那您看看您给她读的书,书中所写也并非全都真实。书中有神奇的生物、会说话的树和各种各样不可能的事。问题在于,您没必要用正确的术语给孩子描述这个世界,只要您的描述能让孩子产生联想、能让孩子理解就行了。您还要意识到,重复地问“为什么”其实就是谈话的开始,其本质是在口头上交换意见。再说一下,交换意见这个过程远比您给出的答案重要得多。如果您回答够了,您可以向她提个问题,或者交给她一些事情做,以此来转移话题。

问:我女儿两岁零九个月,她突然间害怕出门。如果我试图带她出去玩、出去散步或者沿着街道走路,她就会尖叫。她无法告诉我她在怕什么,我也没找到任何线索。我整天都和她待在家里,也没发生什么令人不快的事导致她出现这种行为。所以,我想问问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答:学步儿童和三岁的孩子突然出现莫名的恐惧,这是很常见的情况。有一位母亲,她的孩子快满三岁了,一次她跟我说她儿子突然对报纸怕得要命,在任何一间屋子,只要看见报纸,他就会疯狂地逃跑。其他的父母也给我讲过同样奇特的事情:家里的学步儿童突然开始怕鸟、灌木丛、手电筒、自来水。当然,孩子一般都会怕黑暗、打雷和狗等等。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在学步期,孩子的想象力,也就是抽象思维的初始阶段开始萌芽。起先,事物看起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户外就是户外、报纸就是报纸,然而现在,随着想象力开始对纯粹的感官经验施加影响,感知事物就变成了诠释事物,对事物感觉如何取决于孩子怎么去想它。这样一来,在孩子眼中,户外就成了危险的地方;报纸可能因为翻页的时候会瑟瑟作响,在孩子眼中就成了活物,谁知道它能干出什么事来。我们可以将这种意识的飞跃浪漫化地视为思维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现实的感知多了一个维度,但这可能会令孩子感到恐惧。

您要让孩子相信,就算世界变得很危险,您也有能力去控制它,孩子所需要的就是这种放心的感觉,切忌表现得茫然不知所措。孩子的那些恐惧,您知道就行了,不要去深究。不要问她为什么害怕,因为她可能模模糊糊地没法告诉您,而且不论您把什么话强加于她,都会加剧她的不安。不要用“这真傻”或是类似的话对她的恐惧表示质疑。如果她突然告诉您她害怕怪物,不要告诉她世上没有这个东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理解为什么事物本身不存在,描述它的词语却存在。如果她想跟您说说她在怕什么,那您就听她说。轮到您说话的时候就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妈妈和爸爸会在这里照顾你,我们会一直照顾你。有个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恐惧:您帮助她,让她去面对自己最害怕的事物。如果白天您不用出门去忙其他的事情,就带孩子去附近走走。别问她想不想出去,直接把她带出去。如果她尖叫,就抱着她,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有您在她身边照顾她呢。在她面前充分展示出您对一切的控制力,孩子的恐惧感就会很快消除。有效地消除孩子的恐惧感的方法分为以下几步。首先,承认恐惧的存在,对孩子说:“我知道在你这么小的时候,黑暗确实很吓人。”第二步,认同您的儿子,对他说:“我小的时候也怕黑。”第三步,让他放心,告诉他您有能力保护他。想象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但它造成了孩子的恐惧,您就可以利用它去帮孩子克服恐惧。

就两岁的孩子而言,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教养目标: 设置一些限制,对孩子的行为加以控制,但不要妨碍孩子能力的发展。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和挫折耐受力。实际上这两者是一回事。 让孩子相信他的世界由你主宰,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你都有养育他、保护他的能力。为了让孩子相信这一点,首先你得向孩子证明他受你管制,无论他怎么尖叫反对,一切都是你说了算。为了向孩子证明你是掌权人,你首先得能控制自己,这一点毋庸置疑。

一间一间地整理屋子,把孩子能够到的危险品或贵重物品挪走。同时,把适合孩子的东西放下来,这样他就能摸一摸、研究一下它们,还能拿它们做实验。给孩子留个专属橱柜,往里面放些东西,比如木勺、壶、空线轴、盒子、软管和其他小物件。要知道,最为平常的东西在学步儿童看来都是很神奇的。如果你改造得很成功,孩子就能在家里逛来逛去,而不用受到太多的监督。

在向学步儿童的父母解释房屋安全改造带来的好处时,有人会问:“如果把不准孩子碰的东西都挪走,那他怎么学会区分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呢?”这些父母完全没抓住事情的重点。进行房屋改造并不是在向孩子做出让步,而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进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此外,如果家里改造得好,孩子不用受太多限制,不用总听到家长说不可以!孩子心满意足地对环境进行探索与实验,那他就不会老缠着你让你哄他了。

有的父母不肯进行房屋改造,将孩子东碰西碰的行为视为对孩子的意志的考验,这样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最终会灰心丧气,争吵不断。当孩子两岁半左右的时候,父母可以开始慢慢地把房子恢复原样。每次拿一样贵重的物品让孩子认识,让他知道这东西不是玩具。只要不一下子拿太多有趣的东西让孩子认识,他就会乐于合作,不会越界。

当学步儿童把一些易碎的物品,比如价值不菲的水晶拿在手上时,父母该怎么做呢?对于这种情况,我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如果父母惊恐地跟孩子嚷“不准拿,把它给我”,然后飞速向他冲过去,张牙舞爪地扑向他,那他一定会把水晶扔到地上。惊恐只会引发惊恐。相反地,你要控制住自己的焦虑,在原地站住并蹲下来平视孩子,面带微笑、手心朝上,向他伸出手,跟他说:“哇,真漂亮!你能把它放在我的手上让我也看看吗?”你如果演得很好,孩子就会给你个微笑,把水晶轻轻地放到你手上。别让孩子觉得你是在耍花招,把他抱到腿上,跟他一起欣赏水晶,看1分钟左右。接着站起来对孩子说:“我要把它放到上面,这样我们就都能看到它了,好不好?”这样做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避免了损失,还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了合作性而非敌对性的亲子关系。

语言具体:“逛商场的时候,妈妈希望你能乖乖的。”别这么跟孩子说。相反,明确地跟你那爱惹麻烦的小家伙说在商场里你想让他怎么表现,还有,说得简单点。讲注意事项时不要一口气讲十条,甚至三条都嫌多。讲一条怎么样?试一试,跟孩子说:“逛商场的时候,你必须待在婴儿车上。”你也许会说,我想让他注意的事可多了:别乱碰货物、不能发脾气、不能打断我和售货员的谈话、有人向他问好的时候别朝人家吐口水……我知道你想让孩子注意所有的事,但孩子只有两岁,没法把这些事都记住。给他提太多注意事项的结果就是任何一件事他都不配合,除非只提一件最重要的事。他把这件事熟记于心之后,你再期待他去记住另外一件,这样一步一步把事情都记下来。父母要是不急躁冒进,孩子会记得更快!我所说的具体还包含一层意思,那就是不要说“禁止”这个词。两岁孩子没法准确地理解“禁止”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太复杂抽象了,它指的是不能有某种行为。所以举例来说,父母说:“禁止爬桌子!”在孩子听来就是:“……爬桌子”。孩子特别想讨你开心,于是他就往桌子上爬。相反,要是你不大喊大叫,而是简单地用强调的语气说“不准爬”或者直接对孩子说“下来”,孩子就会从桌子上下来。

语言简洁:能用5个字讲明白的事就别用50个字。和两岁的孩子说话,如果一句话只有5个字都跟他说不明白,那多说也是无用的。语言简洁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父母不要自我解释。两岁的孩子能明白简单的指令,但你的解释他听不懂。回头看看前面的例子,要是你对那个爬桌子的孩子肯定地说“从桌子上下来”,他就能懂。但要是你跟他说:“宝贝儿,你得从桌子上下来,因为你可能会从桌子上掉下来伤到自己,那样的话我们就得带你去看医生了,妈妈会心疼的,妈妈看不得你受伤,好吗?”在他听来会是这样的:“……桌子……掉下来……医生……妈妈……受伤。”他会觉得是桌子倒了砸在医生身上,妈妈受伤了。所以帮你自己也帮孩子一个忙,只说“从桌上下来”就行了。这么说的确很生硬,但它很管用。你可以试一试。

命令,而非请求:命令与请求是相对的。何为请求,就是恳求孩子,和他讨价还价,收买或威胁他。何为命令,就是当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时,用以下几种句式开头:“我希望……”“你必须……”“你该做……”,或者你也可以用其他命令的句式。相比“如果你把这些玩具捡起来我就给你买冰激凌吃”或“要是你不把玩具捡起来的话,我就……(请自行填上一些糟糕的威胁)”,你应该说“你该把玩具捡起来了”。你也许会问,如果我按你说的做了,孩子还是待在那看着我,好像在说“我就不,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时我该怎么办?那你就等待“战略时机”,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和孩子展开大战,先别管玩具,他爱把玩具散落在哪儿就散落在哪儿。等孩子有求于你的时候,比如等了20分钟以后,孩子让你给他读故事,你就握着他的手,把他带到玩具跟前,跟他说:“妈妈给你读故事之前,你必须先把玩具收拾起来。”这时他可能就会照做了。要知道任何解决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只有相对来说好一些而已。但我觉得还是先发制人比较好,因为等待“战略时机”虽然是积极主

把你的具有前瞻性的决定告诉孩子。界定一下问题,然后说一下解决策略。跟两岁的孩子说这件事,语言简洁很重要,比如可以说:“今天在公园,你要是从我身边跑开咱们就回家。”说这种话不是在威胁孩子,威胁是受情绪影响的,而且威胁的话就算说出来也很少真的做到。你说的话其实是在给孩子传达信息。问题出现之时,实施你的策略,按需要一直实施下去,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孩子行为不当时,前瞻性是你保持冷静的秘诀。问题出现之前你就已经知道将会出现问题。当真的出现问题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就不会感到心烦了。因此,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采用具有前瞻性的管教方式,几乎可以保证你能稳扎稳打地解决问题。

再说两件事。首先,指令要简单。对孩子发布指令时,不要和他商量,直接告诉他您要他做什么。“做个好男孩,把玩具捡起来给妈妈,好吗?”与“你该把玩具捡起来了!”这两句话可是有天壤之别的。在请求与命令之间学步儿童更乐于配合后者。

从被孕育的那一刻起,遗传基因就存在了,它在等待一个时机秀出自己奇妙的能力。艺术、运动、智力、音乐,但凡你能说出来的能力,几乎所有孩子身上都具备。为了释放遗传基因的神奇魔力,要给孩子提供可以锻炼能力的环境与体验,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还是那句话,这是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的成长公式。让拥有巨大潜力的孩子置身于激励性的、可探索的环境之中,置身于可以锻炼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和能力的环境中,会给他的童年增加活力与热情,这也是你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这并不困难。

对父母来说,孩子的胡作非为、尖叫、固执是种威胁。对某些父母来说,这简直太可怕了。在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时,有的父母会屈服投降。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想方设法讨孩子开心。他们觉得好的父母会培养出快乐的孩子,所以他们竭尽所能让孩子保持心态平和。很快,这些孩子就会在家里执掌大权。

想一下,如果你自认为是宇宙的中心,身边的人也一直没对你的这种错觉加以否认,但他们突然决定不再迎合你,开始告诉你现实的世界是怎样的,你也会气得直叫。你会拒绝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会强人所难,变得目中无人、让人难以忍受。所以我们要使出撒手锏,尽力告诉他宇宙真实的样子,直到他可以接受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为止。生活就是如此,穿过黑暗才能见到黎明。此时此刻,正如我在序言里提到的,父母的职责就是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他跟别人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沧海一粟。

学步儿童是好奇心极强的生物。但凡是看到的东西,他们就想弄清楚它们是什么、是怎么运作的、能做什么,怎么把它们拆开,把它们弄坏了会怎么样。孩子的探索与实验(什么都摸一摸、碰一碰)是很重要的。学步儿童要想了解自己身边的世界,除了这样做别无他法。他还无法说话问问题,所以只能用动作表达。每一项新发现带给孩子的不是答案,而是引发孩子更多的疑问,这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发现得越多,想知道的就越多,学步儿童就越活泼好奇。因为孩子对探索身边的环境很有兴趣,所以父母应该理解、回应孩子对探索的需求,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能够激励他的环境。要想给孩子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最经济同时也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把房子改造成儿童安全房。这种改造花不了多长时间,也花不了多少钱。同时,把适合孩子的东西放下来,这样他就能摸一摸、研究一下它们,还能拿它们做实验。在厨房给孩子留个专属橱柜,往里面放些东西,比如木勺、壶、空线轴、盒子、软管和其他小物件。要知道,最为平常的东西在学步儿童看来都是很神奇的。如果你改造得很成功,孩子就能在家里逛来逛去,而不用受到太多的监督。

在一岁半以后,很多宝宝进入了可怕的两岁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希望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不要不要”时常挂在嘴边,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就拿宝宝吃饭来说,他不让你喂,你喂他就生气,自己吃却又吃不稳当。这体现了宝宝既依赖着妈妈的安全感,又渴望独立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怎样帮宝宝培养安全感呢?答案是:要尊重宝宝的独立性,他要自己做就让他自己做吧,妈妈不要主动帮忙。但他回头看看寻找我们时,我们要在他的视线内,需要帮忙时,我们也要帮他解决。再有,这个时候一定要教给孩子规则!如果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因为他没有界限感,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没底。孩子需要必要的管制、约束和限制规则。一手安全感一手规则,两手都要硬。

处理宝宝哭泣很重要。平静的接纳,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千万不可以说”再哭就不是好孩子了。”宝宝感到委屈或者孤立无援的时候,适当的哭泣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能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被接纳才会哭,能哭出来的孩子才是有安全感的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