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二冬(2)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
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
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上智:上等智慧,指大智之人。
中庸:德才平常;中材。
奁:盛放梳妆用品的盒子。
笥:盛放衣物的方形竹器。
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村舂:指乡村中舂米的碓[duì]声。
灼烁:鲜明光彩的样子,这里指花盛开的样子。
蒙茸:杂乱的样子。
台高名戏马:指徐州戏马台。公元前206年,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斋小号蟠龙:东晋权臣桓温的书房,墙上画了很多龙,取名蟠龙斋。
手擘蟹螯从毕卓:毕卓是东晋吏部郎,特别喜欢喝酒,曾对人说:“要是能得到装满一船有好几百斛的酒,一年四季有甘甜可口的食物放在船的两端,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拿着蟹螯,吟咏在酒船中,便足以了此一生了。”
身披鹤氅自王恭:王恭是东晋大官,风度翩翩,才能过人。东晋另一位大官孟昶还没有显贵时,家住京口,有一次看见王恭坐着高车,穿着鹤氅裘迎着飞雪一路走过,孟昶在竹篱后偷偷看,不由得赞叹:“这真是神仙中人!”
五老峰:江西庐山最峻峭的山峰。
三姑石:江西上饶的一座山峰,传说秦朝时有三位仙女到此游玩。
金镛:青铜铸的钟,古代打击乐器。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车万育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中古汉语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四种声调,二元化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 á ǎ 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阴平或平调;第二声叫阳平或升调;第三声叫上声或上音;第四声叫去声或去音。这样一对照,我们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