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毕业又快到了,应届毕业生们现在的生活主题就是找工作和找实习单位。不少单位也在这个时候多多少少的开始招一些实习生和储备人才。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招聘现象:不少企业或多或少的在拒绝招收学生会干部。小编我不但当过系院学生会主席,而且陆续面试过也带过不少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但是经过这些经验的积累发现:不是职场在歧视学生会干部,而是这群人中有大部分真的太不靠谱。那么我就来分享下这部分不靠谱的人的几大毛病:
1、散漫自由,毫无纪律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学生会干部不应该是同学中的精英吗?怎么可能散漫自由,毫无纪律性呢?亲,你太天真了。学生会干部中有精英是肯定的,但是更多的是散漫不靠谱的。举个例子进入大学后,大家都自由了除了部分心志坚定的同学,慢慢的所有人都开始散漫了。普通同学还有老师点名管着,但是学生会干部们因为和辅导员、书记关系更近,有些学生会主席甚至本身就有批假条的权力(比如曾经的我),可以轻松的拿到假条,光明正大的逃离课堂出去浪。甚至,昨天睡晚了,今天起不来上课,直接翘课然后后面找老师补假条。
这种自由散漫当然有监管的问题,但是从大学中养成,然后带入职场,带入到工作中就及其有害了。三年养成的习惯,不可能在初入职场的三五天内改过来。他们依然会按照原有的模式去处理工作,去处理职场事物,一过新人的保鲜期就会暴露出各种问题。
2、眼高手低,不服管理
这个也是大学时候留下的病根带入到了职场。大部分学生会干部是几乎不做实际事情的,而他们的上任也更多的是因为各种老师的指派和上一届学长学姐的推荐。人为操作的结果就是上任的并不一定是真正能干事或者有能力的人。而那些没有能力的人上位后也不需要自己做事,只需要不停的安排手下的干事人员去办就可以了。而因为工作职责简单,事项也简单,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也暂时培养不出来。逐渐的就养成了他们只会动动嘴皮子指挥人干活,眼高手低的臭毛病。而且长期拥有一定权利再加上上位的途径,自然而然的也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不服管理。
但是,对于职场来说,这种眼高手低,不服管理的员工简直就是团队毒瘤。不但不能给团队带来正面激励,还会因为其各种不靠谱的行为影响团队和谐,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我带过的一个新人,干过学生会秘书部部长。一次安排让她去定团建地点,准备相关事务。结果团建当天,车辆迟到,自己也迟到,地点和活动安排也让大家颇有怨言。我作为她的直属上司找她谈话,说一句她能找出各种理由顶我三句。于是我只有不好意思的请她下个月离职了。
3、自以为是,不守规则
这也是一个团队毒瘤的重要特点。这个毛病形成原因太复杂,基本上来说还是因为长期握有监管薄弱的权力和对一些丑恶毛病的模仿。比如“酒场文化”,找人帮忙不一起搓一顿喝点酒都会觉得自己不够档次;比如“收钱办事”,比如我们学校奖学金要怎么分配部长、主席有一定影响的能力,这种时候自然是有想拿那笔钱的人使出各种手段来诱惑你犯错了;比如“官僚主义”,因为手下有人办事,慢慢的开始自我膨胀、瞎指挥,等等。
而在进入职场后,他们猛地从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变成了一个“被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上首先就不适应了。其次,这些错误的模仿和偏差的认知和现实的职场情况发生碰撞,导致他们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而职场中的各种规则、各种办事方式都是有问题的,自己不应该“墨守成规”。于是他们会自以为的破坏职场规则,但是却鲜有对自己,对公司有正面收益的回馈。
其实那些不靠谱的学生干部身上的毛病还有很多,但是这三点是极难让职场接受的。当然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学生干部,因为确实有些学生干部不但有能力能做事,而且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也能很好的融入职场。只是在招聘时因为不靠谱的人太多,让我很难第一时间对他们有好印象。因此,面对学生干部前来应聘时,我更倾向于看他们大学期间到底拿过什么实质性的证书或者做过什么实质性的项目和活动甚至会对他们进行加试,以求找到他们的价值。
你工作时有被这些不靠谱的职员坑过吗?一起留言吐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