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两两育儿
这两天美联航暴力拖乘客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华裔医生在大叫挣扎中被打晕拖走的视频令人震惊,在国内外都是一片舆论哗然。
回到航空公司对超售的处理,相信大家都被普及过常规流程了。由低到高出补偿价,寻找志愿者换乘下一班飞机;两轮后如果仍不能找到志愿者,就自行选定乘客,强制离机。
在本次事件中,有一个关键信息现在还不是很明确,就是美联航是如何选定强制离机的乘客的。
美联航是自称由电脑“随机”选定,中文网络上很多声音都盯准了“华裔”这个身份。毕竟华裔在美国社会一贯有“好捏的软柿子”这个固有形象,受到隐形歧视的场合是很多的。
真相固然还没明了,但我觉得仍然有讨论的意义。因为无论这个偶发事件的真相如何,它背后折射出的“固有形象”对弱势群体的伤害,以及固有形象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如何被进一步加强,都是真实而令人警惕的。
算法有什么理由选华裔
在超售又没有志愿者的情况下,航空公司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有全体乘客的身份信息和历史乘机记录,需要选定该把哪个乘客扔下飞机。
商家的目标是什么呢?当然是降低成本。一是补偿的金钱成本,二是潜在的后续法律成本(被告和公关等)。
在这个目标下,他们的电脑系统会是随机的吗?随机性可以有,但肯定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比方说,你从来没见过头等舱乘客被赶的吧?在经济舱而不是头等舱的范围内随机,这在大家看来都是很合理的。
那再稍微走一步呢,即使是经济舱的乘客,他们付的票价是不一样的。商家如果在付了最低等票价的乘客范围内随机选择,降低按票价倍数计算的补偿成本,这不过分吧?
再走一步,历史数据显示,有一类乘客的出行规律显示出职业忙人特征,另一类乘客的出行规律则明显是不太在意时间成本的旅游者。商家为了降低乘客的不满度,偏向于选择后者,这也不过分吧?
那再走一步,一类乘客总是喜欢“找茬”,有事没事就告一告,另一类乘客则总是忍着自己的不爽乖乖的服从指令。那商家想降低法律风险,是不是应该选后者呢?
如果,我是说如果,后者的特征刚好和”华裔”重合呢?
网上一些消息说,这次美联航选中的四人里,有三个是华裔,看起来一点都不随机。现在网上谣言很多,我也不知该信什么。
但是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把一堆乘客的数据特征扔给一个机器学习算法,得到这样的结果,是一点也不令人惊讶的。
固有印象和大数据
其实,固有印象是远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之前就存在的,而且中美都一样。华裔是好捏的软柿子,女性没有魄力,来自XX地区的人不可靠,体型胖的人不自律,等等,渗透在社会运转的各个环节。
就是本次美联航事件,保安强制乘客离开,有很多种可以选择的方式。他们选择了这种粗暴的方式,是不是看人下菜碟,真的不好说。毕竟在发生这种事时,白人乘客有很大可能上法庭,黑人乘客有很大可能上街游行,华人乘客呢,叹一口气说,有很大可能息事宁人。
你看,保安可不需要什么大数据算法,也完全可以按固有印象的逻辑行事。但是,大数据时代,的确将这些刻板印象加强了、固化了,使得普通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在面对掌握信息和权力的机构面前,变得更弱了。
我在上文推测的算法,肯定比美联航的傻瓜许多。事实上,将种族、性别、医疗、行为历史等等信息,作为“顾客画像”进而区别对待的手段,是各行各业都在做、而且以后会越做越多的事。
比方说,保险业。汽车保险给年轻男子的保费就要比中年女子低,这是广为人知的事实。而种族,这个说起来有点敏感的特征,是在预测中非常有效的,也一直被广泛使用。
保险业有点高大上?那说说电商吧。真假混卖的不良商家,应该给谁发真货,给谁发假货,才能降低被投诉的风险呢?你的购买历史如果显示你是总想拿200人民币买个LV的人,那你肯定收不到真货。另一方面,如果你花钱如流水,根本不在乎200人民币,知道假的也不会去投诉,那你还是会被优先发假货。
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时代,就可以这样将我们潜意识里的想法、未成形的行动,完全暴露给掌握了信息的人。现在热门的“垂直细分”这些说法,不就是在号召大家用大数据为人勾画越来越具体的版式么?
在大数据时代对抗固有印象
当我们身处一个弱势群体中,我们当然应该思考,如何避免固有印象对自己的伤害。
特别是,如果知道未来,孩子将处于一个弱势群体中,那我们即使在对抗固有印象的过程中有点敏感、有点“受害者心理”,我觉得也不为过。因为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如果孩子被歧视,那一定是更无孔不入的。
对抗固有印象,需要强烈的反例,一些勇敢的人,甚至付出一定代价。就像这次的华裔老伯,咨询过律师,就坚持立场,被打到口中流血也不肯屈从。
对抗固有印象,也需要一些理性的声音,一些榜样的力量。比方说,前些日子大热的徐静蕾,她面对婚姻、女性自我实现的从容态度,掀起了新一轮讨论女性处境的热潮。
另人鼓舞的是,大数据与信息时代,固然会帮助刻板印象固化,但也会帮助对抗刻板印象的努力更有效地传播,更有力地反馈到“权威”那里。
比方说这次,美联航事件在互联网上发酵,是完全出乎传统的公关手段的控制之外的。周二美联航股价开盘大跌,美国主流媒体跟进报道,三位议员要求调查。美联航CEO也一反昨天把事件描述为“乘客拒不配合”的嘴脸,终于发表了道歉。
有一种声音说,美联航的道歉与中国民众的声讨有关。因为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家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乘客如果一致抵制美联航,他们是要喝一壶的。事实上,一些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时的确特别提到了中国互联网上的强烈反应。
这大概是YY出来的民族自豪感,但我觉得是有启发意义的。
我们不可能逆转大数据时代,那就让我们尽量地把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送进算法里。
比方说这次之后,美联航在计算他们的扔客人成本时,一定会算进去公关成本。再比方说,他们以后再算扔华人乘客的成本时,算进去华人网络的反应,也是完全合理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