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向自己勇敢地道个歉
最近心里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内疚感,因为有一些事情想做而没有做。
算起来距离上次公开发表文章已经一个月了,整书阅读的计划也被耽搁了很多时日,耽搁的缘由其实也很合理——因为暑假的工作安排实在太紧凑了。
阅读和写作算是我为数不多的业余爱好之一,所以即便如此有“正当理由”的被“荒废”一个月,我依然莫名感到“心有戚戚焉”。或许所有自发之事都是一个人灵魂的本能呼吸,做的过程本身就是奖赏,不做也就成为了一种匮乏。
得益于丰富和便捷的手机阅读,即便没有大片时间阅读整书,利用碎片时间,我依然可以做到每天阅读两三万字,不至于让我对阅读太产生“饿感”。
但写作不一样,它总需要不同于日常的进入内在思索的“写作状态”,以及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不被打扰的物理空间,和一个至少一两个小时的连续时间。也因此它不容易随时随地做到,乃至于一旦停下一阵子再进入写作状态也稍显迟钝。
坐下来的我忍不住对自己十分好奇:为什么我非得阅读、非得写作不可呢?阅读和写作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虽然,毫无疑问,实用作用是有的,但如此这般成为我内在的魂牵梦绕,我认为是:阅读+写作=我永不枯竭的精神生态。
人因为精神而存在,能够在世上活有一口气的人都必定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只是很多时候没有那么显形。绝对意义上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真的没有活在世上了。同样,每个人的精神实体有强有弱,也有偏向。
很多人都很注重自己的精神成长,但理解或许会不一样。我对精神的理解是:能称之为精神上的东西,都必定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自证”——不需要特别证明给别人看,自然而然,自我满足,强力支撑生命本体的存在。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本身就深刻牵动思考与意识,所以天然就是一种很强烈的精神活动体验。而且它完全是一种自主选择与自主呈现。无论是一个人喜欢阅读的东西,还是一个人想写出的东西,都带有明确的自我个性。
二、阅读:在字里行间向内在的自己跋涉
当你去阅读的时候,你是在主动选择成长自己特定方向的精神,当你用写作来表达某些东西的时候,除了你所传递的知识、观点、方法等,也一定在字里行间带着个人独特的精神特征。就像当你知道我喜欢读什么,以及在看我写什么的时候,你即便不见其人,也认识了内在的我,难道不是吗?
就阅读这个动作本身来说,它也是一种精神活动。那种沉浸于一种逻辑体系、情景画面或者脑洞大开的体验,一点不亚于听到一首美妙音乐而达到脑高潮。而通常,我是一边听轻音乐,一边阅读和写作,很容易进入一种忘我而又饱满的存在状态。
关于一个人的精神实体,首先有一个广度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这个广度,我们从上学到工作所接触的人、他们告诉我们的话、我们所经历的事、我们去过的地方,还有我们的想象,甚至要包含漫长时间里学校安排给我们学的知识以及思维方式。很明显,对于浩瀚无边的全部真实的世界来说,这是一个有限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广度——或者说就像一个蚕茧。虽说想象无边界,但个人的想象力依然受到太多限制。
但我们的肉体就活在这个广度里,我们的思想、认知和精神都在这个有限的广度里酝酿,并反过来指导我们的肉身采取什么行动。也正是因为活在“蚕茧”中的我们以蚕茧为天空,所以压根难以相信和发现“蚕茧”的存在。好在,因为这种不知道,每个人便有了活在蚕茧中自得其乐的权利和能力,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只是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让诸如我这种人不得不自找苦吃,那就是精神意义的自己到底是“谁”——千万别说这是一个大而无当的问题,我相信所有真正关注精神成长的人都是被这个问题引导,从而开始内在探索的。也必须得承认,在这个过程中时而明白,时而糊涂,有多少惊喜,就有多少痛苦。
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哲学上都没有定论答案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可以多层次回答的问题。这还是一个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找寻答案的问题,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角色、地位、成就都无法定位精神上的“自我”到底是“谁”,顶多可以说是从这种外显中一定程度反观精神上的“自我”。
但终究还是有一个可取的方向,精神“自我”无法绝对定位,但可以相对定位。而相对定位的精度有多高,就取决于“参照系”了。我们的参照系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眼中的世界,它除了有广度,还有温度、颜色、味觉、触感……然后我们在其中定位自己。到达自我的最近距离是走向光更广阔的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真实的荒谬吗?没办法,我们都是被上帝捉弄的人。
我想我比较容易去拓展的部分就是广度了,而且当广度拓展之后,其它的也在变换之中,因此我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也在不断变化——我说不出精确的语言,但我对自我的感知程度的确随着阅读的增多,不断真实和强烈。
虽然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这个广度会自然增加,但渴望的人等不及。能够想方设法做到又能方便易行一些的,在发明“大脑芯片”之前,也只能是阅读。其它的诸如见牛人、看影视、频繁社交……都不如阅读随时随地、随叫随到、脱离空间和时间限制,完全自主,所以只能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时候作为辅助维度。
那如果你硬是排除阅读以其它为主要的精神探索方式,那要么是你拓展自己认知世界的广度这个愿望并不迫切,要么你就像王思聪(我想举这个人的例子,首先是因为全民都熟,其次他真不不是一个简单的纨绔子弟)那样有绝对好的先天条件,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可以广泛接触牛人,可以无限制地做很多自己的尝试——但据说他也在阅读啊,比如我书柜中也有的一套刚翻译到中国来的《魔鬼经济学》(我才读一册)。我想即便他可以找到著作的作者免谈,也不如系统性地阅读其著作来理解他的思想来得方便有成效,尤其是当他想了解老子思想的时候。
我可以肯定阅读拓展认知世界的广度,但我却没办法指出有哪些具体的书。虽然某些书籍的确能给人很大的启迪,但也不如广泛阅读带来的相互印证、支撑和延伸。即便在我度阅读的为数不多的书籍中,我也很难绝对指出哪几本一下子提升了我的认知模式和精神厚度。
经常性的阅读除了拓展自己看到的世界的广度,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加深我们对自己现实的理解,这是一个关于深度的角度。同样看待一个事情和过去的经历,在你通过阅读提升认知和精神之后,你的看法又不一样了,能得到的收获又多了,心境的平和度和饱满度又增加了。对于还没有碰到高人指导和贵人相助、身边都是普通人的人来说,阅读更加像是唯一指引前路的最亮明灯,或者是避免沉沦的救命稻草——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在苦难的底层经历中寻找一切机会去阅读、最终放出精神光芒的高尔基。
三、写作:那些我对这个世界不得不说的话
光“写作”两个字就容易吓到很多人,我曾经也是。如果要我来解释的话,除了专业的学术写作和专业出书的作家,写作的基础定义首先应该是“有逻辑、有系统、可打包、可移动的说话”;它还可以是一对多的表达沟通;也可以是自己跟自己的探讨梳理(比如日记);它还可以是归纳性的、成果性的学习。这些都是最实用的意义,不难理解。
就我今天要说的主题——写作的精神提升来说,它就是我跟这个世界的互动。通过经历,通过阅读,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样的独特感知以及对具体某一领域有实用的方法论,你需要反馈出来、交流出来,这是你连接广泛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是价值所在。
如果说阅读是主动被广泛的世界所交流,那么写作就是主动去与世界交流。交流沟通,寻找共知,也我们作为人的精神需要之一。因为那些合适的交流对象、拥有共同想法的人很多都不在我们的身边,所以需要通过写作找到他们,并与之交流。虽然大部分时候作者和读者都不会见面,但精神的意义已经产生。我们也必须感谢这个时代,即便没有绘制鸿篇巨制的能力,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这些目标。
作为主动交流方,如果你就某一个你熟悉的主题进行有一定思考力的系统阐述,一般来说,一定会有一些地方是超出读者认知边界的——比如我现在从我的理解来谈阅读和写作,可能就有与你对这方面不一样的认识。哪怕只是呼应上了,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精神共鸣和情感价值。
还有一类“说话”,不想也不能跟任何人分享,比如日记、周记或者一些“胡思乱想”,那么写下来自己收藏也是很好的。其一,让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变得有逻辑、可积累;其二,即便是杂乱的情绪和自我对话写下来会起到给心脑减负的作用,腾出精神空间。
关于以归纳性、成果性学习为目的的写作,这个更加实用和有威力的好处,也是我前几年一直忽略的。我阅读的习惯持续很久了,但写作的习惯(其实频度也不是很高)也才最近一年,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写作对清晰思考和表达上的提升,也包括口语上的。
四、阅读+写作:不断循环的精神生态
无论是知识、思维还是精神,输入决定输出,输出也会倒逼输入,有主题有目的的写作也会反过来指导阅读方向。在写作不顺畅的时候,不得不去搜集更好的东西。渐渐地也能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偏重于哪些方面,擅长写哪些方面,又在哪些方面显得不足,以及自己需要紧急补充、长远积累的知识方向在哪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精神实体也会被锻造得越来越稳固,甚至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响力。比如传统的作家和现在的自媒体大号。(本人不才,没有赶上第一波潮流)
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就会因为它们给自己内在和外在带来的明确好处而喜欢上它们,进而形成习惯,在做的过程中变得享受,形成稳固的良性循环。很多坚持不了阅读习惯的人就是因为做不到一段时间的投入,所以通过阅读得到的好处迟迟没有出现。所以不爱阅读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爱好阅读之人的乐趣。
一个生命体之所以美好,在于它持续地吸收着、创造着并分享着美好。除了阅读和写作,我相信任何在自己所钟情的事情上可以持续得到“营养补充”,同时又能做到输出价值给别人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精神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