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杂谈 (6)阴虚之体
黄岐之
(一)
人体之阴阳动态平衡过程中,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如秤杆平衡,左边重量减少,右边秤砣下沉,反之亦然。因此,有阳虚阴盛,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表现:其性质亦属寒,所以称“阳虚则寒”;有阴虚阳盛,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液亏损,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表现,其性质亦属热,所以称“阴虚则热”,
(二)
就人体生理活动而言,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物质(阴)。阴虚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阴虚体质是指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证候,主要特点是“干”且“燥”。常表现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心烦易怒,头发、皮肤干枯,口燥咽干、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1.形体消瘦,皮肤干枯。是人体阴液耗损结果。
2.两颧潮红,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原因是虚火上升。
3.心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原因是阴虚,则不能制阳。
4.脉细数。原因是阴血不足,内有虚热。
5.阴虚的人性情急燥,外向好动,活泼。
(三)
阴虚的主要病因是父母遗传。其次,情绪长期压抑,郁结成内火,消耗阴液。因燥热之邪外侵、过食温燥之品、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阴虚生内热,机体失去濡润滋养,虚热干燥、虚火躁扰不宁。
阴虚并见各脏的相应病变而见不同症状,以肺、心、脾胃、肝、肾阴虚为常见,阴虚常伴随着内热。
发病倾向:阴虚体质的人易患结核病、肿瘤、代谢疾病、便秘、闭经等病证。
阴虚严重者可导致亡阴证,症状为:汗热而黏、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躁妄不安、渴喜冷饮,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此属体液大量消耗而表现出的阴津枯涸的病变,为危重证候,应及时予以滋阴补津。
阴虚的人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四)
阴虚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滋补阴液、佐以清热,还应针对相关脏腑阴虚辨证,分别选用滋养五脏之阴液、佐以清五脏之虚热的方药,根据阴阳互根理论,加少量补阳之品。
阴虚体质中药方剂可咨询中医生,对症施治调理。
阴虚体质的保健原则是滋阴潜阳,镇静安神。改变阴虚体质最好的方法是尽量避免阴液消耗。
注意以下方式的预防保健。
1.阴虚体质的人平素适当进些滋补阴液以及甘凉滋润的食物,如糯米、藕、黑木耳、银耳、甘蔗、梨、百合、山药、枸杞、麦冬、鳖、龟肉、海参、阿胶等。可选用枸杞、百合、银耳、麦冬、山药煲瘦猪肉、鸭肉、猪肺汤。忌食辛辣刺激性、温热香燥、煎炸炒爆的物品;少食过分温热燥热的食物,以免耗伤人体阴液,如辣椒、大蒜、韭菜、花椒、桂皮、干姜、丁香、羊肉、狗肉等。
2.安静的调养方式能减少阴液消耗。避免着急上火,暗耗阴津。遇事冷静,平时宜克制情绪。
3.起居应有规律,居住环境宜安静。早睡早起,中午保持一定午休时间。不熬夜,睡觉前不要饮茶、玩耍兴奋,宜节制房事。
4.选择运动强度小,时间短的运动项目锻炼。可选择太极拳、打坐,假寐,瑜伽等动静结合的活动,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泡温泉、不宜做磨损关节的运动,如登山、上下楼梯等
5.阴虚体质的人不适合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否则,易出大汗伤阴。
(五)
阴虚体质的人除日常生活及季节保养外,还可以结合中医的其它方式保健。
1.药膳。莲子百合煲瘦肉。用莲子(去芯)20克,百合12克,猪瘦肉,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
2.药粥。麦冬甘草粥。麦冬12克,甘草9克,大米100克,将麦冬去心,甘草切片,与大米一起熬粥。
3.药茶。双参蜜耳饮。西洋参6克,北沙参9克,银耳10克。银耳水发,洗净捞出,西洋参,北参放入银耳中,加足量的水慢炖,汤稠后加蜂蜜即可。
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四圣心源》曰,“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人体中阴阳平衡,则不见阴气或阳气之偏,阴虚见阳气,阳虚见阴气。因此,阴虚体质的保健养生,重在减少体内阴液消耗,避免身体阴气虚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