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一篇文章,是对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张一兵的专访。题目是《哲学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个性——张一兵教授访谈》
现把自己感兴趣的几句话摘录如下:
“哲学实际上是每一个人形成内在精神个性的历练过程”。
“哲学实际上跟神性相关,它很多是体悟”。
“哲学是思想,它不是知识”。
“哲学是开智的,它会使你在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时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创造性思考结构”。
张教授建议大家通过哲学史、思想史来进入哲学,因为哲学表现为一个历史连贯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每个时代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问题,这样你会有一个全景性的思想建构。
“我觉得,如果说经典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安身立命的学问的基本训练,那前沿就是保证我们有最新的方法论和最活跃的兴奋点的一个支撑。它们是一个互补关系”。
“这个同时建构和消解、在场与 不在场的构境,就是人的生存的真正本质”。
“人呢,其实不是他自己表征自己是什么,而恰恰是真正围绕你的生命过程里面每天发生的情境,让你的生命涌现出来的特定情境状态”。
他还提到了用过去的概念解释如今提出的理论的弊端,比如哲学的分类:本体论、认识论等等传统形而上学的概念,一旦使用了原来的概念,那你讨论的视阈就离不开传统形而上学的范围;但是由于时代不同了,需要提出新的概念来取代旧有的概念,以便适应前沿理论的进展。
他还提到了自己创造的理论——构境论。这个理论是我非常难以理解的,我不想多说什么也无法说些什么,因为它不同于以往那些传统理论的运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