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2
早上起来见到蓝鸟停在外面草地上。开门出去,好冷!看它飞来飞去,不想进入我的镜头,只好收起手机逃回屋里。窗户上已经结了水雾,我躲在里面看外面的景色,突然想到,自己正依赖于玻璃窗的保护。
依赖无处不在。我们依赖冰箱,依赖暖气,依赖一切物质文明,说到底是依赖已经养成的习惯。iPhone 7不再有耳机插孔,给多少人造成麻烦,但打破这旧的依赖,才会让人对无线耳机产生新的依赖。
对商家来说,找到一个可以让人产生依赖的产品,就一定能够成功。对消费者来说,也并非坏事,不过是花一些钱,去满足自己的依赖。这样的依赖与被依赖相辅相成,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精神上的依赖与物质上的依赖不同在哪里呢?为什么精神上的依赖不能持久?我想原因在于依赖一个人,一份感情,或者一种思想体系,都是指特定的人和关系。商品社会不是一家垄断,不断有人想出新招来博得你的欢心,不断帮你打破旧的依赖建立新的依赖。
假设说你想依赖的人,心甘情愿让你依赖,坚定不移的让你依赖,那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错。因为问题本来不在对方,一开始就在你自己。之前不是说了,依赖会产生恐惧的吗!
那是不是说,为了避免产生恐惧,就必须坚持独立自由,绝不依赖任何人任何帮助任何保护呢?当然也错。这种硬绷绷的对抗依赖,只是让自己走进一个二元对立的形式之中而已,并不能解决问题,到后来还是会崩不住的。
克老师也说:“其实我并不认为依赖是个问题,使我们产生依赖的是另一个更深的元素。若是能明白这个元素是什么,依赖和想要解脱这两个议题就没有意义了,然后从依赖之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消解掉。”
更深的原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害怕失去依赖,会不会依赖的产生就源于这种害怕?是不是内心深处害怕孤独,渴求一份安全感?
克老师的方法永远不是排斥或躲避,而是像聆听一样,要在不选择不批判的情况下去觉知它,用心去认识它,让潜意识底端所埋藏的动机和暗示浮上来,然后去了解,研究,慢慢理清依赖的完整意义。
从质疑到探索,然后去感受去穿透,“发展出一种不间断的觉知,凭着它就能温柔而轻松地整合身心。你的存在自然会臻于圆满。”
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