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企业面对的重大挑战,但我们常看到大多数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敬而远之,或被裹挟着倒逼着数字化转型,也总感觉力不从心,成功遥遥无期。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数字化转型难度大,任重道远的关系;更大的原因是企业缺少有温度的、清晰的、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其中缺少温度是最重要的根源。
一、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冰冷的减员增效
在传统企业提起数字化转型,大伙直观印象就是无人工厂,再就是巨大的数字大屏。好像数字化最终场面,就是没有员工,没有管理层,也没有热火朝天的工作现场;只有少数决策者、AI程序和机器人在运转着企业。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冰冷的减员增效,它是个更主动、更积极的为更多客户创造新价值、新体验的过程。他是一个充满激情、不断探索、重启高速增长过程;它会产生诸如:用户体验专员、业务流程专员、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主管、解决方案交付师、智能工厂设计师、研发工程师、数字营销经理、社交媒体经理、首席数字官等等众多新工作和新岗位。
数字化转型初期阶段追求降本增效,本身无可厚非;通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减少一线工人、仓管物流;通过APP小程序,增加线上销售;通过呼叫中心AI语音,减少客服售后;通过RPA,替换文员、统计工作;通过移动OA与管理数字化,减少组织管理层级等等;
这些仅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减少简单、重复性、枯燥性的工作。只仅仅是数字化转型的开始,但仅在这里不停发力,给了员工对数字化转型不好的观感、冰冷的调性。同时,某些软件公司或服务机构把数字化转型定义为降本增效,这将数字化转型解读为技术装备的升级竞赛,进一步误导了企业决策者和员工,拼装备拼成本并不会最终成功,这将与对手同时落入无限投入的死循环。
团队结合行业经验和场景应用新技术,找到新业务新盈利点,才是数字化转型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是指传统企业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互联通信手段,来改变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达到现代科技企业形态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其实是个群策群力、充满激情、火热创新的变革过程。借助新技术,极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为用户提供独特体验和新价值,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差异化、定价权和持续增长;
从传统企业升级到科技企业,会带来员工结构和组织核心能力的转变;但并不是全面的新老替换,少数技术精英的胜利,而更多要考虑现有员工成长发展,实现新技术与场景融合创新。面对新时代新挑战,视老员工为成本,不愿带着团队前行,会让企业多年建设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崩塌,从而导致数字化转型难成正果。
二、对员工有温度的数字化变革
多年实践,鸿飞老师认为顺应人性的企业才能持续成功。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业务、管理和文化的大变革;我们看到像百丽、苏宁等很多数字化转型失败的案例,企业有客户有政策、有钱有技术,时机也对,那为什么会失败呢?
据报道,目前数字化转型失败率已经超过了80%,我们认为,个别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多少参与者(甚至包括IT人员)渴望数字化成功,最终才导致失败的结局。
与以往的流程优化、绩效管理、ERP实施、渠道变革、品牌建设等企业变革不同,数字化转型是新旧技能的大转换,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换脑子就换人”,通过转变人的观念和行为就可以达到变革的目的。它必须由掌握新技术,包括数字化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能力的人才来推动,现有员工存在较大的技能鸿沟。
而这类人才在市面上非常稀缺,价格昂贵,良莠不齐。企业引入少量这种高价人才,想要唤起全面的转型,而未来革命对象却是现有的人员,先天存在利益对立,需要变革中有效转化;
空降数字专才规划的多是数字化转型技术方案,对原有秩序下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损失和情感,没有设身处地的考虑,并不理解业务与需求,必然得不到真正的支持。时间一长,项目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最后项目很难摆脱“空转”或“被拖垮”的命运。
举个例子,李老师作为华润产业导师,参与过华润集团内部很多创新项目的评议。记得几年前,华润水泥提起了一个数字化项目,通过传感器、摄像头与研发AI软件,对水泥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可以大幅减少巡检的班组。预计一个厂减少几百人,每年可以节约几千万,未来还可以对外承接类似业务。
这是个好项目,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近500名员工处理给一把手提出了难题,央企员工安置不当会引起矛盾;二是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更重要的是提高型号,产品创新,现有产线如不满足新工艺,短期改造投入很难回收;三是水泥数字化转型要实现云智能化,以销定产,要考虑后续开展。
为此,我们建议:华润水泥与软件公司共同成立一个独立公司,在改造过程中培养一线工人技能,项目成功后,再从中选出部分人员,负责新公司数字化系统设备安装、生产、调试及维护。这样即可以解决一定比例下岗人员的新出路,减少怨气。未来也有助于快速开展业务,能通过后续维护及云服务,让新公司具有多点盈利的模式,将来估值会更高。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是否求全责备,变革创新不就是要破旧立新,需要顾虑这么多吗?其实,我们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转型规划并常年跟踪,了解在实际过程中的运行规则规律,要想中长期战略坚持下来并获得成功。立不败求胜,多做些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认为转型变革就应该是大干快上、狂飙突进的领导者,个人英雄主义较严重。无论转型变革有多么神圣和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变革一定要有明确的受益人群,而且变革派至少要争取占到1/4比例以上,才有胜算。变革最重要不是解决观念、认知冲突,而是利益冲突;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选择某几个SaaS产品或技术应用,推行一二个项目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更大可能是十多个项目持续分批推进,是在营销、研发、生产、管理各个价值创造的环节,不断完成引进、消化吸收、整合创新,最终由企业内部完成业务与技术融合,形成大数据平台支撑新业务模式高效运转。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以3-5年为周期进行完整的战略规划。
数学化转型不仅是变革,更要完成业务创新。是企业的转型,也是每个成员的个人技能转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如没有组织能力和员工发展计划,是残缺的跛脚的,很容易跘倒。没有相应数字化领导力、数字技术、技能培训计划;不对员工发展和新能力进行规划培养是缺少组织关怀的;缺少温度的变革,员工必然会敏锐查觉到,如何谈到全力以赴和激发创造力。
举例说明:对数字化最接近的是IT人员,但“信息化”是从业务到数据,“数字化”是从数据到业务,这是个究极难度的飞跃,是一个从“记录公司做了什么”到“告诉公司该如何做”的过程,而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创新业务逻辑的数字化。这不是掌握新技术就可以完成的过程,需要不断试错,需要各部门持续包容与支持,也需要IT人员潜心学习,承担委屈与压力。
何况了很多IT人员掌握的技术与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已存在代差,需要重新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而从管控角色转变为业务角色,对技术人员尤为困难,更重要是创造力创新力训练,不是短期能成功。
要是数字化转型负责人不了解、不解决这些难点,很多人会对数字化没信心,但表面很努力,就像《三体》里红岸基地里的技术人才一样,兢兢业业的把事情搞砸。
中高层管理者在数字化过程中也面临挑战,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不复存在,依赖组织、流程、经验、命令的传统管理套路将会失效。我们也不要盲目相信管理者的觉悟,号召大伙“不惜一切代价推进数字化转型”,就要弄清楚谁是那个“一切代价”,如果你就是那个“一切代价”,你会无条件支持吗?如果业务数字化推进良好,你的部门会被削减合并,你会同意吗?如果管理数字化减少组织层级,上升无望,还要和下属一同坐大厅,你会开心吗?利益受损的管理者多半会挖坑或软抵抗,转型变革就要有预案和解决内耗的办法。
如空降数字化负责人,刚开始心气满满,但遇到一堆烂事,有力使不出,有冤无处诉,没有成果而面临质疑。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是什么呢——把项目放大,架构系统拉大到做不完。永远在路上,谁都没有办法评估了。最终,数字化和实际两张皮,企业来交学费。我们看到,有些数字化转型明显走错方向了,除了领导好大喜功,也有这种内在原因。
老人面对着技能鸿沟,新人面对着业务鸿沟。这是数字化转型愿景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这不是危机动员,个人沟通能解决,而是企业愿不愿意给些时间和培养成本,让各级员工看到希望;伴随着企业转型过程,积极完成个人转型,胜任新岗位,适应数字化管理,成为推动业务与技术融合的小发动机。
也许有企业老板说,老地基上起新楼太麻烦,我干脆另起炉灶,成立个新公司,吸入新鲜血液和新思维,专做新业务,与老公司做地理和文化隔离,这样不就少了很多冲突和转型成本吗?这种战略选择就不是数字化转型了,而是数字商业模式创新,难度相对轻一些。
这种战略选择除了上面的好处,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是要重新经历从0到1的过程,可能错过窗口期;二是凝聚力较弱,企业没有培养员工的恩义,就很难有忠诚和风雨同舟。我们观察,互联网创业公司遭遇挫折,往往溃散很快,和这种急功近利、短期利用的文化很有关系。三是外部创业创新也需要从内部选拔领军人才驱动,就如亚马逊开发kindle阅读器一样,还是需要派出深谙业务的创新团队操盘才能保证成功,如果企业能多培养几个史蒂夫·凯塞尔,多几个Lab126 实验室,不是很有机会反超巨头嘛。
选择带领企业数字化转型,还是另起炉灶模式创新;这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评估判断,可扫码利用数字化云诊断获得测试评估报告。但我们认为,充分信任现有员工,共同面对时代挑战,会爆发巨大的心流力量,帮助企业华丽转身、王者归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