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向齐桓公提出要尊重周天子,提出尊王攘夷,并让齐桓公做了周天子的女婿,周天子因为此时受到各诸侯国的冷落,对于齐桓公主动提出联姻,很高兴,就把自己女儿嫁给了他,齐桓公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多次会盟,并且对于不服的诸侯国,进行军事进攻,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逐渐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也有了成为齐王的想法,但管仲不同意,管仲原来姓姬,所以他的心还是属于周朝的,他想看到的是天下安定,而不仅仅是齐国称霸,因此不同意齐桓公的这种想法。后来,管仲病危,齐桓公去看管仲,管仲告诉齐桓公,鲍叔牙为人过于正直,不适合为相,推荐隰朋为相,并且让齐桓公小心身边的三个小人,易牙,公子开方,竖刁。易牙这个人做菜很好吃,有一天齐桓公吃完菜,感叹了一句,只剩下婴孩的肉没有吃过了。易牙便记住了,将自己三岁的孩子煮熟了给齐桓公吃,而公子开方自从投奔齐国后,就不和自己的父母妻儿联系,也不回去奔丧,竖刁为了能够服侍齐桓公,竟然自己净身,当了太监。管仲说这三个人都留不得,但齐桓公认为这三人都对自己很忠心,管仲将这三人比作社鼠恶犬,都会损坏国家利益,大坝在的时候,洪水冲不破大坝,现在大坝不行了,这些洪水就会泛滥,所以要除去。后来管仲死去,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将这三人都赶出去,任命隰朋为相,但隰朋也在10个月后死去了,后来齐桓公任命鲍叔牙为相。但正如管仲所言,鲍叔牙太正直,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让齐桓公幸福指数下降,于是齐桓公又将这三人召回来,后来这三人将齐桓公活活饿死,齐桓公临死悔不听仲父之言。
从齐桓公称霸这一过程来看,可以看出管仲和鲍叔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二人,便没有齐桓公霸主之位。齐桓公真的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吗?表面上看,是齐桓公饶恕了管仲的一箭之仇,但实际上他最开始是想杀了管仲的,是在听了鲍叔牙的多次劝谏之后,才拜管仲为相,所以说是鲍叔牙的心胸宽广,有不妒之才,并且有大局观,才让管仲有发挥的机会,也让齐桓公有了心胸宽广的贤名,而齐桓公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听的进去谏言,比较尊师重道,之后拜管仲为仲父,也比较听他的话,最终才成为一代霸主,但齐桓公这个人却缺乏才能,缺乏判断力,管仲提到的三个小人,放到现如今,我们普通人应该就知道这三个人心狠手辣,不能重用,但齐桓公却被表面的服从而蒙蔽,缺乏该有的智慧,跟着管仲几十年,却似乎一点长进都没有,可见太过于依赖管仲,而管仲也不注重君主的个人才能的提升,才导致齐桓公落得凄惨下场。
由此可见,纵使身边有得力的贤臣,君主也不可过于依赖,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并使得霸业长久,君主不仅要有德行,也要有才能,有基本的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而贤臣在辅佐君主的时候,不仅要提出好点子,也要注重君主自身才能的提升,不仅要告诉君主事情该如何做,还要教会自己的君主如何去思考,如何从现象看到本质,这样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