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的主题是 “ 爱与恨 ” 。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那么爱和恨在哪里,它们不是动力中的一种吗?别只是在知识层面去谈论爱,好好去爱吧。以下是内容总结:
第一讲 “ 爱是容纳、看见与连接 ” 。关系的实质,是看谁传递焦虑,谁承接焦虑。传递焦虑的,是关系中的问题制造者;而承接焦虑的,是在承受问题制造者的痛苦。例如有这样一些父母,当他们自己出于焦虑,逼迫孩子学习的时候,这种父母就是问题制造者。正常养育下,孩子是传递焦虑的一方,而父母是承接并化解焦虑的一方。一个人忍受不了的情感就是贝塔元素,能够忍受的情感就是阿尔法元素,把贝塔元素变成阿尔法元素的功能,就是阿尔法功能。当父母能够帮助孩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时,这就是爱。对人性的容纳、看见,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连接的做法,就是爱。
第二讲 “ 恨是拒绝、否认与切割 ” 。通过容纳,增进理解,也就是看见,从而增进连接,这就是爱发生的核心。恨,就是通过排斥、否认,从而切断连接。如果反推的话,就可以说,本来可以被忍受、被认识的东西,因为被排斥和被否认,而最终重新变成不可被忍受、被认识的贝塔元素,就是恨的过程。恨是因为爱而不能,是通过排斥、否认而切断连接。攻击性明显被压抑、很难表达恨意的人,都存在着婴儿式的对恨意的感知,担心自己的恨意会毁了世界。感知到这种可能,就会收敛起自己恨意的表达,不敢再伸展攻击性,因而失去了活力,我们应该去学习用语言在情绪层面,合理表达恨意。
第三讲 “ 让恨流动 ” 。如果有爱,就真实去爱;如果有恨,就真实去恨。实际上,真爱也只能发生在两个真实的人的互动之间。当我们有恨意却不承认时,那会导致一个可怕的事情:我们以为在表达爱,但其实是为了隐藏恨。当恨意产生时,要承认这是恨意,并试着在关系中流动,它在关系中才容易被转化成爱。当恨意产生时要承认它,并试着在关系中流动,才容易转化成爱。心和关系就是一个大容器,容纳着这一切,爱和恨都可以在其中流动。恨意一旦从情绪变成伤害性行为,对关系就会构成切实的伤害,严重时可能会破裂;同样,我们也没必要一再去承受别人过分的伤害行为。
看了本周的内容,又是关于爱和恨的,对于爱和恨,世间有永远写不完的故事和事故。先说爱吧,爱一个人或者一个物品乃至一个国家,都需要用心去链接,在此之间你肯定会用很多种方法去了解和熟悉,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若是喜欢一个idol,你肯定会尽可能的去搜索这个人的很多信息,总之所有信息你都想知道。如果是在爱情中的人,一般相处的好的,双方或者其中一方肯定是一个“容器”,能够看见和容纳对方的美好和缺点。
相应的来说“恨”,其实比“爱”而言,“恨”似乎来的容易些,而且往往让人很深刻的记住。很喜欢老师说的那句话“恨,是爱尔不得”,仔细想来确是这么回事,如何让“恨”消失或者减少,那就需要真实去“恨”,所谓的让“恨”流动。“爱”要大声说出来,那么“恨”也要说出来,如果永远憋在心里,那么永远会更恨。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比如平常你不敢跟别人说的话,突然在某一个时刻说了出来,那时你是什么感受?我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在这之前一直想说又不好说的话,在心里憋很久,因为怕说了后会破坏关系,但在某一时刻想清楚了就说了出来,其实那时刻心里无比轻松,觉得我们之间的障碍已经扫除了,结果并没有影响以前建立起来的关系。
最后再说几句:爱恨一瞬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把握当下,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