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关于当初
博客B[1]的作者给大家分享的道理:”珍惜每一个生命阶段。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精彩的,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也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多的打击。”这句话或许能够给大一时的我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吧。被高中封锁了三年的自己格外的憧憬大学的生活,满心以为大学应该是个自由快乐的天堂。无论如何也从未想到,大一时期的我竟然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迷茫与无力。那是自己的确受了太多的打击,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社团。不过,正如这个博主所说的,人的确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也不用在失意时妄自菲薄。
当初,所在高中对高考成绩很在意,所以并没有向学生普及学习成绩以外的各种有趣的知识和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当年高考,不得不说,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水平,尽管自己数学考得非常好,但是理综却差强我意,所以当时还是有那么一点想复读的冲动。之后,根据往年的高考分数线,知道自己一定可以进华科的软件学院,便将它作为第四个专业志愿,前面还填了电气和光电什么的。最后结果当然还是进了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现在回头看来,进了软件工程专业或许更合我意,以前没接触编程,从未知道课本以外的有趣的知识。如果早点接触编程的话,或许现在的自己又是另外一个自己吧。有些东西,还是从小接触更好。
大一,自己进来对编程一无所知,军训期间也没有看编程类的相关书籍,只是看完了《易中天品三国》。所以之后的各种技术团队招新自己一个也没进去。从那时起,自己就开始变得很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就连学习也不是很认真,就跟着室友打起了Dota2,并一度为之沉迷。这种迷茫的无助感一直持续到大一学年的结束,看起来貌似毫无收获,好在是熟悉了这个学校。我这个人比较慢热,应该属于后知后觉的那种人,所以经过了大一一年的经历,总算是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之后便跟着他们一起学习,不得不说,他们的确给了我向上的动力,让我在大二确定了读研的目标,并且为保研努力学习着。自己在学业之余,也有学习一些编程语言和技术,并且觉得自己挺热爱编程的。所以说,兴趣也是能培养出来的。所谓做一行爱一行就是这个道理。大二上由于开了面向对象课程,所以在大二上主要学了Java的基础。大二下主要学了C++,把《C++程序员教程》差不多都看完了,书上的代码也都自己一个一个敲了一遍,算是对C++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觉得C++中有些概念真的很难理解。正好大二下的工程实训就是用C++来开发一个MFC程序,所以算是对当时学的语言进行了一个巩固。大二暑假期间,学了python,把廖雪峰的教程都看了一遍,并且记了笔记,算是对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大三上也都一直在用pyhon完成一些作业或者自己去看看相关的书,但大都浅尝辄止,比如看了看Flask,Django和一些数据处理相关的知识。至于项目,就仅仅限于在学校的各种工程实训和课程设计中的项目,还有一些自己在网上学习的小项目,算是对自己所学的一些巩固。
目前,写的代码不算多,跟加入了技术团队的人来比,怕是远远不及,但是平时还是写了一些代码的,至于数量,自己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值。关于做过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非编译技术的课程设计莫属了。当时的课程设计是要做一个简单的编译器,能够生成中间代码和可执行程序。大三上的这门课,学时很少,很多概念都要靠自己在课外学习,而且开发时间也很少,难度系数也挺大的。所以自己就在网上找了很多教程边学习边进行开发,大部分的实现都是借用网上的代码,但是词法和语法分析以及符号表的设计是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实现的,后端实现大都借用网上资源。
过去,自己在眼花缭乱的技术面前失去了自我,对大部分知识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好在现在意识到一个道理:不把有限的人生耗费在无限的浅尝辄止上。
问题2:关于未来
正如博客C[2]的作者所说”因为这样,我才能够最终没把有限的人生耗费在无限的浅尝辄止上。”人这一辈子时间以及精力有限,而世界上的知识又那么的浩瀚,如果我们要将所有的时间分散在各种不同的知识上面,到头来还是不能有重大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努力把当前的事情做好,不应该浅尝辄止,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将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让所有付出的时间都不会白白牺牲,所有付出的精力都会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过去,对于这一点我或许做的不够好,但是未来我会向他学习。
关于未来,希望自己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不再浅尝辄止,得过且过。未来,自己打算保研,希望能够去浙江大学或者南京大学的软件学院或者本校的计算机学院。相比于其他同学,个人觉得自己的优势在于学习成绩与动手能力都兼顾,并没有落下哪一方,在两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劣势在于学习成绩与技术能力两者并非都处于拔尖水平,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鸡肋阶段。剩下的一年半的规划是多练练技术,勤加动手,把自己的业务能力提上去;同时,多读一些研究性的书籍,勤加动脑,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最好能够提前加入自己未来导师的实验室。
问题3:关于当下
博客K[3]中提到”今天,我对许多刚上路的朋友都会说,人生的规划很重要,从上大学时就要好好规划,这对国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对于国人来说,人生的头20年都是被别人规划的,导致了自己根本不会给自己做规划。这点是相当危险的。”不得不说,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在大学以前的大多数选择都是父母或者教育体制决定的,我们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余地,甚至有些人大学后的工作也是在早就被父母规划好的,这确实让人细思极恐。如果我们对今后的生活没有自己的规划的话,随波逐流,无所事事便是以后生活的常态。一个对自己今后人生没有规划的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是对自己的不认真。人生规划就像是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铺路,如果规划都没有,我们只能一辈子都局限在一个偏远的隔离的世界中,碌碌无为的生活下去。这是人生的遗憾,也是人生的悲哀。
当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专业非常满意,因为自己能够从编程中找到乐趣。至于专业技术和能力方面,我个人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在编程世界门外徘徊和窥望了很久然后才刚进来并前行了一小段距离的一类人。自己也有信心能在这个世界挖掘出自己的宝藏。至于目前所具备的能力,我目前了解了一些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上面的基础知识并且自认为掌握得还不错,剩下的就是自己平时自学的编程语言的基础了,比如Java,Python,C++,当然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锻炼出来的自学能力了。所以觉得成为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生,自己对专业知识理解的深入程度还不够,对技能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缺乏项目经验的锻炼是最大的问题。以后一定要拼命看书,加深自己对技术的理解程度,厚积薄发。另外,自己的英文能力也还有待提高,个人觉得英语能力对于程序员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4:关于课程
大学中,自己印象最深的课程便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老师分别是任宏萍、黄浩、邱德红。《面向对象课程设计》这门课改变了我对程序设计的看法,以前总觉得编程很难,因为面向过程的语言总是和现实世界很难联系起来,所以理解起来很是费力,有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学习这门课之后觉得自己对程序设计的理解又进了一个层次,面向对象技术使我们设计的语言与自己所在的世界的紧密地联系起来,更方便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很容易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让我了解了计算机底层的工作原理,知道自己的程序为什么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又解决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算法分析与设计》这门课让我对《算法导论》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以前对这本书的知识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自己没有耐心去看完如此厚的一本看起来充满了各种枯燥语言的书。但是学习了这门课后,老师把我们领进了算法的大门,之后自己发现原来这本书上的语言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相反,它很照顾别人。
关于科班出身与速成培训的区别,博客E[4]的结尾提到”勿在浮沙筑高台!”。我想这应该是对以上问题一针见血的回答。的确,科班出身的程序员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沉淀是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被强加于人的脑子里的,这种积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个人认为科班出身的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他们对计算机底层的知识以及代码背后的思想都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的知识面很广,基础相对扎实,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远远高于速成培训的学生。而速成培训学员本身的学习就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他们总是专注于语言或者技术本身,或者更甚,专注于在简历上对付HR,意图蒙混过关,这样教出来的学员并没有庞大的外界知识的支撑,所以他们的能力单一且总是缺乏创造力与应变能力,是无法应对大的项目的。
问题5:关于师生
博客N[5]的作者邹欣老师提出了多种师生关系:(餐馆/食客),(老板 / 雇员),(保姆 / 幼儿) ,(哥们 / 哥们),(路人甲 / 路人乙),(狱警 / 犯人),(健身教练 / 健身学员)。并且指出(健身教练 / 健身学员)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我觉得这种关系很形象,一个学生如果自己不想学,那么老师一厢情愿也没用,正所谓孤掌难鸣;如果学生学习欲望很强烈,那么老师肯定是乐于去做一个引路人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个老师,当然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解答学生的疑惑。但是如果学生不主动请教老师的话,老师也不能够了解到学生的疑惑点到底在哪里,且不说学生数量大不大,就算是一个学生,如果老师总是跑去问这个学生哪里有疑惑,这样也是行不通的。就算老师不厌其烦,学生也会烦,况且老师应该是被尊敬的一方,就算不是被尊敬的一方,也应该是平等对待的一方。所以,让老师一直去问学生哪里不懂是不妥的。所以,学习的主动性往往是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的发展当然也就掌握在学生手里了。当然,老师也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认真的答复,这样才能推动师生关系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2960/
- [3] http://blog.csdn.net/haoel/article/details/1688104
- [4] https://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 [5]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