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吗?
场景A:
前几日,电影《摔跤吧!爸爸》特别火。你看完后,感动的一塌糊涂。然后,想和好闺蜜分享下。于是,展开了这样一段对话:
你说:我刚看过《摔跤吧!爸爸》,特别好,你快去看呀。
闺蜜:是么。它哪里好呀?
你说:这部电影讲的是两个女儿……
闺蜜:stop!不要剧透!不要告诉我事实!只要告诉我,你的观点,你觉得这部电影哪里好?
你说:呃……呃……我只能说‘这部电影真的很好,很值得看’。
闺蜜:orz……
场景B:
在公司里,大家正在会议室里讨论某方案。
领导突然问你:元芳,你怎么看?
你(元芳)说:呃……领导,我没意见,我觉得挺好。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有很多。
若论起原因,我戏称为:我们小学的语文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哈哈
(语文老师和体育老师躺枪ing……)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的语言实在太贫乏了!
举个栗子,若说我们对某个物是“喜欢”的感觉,我们大约只能说:
- 我很喜欢。
- 我好喜欢。
- 我十分喜欢。
- 我喜欢的不得了。
囧……
这是语言的问题吗?是,但也不全是。
有时是我们因为没有自己鲜明的、独特的观点,而只有一种模糊的感觉。
同样是上面的场景,我们换个说法,用比较法:
场景A-2:
你说:我刚看过《摔跤吧!爸爸》,特别好,你快去看呀。
闺蜜:是么。它哪里好呀?
你说:还记得我们上次去看的《速度与激情8》吗?这两者相比较的话,《摔跤吧!爸爸》更……,而且……
闺蜜:这么好看呀,那周末我就去看。
场景B-2:
领导突然问你:元芳,你怎么看?
你(元芳)说:领导,我觉得这个方案与上周提出的方案相比,有3个更好的点。第1点……第2点……第3点……。
领导对你:(刮目相看)
怎么样,上面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很有效呀?
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解读下这个方法。
02 用比较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
如果接触某一对象,就要养成“一定要作比较”的思考习惯。能够把握对象的特征,是不让思考停滞的基本方法。至少不会回答“不知道”“没什么特别”等。
——摘自《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常用两类比较:
第一类:对相似事物寻找不同点
我们的大脑特别会偷懒。
比如,会把两个近似的东西,看成一个东西。
再比如,会把未知的东西尽力向我们已知的东西上靠。
前者的栗子是:很多人难以区分橙子和桔子。
为什么呢?因为他懒得去琢磨和思考两者的不同。
“差不多”就可以了。
后者的栗子是: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有个小伙子第一次领工资,便请乡下的母亲到必胜客吃披萨。
母亲看着披萨说:这不就是大饼盖肉吗?
——这两种都是拒绝思考的现象。
左一个“差不多”,右一个“不就是”,让我们的大脑越来越懒,让我们的眼睛越来越瞎,让我们的话越来越少,让我们越来越没有自己的观点。
自然,作为破解之道,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凡是相似的事物,我们都要尽量去寻找和思考他们的差异点。
一来,能形成我们自己的独特观点,二来,能锻炼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测试:
拆书帮vs拆书学院,
你是傻傻分不清?还是聪聪分得清呢?
第二类:对不同事物寻找相同点
问:读书和找男朋友,你觉得这两者有相同点吗?
答:当然有呀。
这里,我引用下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的回答:
关于致用类阅读的选书技巧:
第一,海选。第二,相亲。第三,过日子。
简要解释:
【海选】从问题出发,从自己出发,确定要学习的主题。比如,是时间管理。通过搜索、问人、看亚马逊书评(对致用类图书,亚马逊书评比豆瓣书评靠谱一些)……找到这个主题的十几本书。大概了解下,删掉若干本(这里的要点是“剔除”,而非“选拔”),把其余的都买下来。
【相亲】这样,买的同主题致用类图书少说四五本,多则八九本。别在乎那百十块买书钱,也别等着到打折时候再买。在学习上,尤其明知道对自己有用的学习上,省小钱是最傻的——你不会等医院打折再去瞧病,对吧?
一摞书到手后,要求自己每本书给到十分钟翻阅,最多二十分钟。这个过程非常像相亲。不需要特别了解有哪些高效的相亲的法子,只要清晰目标:只选一本对你目前最适合的。这一本只能你自己相亲过,你自己觉着对眼,才能算,其他任何人说了不算。
【过日子】对选定的那一本,认真地、忠贞地过日子。起码在一段时间里,眼里只有他一个。
用便签法拆为己用。
03 结束语
怎么样?
用比较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你学会了吗?
用了这个方法之后,我们的语文再也不是体育老师教的啦(胜利)。
本文小结:
自己思考时,可以用比较法,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当别人询问我们观点时,可以用比较法,阐述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