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伙伴:体育从来不及格,达标也属于高标准,任何一项体育考试都几乎只有一个结果——补考。
我就是这样长大的。从小学起,除了大学考800米勉强及格,其它项目连达标都困难。实心球经常抛出去后落在自己脚下,五十米永远不达标(30分达标),仰卧起坐靠同学“跳跃数”通过,太极和女子拳打着打着莫名摔到,球类只有捡球的份,甚至每次期末考试,因为补考次数太多,逼得体育老师说:“你快考个达标,我立马让你通过,都耽误我放假回家了。”
体能不好,身体动作极其不协调,平衡性和肢体灵活度奇差无比。体育就像三座大山一样,沉沉地压在童年、少年以及青年的我身上。
我曾经想,如果真的有上帝,他在造我时一定开小差了!我大学时期最坚持的一个梦想,就是所有上体育课的那天都下大暴雨。
毕业工作后,没有了体育课,我终于卸下了心里的重负,不料,又因为走路太慢跟不上去聚餐的同事,因为动作太慢(洗一棵白菜花了近一小时)被朋友调侃。
这样的我,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都应该是一辈子与运动绝缘了。
可人生最不缺的就是意料之外。
我竟然坚持锻炼(健身操+跑步)差不多4个月了,而且“坚持”得毫不费力。
反观我那个曾经是大学体育部部长的先生,陪我跑了三天后,告诉我太累了,起不来。
用毅力似乎能很好地解释这件事。可我心里非常明白,并不是这样。相对来说,我比先生的自我意识更强,更不可能去做自己不喜欢而光靠意志力来控制的事情。而且,使用毅力,也不太可能是件毫不费力的事。
事实上,我非常享受晨起那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我想,这背后一定是毅力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
2
在七八年前,所工作的单位给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是每周有一个下午请瑜伽老师教一个小时瑜伽。我天生身体比较柔软,老师教的瑜伽动作基本都能做到位,而且那个时候没有孩子,下班后漫漫长夜,于是兴冲冲买了瑜伽垫、瑜伽服、光盘,准备每晚练起来。
一个月后,参与学习瑜伽的同事已经寥寥无几,于是福利取消。而我在家里自己练习,也是三天撒网两天打鱼,断断续续练了不到两个月,然后不知什么原因,就把瑜伽垫束之高阁了。
我的两次锻炼经历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次是我比较喜欢和擅长的温和一些的运动,时间和精力方面也是足足的,没有琐事干扰,结果是没有坚持下来。
第二次,跑步和户外健身对我来说都需要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突破,两个娃,时间只能是每天比娃早起挤出来。却每天到点自己醒来,非常享受。
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并不是因为我多爱跑步和健身这些运动,而是其它一些外周因素影响:
首先,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这是多难得的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其次,对于视觉敏锐、对环境敏感的我来说,每天早上身处没有商业污染的公园里,闻着草木上露珠潮湿清凉的气味,看到在朝阳照耀下生机勃勃的清新无比的世界,是多么愉悦心情能量满满啊!
反观先生,视觉不敏锐,对环境没啥要求,他体能不好,但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灵活性都很好,他更喜欢有“技术含量”的运动,排球、羽毛球打得很不错。因此,跑步这种锻炼方式和公园的自然环境对他都没有吸引力,他更喜欢与几个旗鼓相当的球友去球馆挥汗如雨。
看,体能+运动能力双重落后的我,也能毫不费力地坚持锻炼,而这与毅力没什么关系。
3
坚持是可以毫不费力的,这里的“力”就是毅力、意志力、努力、自控力之类让人一听就心累的词。
这个事实或者说这种说法(观点)也许会迎来大量拍砖。因为,如果坚持可以与毅力没啥关系,那对于不坚持的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把他们钉上道德的耻辱架上?
那些咬牙切齿费劲吃奶力气才能“坚持”下去的人,优越感又从何而来?
我们又拿什么去居高临下地教训家里的熊孩子?
果真如此,许多靠道德批判获得存在感的“道德婊”们,又将何以为生呢?
虽然听起来似乎糟糕至极,但也许很多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坚持从来不需费劲全力。
自从孩子开始上小学以后,遇到的咨询问题也越来越集中在“如何让孩子坚持上兴趣班”、“孩子不想学钢琴了,让他放弃会不会长大后没有毅力”、“如何培养孩子的恒心”之类。
剥除“毅力”、“恒心”这些带有道德光环和社会称许性的评价,我们就有可能去观察、看见和思考:孩子是不是不喜欢弹钢琴?孩子的天赋是不是不在现在所选的兴趣班上?孩子的学习方式是不是与老师授课方式不匹配?
坚持诚然很好,而放弃也是重新选择的前提,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一旦给孩子贴上“没有毅力”、“畏难情绪”等标签,我们就会焦虑,然后为了缓解焦虑,千方百计逼着孩子往有限的那几条路去挤,走得慢了或累了,就如同世界末日。
却完全看不见真正的孩子,看不到他们真实的需求,更看不到其它地方还有更多、也许更适合孩子的路。
很多时候许多事情,只要我们剥除道德赞许的外衣,就可以看清原本有无数条可供选择的路,甚至可以自己走出原本没有的路。
4
我当然也可以责怪先生没有毅力,甚至还可以上升到更高的程度,指责他不够爱我——连跑个步都不能陪我。
这非常容易。却远不如支持他去与球友酣战一场更有效,无论是对他的身体还是对我俩的感情。
爸爸妈妈们也大可以批评孩子没有毅力、不能克服困难等,甚至也可以升华一下,推断、诅咒他几十年后的人生一无所成。
这正是目前大部分父母每日不间断的工作。
却也一定没有停下来观察、倾听孩子,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喜欢的学习内容,更加有建设性。不管是对孩子的发展,还是对亲子关系的和谐。
每个人都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既来源于遗传,也受后天环境和教养的影响。
不一样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天赋,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是这个世间最正常不过、又最经常被成人忘记的事实。
不仅对孩子是这样,成人对自己也如此。
我们经常看别人的喜好下菜单,跟风式地去追求旅游、美食、健身、考证、买房、买车、养孩子……
然后咬紧牙关死撑着。
再用自己跟风所得的标准去要求全家人。
最后看别人从容不迫、轻松向前,自己和家人却累死累活、焦虑不堪。
即使这样,也很少有人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擅长什么?什么才是更适合自己的?
我们太习惯用带着道德光环和社会称许色彩的目光来评判别人,也就害怕自己被其他人置于评判标尺之下。所以我们力求同样,忽视我们原本就不同。
从而也就丧失了很多这样的机会:慢慢找到自己擅长的、喜欢的,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不擅长的。
很多喜欢看书的人永远找不到时间坚持阅读;
很多喜欢运动的人一直抽不出时间坚持锻炼;
很多喜欢写作的人从来没有时间每天写几段文字。
皆因他们的坚持太费力,不仅需要毅力、自控力,还意志力、努力等很多很多力。
先天“硬件”差,后天“软件”也不好的我,却能很享受我原本不擅长也不喜欢的运动,因为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地点、方式,坚持得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