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雨綫 时间/ 2017年3月15日
周呈武老师,大一时,是我们的现当代文学老师,大四时,是专门为我们讲解散文专题的老师。记忆里的他,真的是不苟言笑,课堂上是,课后亦然,大学四年,搜刮遍脑海里所有的记忆,恐怕只有一次跟他面对面交流过。那是2014年1月3日,由于我们毕业在即,那天,是他最后一次为我们讲解散文相关知识,课后,我便鼓足勇气(一直以来,恐怕我都是个敬畏老师的人),问了他几个长存已久的疑惑……
其实,按正常逻辑来说,这样的周老师,应该是被我忘却得差不多才对。只是,昨晚,坐于窗前,埋头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我,猛然抬头,发现23时57分,可手里的柏拉图却不太愿意放下,几番挣扎,诸多考虑,第二天要上课、要听课、要监考,做不了富贵闲人,最终理性胜利,最终约定完胜,放下书,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异常清醒。清醒着,清醒着,脑子里便突然浮现出了周老师来……
记得,一次,分析文学作品时,只是,六七年过去,本该印象深刻的作品,却忘得一干二净。然而,那时的场景却记忆犹新,那天,从来都是正儿八经授课的周老师,突然笑着讲道,说:昨晚,自控力不好,最开始是因为第二天上课,打算重温一下作品,于是,翻起了那本曾经被读过的……书,结果,翻着,翻着,便被吸引进去了,舍不得放下,随后,便不管不顾,一个通宵便把书看完了,我这老头子,好久没熬夜了,今天,来讲时,依然,心情澎湃。
听周老师说完,看着五十来岁的周老师,曾经那不苟言笑的脸上浮现出丝丝满足的微笑,那样的他,温暖极了。看来,书,还有让一向沉稳淡定的他,“变样”的时候。只是,当时,太年轻,不太懂,“十七年”文学而已,一本书而已,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么?而今,有点懂了,却已不再是十八九岁……
当然,并不是说,周老师就是个十足呆板的顽固派,他也一脸笑意地分享过八十年代的那些师兄师姐们读书的故事。他说,那个时候,琼瑶和金庸非常火,班里的学生,男同学,几乎人手一本金庸,女同学,几乎人手一本琼瑶,每个同学抽屉里都有书看。顺道,他还提到,说,如今,你们这些九零后,应该男同学看琼瑶,学点柔情,女同学看金庸,学点侠义……
周老师,从来没有一本正经地劝说,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你们要如何如何读书,你们要如何如何写文。每次课后,他也是有书目要推荐的,至于你如何读,读书笔记为证,偶尔,课上,也会让主动请缨的同学讲讲某部作品……
对于我们,他从不强求,不过,从他分析文学作品时的言谈举止(比如说到周作人先生的散文时,一脸欣喜与佩服),从他讲的故事里,从他有意无意提到的读书生活里,或许,周老师,也是有所待吧!
只是,年少时,读不懂他,有点儿懂时,已不再那般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