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件事让我很有感触,一件事是儿子摔下马,一件事是家团体咨询师的内训。
平时儿子是周六骑马,这周因为一些原因临时改到了周日。我离开了一会,再次回到训练场,发现马不见了,儿子正坐在椅子上发懵,第一个反应就是儿子从马上掉下来了。上前核实,果然是。受了些皮外伤,视觉上有些冲击。工作人员鼓励儿子再次上马,我观察着孩子的微表情和体态,不断评估着他再次上马的意愿。孩子看起来似乎有些信心不足,恐惧还没有消散,但在鼓励下,同时也是在自己不服气想再试一把的情绪背景下,最终还是又走进了训练场地,再次上马。因为有些肿,左臂和左手腕变得不太利索还有些麻木,儿子在短暂尝试之后结束了此次课程。课程结束,孩子还是有些不在状态,纵然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家人都在鼓励并肯定他的勇敢,并讲述学习骑马摔下来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我看到他的眼神和表情还是有些游离、僵硬和不确定。后来教练回来,给儿子看了几组他曾经失误并摔下马来的视频,我观察到儿子的眼神和表情变得开始鲜活起来,好像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安慰。回家的路上,儿子跟我聊起《塞翁失马》的故事,还说了自己的感想,大体就是落马的失败也许没有那么糟糕,我当时把他的行为理解为“合理化”。
晚上家团体的合伙人和咨询师内训,娟老师讲到在咨询师与来访的关系中真实的重要性,就是如果咨询师愿意且能够被来访看做是一个有瑕疵的人,那么对于来访建立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建立良好稳定的咨访关系,都会有极大地帮助。听到这里我忽然理解了儿子在看教练失误落马的视频时的情绪转换,以及在车上谈到的《塞翁失马》,那是一种从理想化到平等、接纳、被理解的过程,在那一刻我想孩子的内在完成了一次转化,就是从一个对自己非常苛责的评判转化到了一个客观、平等、自我尊重的状态,这是一个向阳而生的自省过程,是孩子自己完成的。这里面整个环境都起到了一个推动的作用,而教练的自我瑕疵的暴露无遗是很重要的一环。感受到这一点,我也被狠狠地鼓励到,真实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悦纳和肯定的能力,在咨访关系中、在亲子关系中我们不需要做那个什么都会、什么都懂的角色,活生生的、真实地呈现、全心地陪伴就好,我们的技术和学识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权威,而是成为更真实、更鲜活的生命。
忘了是曾奇峰还是艾里克森说的,“让来访优雅地改变”。是的,当我们急急如律令地想要帮助来访或者孩子或者朋友,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更局促——因为改变的窘迫而变得紧张和不安。当我们自然而真实地作为一个同他一样的生命,平等地展现自己的足和不足,这将极大地鼓励和安慰到此时茫然、紧张、窘迫的来访或者孩子。
正应了孩子在车上谈到的《塞翁失马》,一次失败或许是另一个新的开端,未来谁又能知道呢?我们真实且勇敢地做自己就好!
愿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好的容器!
愿每个孩子都有自省、自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