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勿吉被称作“靺鞨”(音墨合)。
由于长期称霸东北的扶余国已经灭亡,靺鞨人迅速占领了辽阔的东北大地。当时的靺鞨主要分为七个部落,其中粟末靺鞨生活在最南边,与中原的联系最密切,所以发展速度也是最快的。
隋朝的时候,粟末人遭到了盘踞在辽宁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政权的打击,不得不向西迁徙。在首领突地稽的带领下,粟末人越过辽河,逃到了辽西平原,隋朝为了安置他们,还特地在这里设置了一个辽西郡。
粟末人就这样在中原与高句丽的夹缝中苟且的生活了大半个世纪,直到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高句丽被唐朝消灭,粟末人才迎来了新的转机。
唐朝消灭高句丽以后,为了防止高句丽人复辟,强行将部分依附于高句丽的粟末人迁移到辽西营州(今辽宁朝阳)。当时的营州地区除了粟末人以外,还生活着高句丽人、契丹人、突厥人、奚人等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是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反叛,杀了营州都督赵文翙,史称“营州之乱”。
事变发生后,武则天立即派兵镇压,经过几次大战,李尽忠被杀,契丹人投降。为了纪念此次胜利,武则天特地改元“神功”,以示庆贺。
可是这事儿还没完,李尽忠造反的时候是拉着粟末人一块儿干的,契丹人虽然缴械投降了,可粟末人还不肯消停。
武则天琢磨着,我这庆功宴都开了,你们怎么还闹腾呢?干脆咱也别打了,我给你们加官进爵,咱们皆大欢喜得了。于是唐朝政府就册封粟末靺鞨的领袖乞乞仲象为震国公,想要化干戈为玉帛,就此了事儿。可是乞乞仲象软硬不吃,拒绝和解,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武则天拿自己的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很是不爽,于是就命令大将李楷固率军讨伐乞乞仲象。唐军势如破竹,打得粟末人一个劲儿的向东逃窜,乞乞仲象本人也在逃亡的路上病逝了,他的儿子大祚荣继续率领部下向辽东转移,李楷固则在后面紧追不舍。
神功元年(697年)九月,大祚荣率部抵达天门岭。狼狈不堪的大祚荣开始意识到,这么一直逃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就算不被唐军杀死,也得被活活累死。于是,大祚荣决定利用天门岭一代的复杂地形,伏击身后的唐军。
结果,唐军大败,李楷固仅以身免。
天门岭之战结束后,武则天本想继续追剿大祚荣,可是东边不亮西边亮,突厥人又跑出来闹事儿,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警报频传。突厥人这么一闹,辽东和唐朝之间的道路就被隔断了,粟末人从此便在辽东扎下根了。
打败了唐军,大祚荣自信心爆棚,不久后就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建国后,大祚荣向西和突厥结盟,向南和新罗通好,巧妙的斡旋于东北两大势力之间。
到了唐玄宗时期,突厥人的实力日益衰退,大祚荣审时度势,开始与唐朝修好,唐玄宗则投桃报李,册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从此以后,“渤海”就成了大祚荣政权的国号。
渤海国与唐朝通好以后,双方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渤海政府不仅频繁派人前往长安进行国事访问,还多次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通过长期对唐朝的学习与模仿,粟末人逐渐摆脱了渔猎民族的生活习性,渤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都纷纷效仿唐朝。
最终,渤海国发展成了一个汉化程度极高的少数民族政权,其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周边其它民族。鼎盛时期的渤海国,疆域西连契丹、突厥,南接新罗,北邻黑水靺鞨,拥有人口10万户,精兵数万,是当时东亚地区除唐朝以外最强大的政权。
渤海国称霸辽东长达二百余年,共历十五代君主,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无论是大唐王朝还是渤海国,都逃脱不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李唐王朝灭亡二十多年后,渤海国也迎来了它的末日。
公元926年,新的草原霸主——契丹——向腐朽的渤海王朝发动了最后一击,在契丹人的铁马弯刀下,渤海国末代君主大諲撰投降,渤海国灭亡。
渤海国是满族人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家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东北地区非常重要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遗憾的是,由于史料的缺失,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详细了解渤海国的历史,只能从唐朝和日本的史书中窥寻到有关它的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