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想了很久,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回校去备战考研。
这是返校前的倒数第二天,所以我今天约了姐妹一起去爬山。今天天气凉快,没有太阳,还是蛮适合爬山的,虽然后面下了点小雨,但是也很快就停了。
上午爬了山,坐了缆车,在山上吃了一碗大排面,下午就去了剧本杀店里。想在开学前再玩最后一次剧本杀,只是可惜等了很久都没有组成功,最后还是回了家。
虽然有点遗憾吧,但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子嘛,哪有什么十全十美呢?小满即可。
这几天其实没有什么写文的欲望,我写完欲望最强烈的时候是刚来简书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加之强烈的表达,也算是带着股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吧。
但随着读的书变多,阅历的增加,反而对文字有了一种敬畏之心。读的书太少,懂的知识太有限,笔下的文字太肤浅……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样,不怕是因为无知,但是渐渐随着阅历的增加,便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其实之前有和朋友聊到过,我和她开玩笑说其实我大学应该学历史,研究生考哲学,至于文学嘛其实不用学(这里指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研究除外)。
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其实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去猜去想去构思,你去多看看历史,就能从中找到相似的影子,也就能大致知道事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了。因此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换到学习上来讲,是一个学习、模仿、借鉴前人的过程。
哲学是一门使人智慧的学问,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体现。哲学相比历史更多的是理性思维和抽象的概括,在历史的基础上加以人为的概括,总结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换到学习上来讲,就是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
而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文学是需要悟的,不是你想学就能够学会的。文学除了积累之外,更多的是体现一个作者的思想精神。但是当你有了一定的阅历和体悟之后,你自然而然也就能够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换到学习上来讲,学习结果呈现的过程。把前面两点夯实,结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可惜我当初偏偏就选了中文这么一个专业,并且还愣头青一样扎了进去,然后发现文学专业培养的不是作家,是文秘。
我后来思考了一下,为什么文学专业不培养作家,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作家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二、能养活自己的作家很少,学校就业指标是个大问题。
三、文学专业深造下去,培养的不是作家,是文学理论家。
可惜走都走了,那就顺其自然吧。
考研也是人生体验的一种,不是吗?
既然选都选了,那就一条道走到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