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收获
1.数量的增长从今年国庆至今,我在简书写作两个月,73141个字,38篇文章。从量上看,不算太多。38篇文章,其中27篇被专栏编辑推荐到首页,17篇同时也被“首页投稿”采用。
类型来看,两部小连载,共23篇,41235个字;短篇小说、散文、干货、议论文、博物等共15篇,31906个字。
2.写作习惯的养成每天(工作日)写作在一个多月的强化下,已经成为我日常的习惯,哪一天没有写,感觉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
3.更快的思考和写作速度10月初提笔,一个小时大约只能写400—500字,到现在速度快的时候一个小时可以写1000字。上个月初写时候,搜肠刮肚,冥思苦想。现在,一般心中有个大概的想法,就可以开始提笔写了。
4.对自己的重新审视10月初,作为初写者,文章被专题采纳,推荐首页,心中异常激动。对简书慢慢了解之后,我发觉,简书官方专题,有的文章数量比较少,上首页机会大;有的专题文章数量大,被那样的专题推荐到首页几率就比较小。比如,简书的“散文”专题,关注和投稿的人非常多,我投稿过三篇文章到“散文”专题,虽然都被收录,但是只有一篇是被此专题的编辑推荐到首页的。另一篇是被别的专题编辑推荐到首页的。
了解到这些不成文的规定之后,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我对自己目前的写作水平并不满意。而且,越是写得多,越是觉得自己的输入不够。这两个月,我在看的两本书竟然还没有看完,我真觉得很汗颜。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非常重视自己写的东西,不希望随便和将就,至少觉得写出来的文字自己还看得过去。就如同非常注重自己品牌的厂家,宁可生产的货品少一些,也必须要保证先过得了自己厂子的检验这一关。
二、为何要调整写作步伐
1.时间有限,输入不够临近年底,工作繁忙,还有一些其他的紧迫事情促使我抓紧时间去做。
我一直期望的以写促读,目前变成了写为主,读为辅。为了完成写作任务,我的业余时间已经基本消耗在构思和写作上。自己的阅读输入并没有相应的增长,这让我心理感到很矛盾。“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的学习和观摩是保证输出质量的必要前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今年所读的书加起来还没有破百卷,寥寥数本,羞于提及。有时感到笔头生涩,才思枯竭,也是因果相承。
2.追求质量,以质为先回顾我这两个月写的文章,当心理感觉有故事不得不言说,必须付诸笔端才觉心安的时候,一般写出来的东西,我自己是比较认可的。放到网上去,阅读量也比较大。
比如,今年夏天,回老家看到的故乡洪水肆虐,一只孤独的白羽鸡自择栖所,奶奶去世烧“三年满”亲戚们的短聚与离别。那种长久的孤独,乡村的萧索,短暂的欢聚更显平日的凄凉,让我时时感到骨鲠在喉。那种复杂而难受的情愫驱使我提起笔,写下回乡的见闻和感受。写完,我感觉完成了一项使命,许多读者也感到有共鸣。
再比如,前几日徒步,看到小城的变化,心中十分惊喜,觉得写出来心里才舒坦。诉诸笔端,流泻成文,果然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有时候,我为了完成任务的写作,质量较为一般,反响也很平淡。这对我的创作热情来说,是一种打击。
3.体能的消耗有时超负荷写文章的朋友应该都有这体会,当思路清晰的时候,希望一气呵成,即使熬到很晚。如果只是几天,倒也无恙,只是连续写了两个月。我的工作是要长期对着电脑的。下班后仍然对着电脑,我感觉最近视力下降了一些,有时候看东西会比较模糊。此外,几次胃痛、腰痛,让我不得不暂时休整。
三、如何调整步伐
1.暂别写作群 “暂别”已经表示只是一段时间,根据我的工作情况、阶段性任务、身体负荷等方面的衡量,我需要这样的调整。因为,现在的情况下,我每天写作,写的东西我自己看得过眼,那会感到很吃力。
2.保持一定的输出 从之前的每周写5天,调整为每周提交一两篇文章。保持写,才能让笔头不会变钝。
3.重点要加强输入 之前买了七八本书,还没有看完。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觉得让它们躺在书柜睡觉,对不起它们。现在必须开始阅读,制定阅读计划,让这件事成为近期的重点。
4.综合协调好各种事务 工作、读书、写作、生活等等,在年底很多日常的任务加重了,很多临时性的事情涌来了。这些必须协调好,我才能感到事情进行得有条不紊,心情随之晴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