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酒桌上默不言语,微笑着看着每一个人,低头安静地吃着碗里的肉和青菜,偶尔喝一勺汤。”——羌夏
结束了长达俩小时的饭局,酒桌散了,酒还没散,大家离开各自的座位到其他位置继续着“促膝长谈”和“推心置腹”。
我揉了揉因长时间保持一个表情的快要僵硬的脸,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溜出了席面。
“年轻”,“女生”,“做工程的”,这些标签融合在一起,注定了成不了这席面上的主角。
不做主角最大的好处除了能够好好吃一顿饱饭,大概就是:
让你有机会置身事外,云淡风轻地观察着酒桌上每一个人的表情、神态,捕捉到一些细微的想要隐藏起来的神情变化。
这可真是有趣。
端起酒杯,抬起头,调动脸部肌肉,大家是一律的笑脸相迎,说着客套话,带着亲和又谦虚的肢体动作:
“嘿,辛苦辛苦,敬你一杯”
“不容易啊”
“这杯你必须喝呀,今天你最大啊”
“嘿,你哪里人?哦?好地方啊,算半个老乡啊,来来来必须喝一杯”
放下酒杯,低下头,舒口气,松一下表情,换上无奈的神情,纸巾拿起来擦一擦嘴顺便“带走”一些酒水,内心OS:
“这胖子真能喝”
“这人是谁来着?估计是专门来搞气氛的”
“什么山旮沓的地儿,小地方”
……
(听到了一些背后的吐槽)
我向来不太喜欢酒桌上这样的气氛,可以说是敬而远之,我能明白它存在的那么一丝丝的合理性,可我没办法从心底接纳它。
酒桌上的推杯换盏,笑脸相迎,你敬我,我敬你,个个说着你辛苦了辛苦了,有几个是真的共情的?
个个站起来弯腰敬酒,说着请指教,向你学习,亏了你的引导,有几个喝完之后还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了吗?
《人间失格》中有一段讲到主人公小时候父亲做演讲的情景,当母亲或是佣人问起演讲会如何时,他们说:
“真是太有趣了。”
而也正是这样一群人在回家途中叹息说道:
“没有比演讲会更无聊的了。”
作者写到
这种显得干净利落又纯洁开朗的不信任,双方相互欺骗,却又颇为神奇地毫发不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在欺骗似的——《人间失格》
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人间失格里说的是欺骗,我们现在说的是客套,但我并没有觉得本质有何不同。
风气如此,唯有微笑敬之。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人,他们热衷于酒桌上的运筹帷幄,喜欢这样的“酒桌文化”所带来的利益或是被人捧着的感觉。
但我想大多数的人大概都是因为无奈吧。
我曾跟过两位设计同事去到工地,一位会抽烟喝酒,另一位不会。
工地上的事情结束之后,施工方过来寒暄并开始派烟,接着请大家一起去吃中午饭。
饭桌上很明显,他把精力和话头方向主要聚焦在那位接过香烟的同事身上。
两位同事年纪相仿,外表看起来无多大差别,技术层面,那位不会抽烟喝酒的同事反而要稍稍高一些。
我心中自然存疑,回去的车上我对那位接过香烟的同事说到:
“看不出来,你竟然也是会抽烟的人啊。”
同事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说:
“你应该觉得抽烟不好吧?”顿了顿,继续说道,“以前我也不抽的,今天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我以前是施工出身的,被逼无奈,不学着抽烟喝酒,没人愿意给你个机会,理会你。”
我只觉无奈,报以歉意的一笑。
我不知道其他的行业是什么样的,但工程这行,去和施工方打交道,大抵都躲不过以貌取人吧。
前段时间我作为公司代表去到项目现场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许是我长得略显年轻,还没等我开口,施工方的一位负责人开口便喊我“小姑娘”。
嗯?小姑娘?这……
嘿!都0202年了,论资排辈,以酒量论大小的观念还过不去吗?
文中插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