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中最爱的便是秋,不知道是因为本身就爱秋天还是恰巧有好多美好的记忆发生在秋天的缘故。今天偶然想起多年前几个美好的秋天,很多细节都模糊在岁月的长河里,但是曾经留下的美好感觉仿佛还在昨天。
记忆最深刻的秋是大二上学期,褪去了刚入大学的青涩和懵懂,课业压力又不大,突然多了大把大把的闲暇,最爱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泡图书馆,特别是在午后一开馆,躲在一楼西区无人问津的小阅览室里,要么捧着一本闲书拿着杯热茶安静的坐上一下午;要么漫无目的的穿行在书架间寻宝,偶尔会有发现一本想看好久的书的欣喜;有时候索性坐在落地窗台上发呆,看着远处的草坪,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那种慵懒的状态这些年再也没有出现过。在那些安静的午后,一个人躲在角落,沉浸在三毛,张爱玲,亦舒,渡边淳一编织的故事里。那一年也是大学阅读量最大的一年,看了好多在当时看来毫无用处的闲书。但是后来慢慢理解了阅读无声的力量,那些对你的改变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你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更能让你去理解一些事情,变得更柔软。腹有诗书气自华决不是一句空话,每个人的气质中总是会藏着我们曾经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虽然我也并没有读很多书,但是那种读书的日子真的带给了我很多,也希望在以后的路上,多读书,多思考,温暖的,寒心的,都是生活。
之所以怀念那段生活,大抵是因为那段生活过的很不“功利”,完全是随着性子读书,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不会考虑付出去的时间成本和收获是否成正比,这样任性的日子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第二段比较怀念的是二战考研的时候,当时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有时候一天都很难说几句话,交流最多的是打饭大妈,中午坐在食堂看《一起来看流星雨》,这么雷人的剧我都可以看的津津有味,我的无聊程度可见一斑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上大学简直是黏人到膏药般的存在,出门打个水都非得拉着一个人。真正独处的一年真的成长了很多,更深刻的领悟了独处和自律的意义,多给自己留些空间未尝不是件坏事。经历了这么一年,有的时候似乎变得孤僻了,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喜欢热闹。更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会充满能量。
第三段是研一的时候,每天过的很充实,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努力,不过比照第一段第二段多了很多现实和“功利”的色彩。博学楼的这段路是读研时候最常走的一段,不管是去上课,自习还是去路sir的办公室都是必经之路。这条路旁的白果树到了秋天叶子全都黄了,金灿灿的超美,东财的网上社区也因这些白果的存在被称为白果社区。路sir的办公室在师学斋,研一的时候路sir晚上给我们开小灶,给我们上高宏高微和高级计量的课,每次上完这么烧脑的课都精疲力竭感觉身体被掏空。晚上从师学斋出来,路灯透过树叶投射下斑驳的叶影,几个同门的师兄弟一起说笑着往回走,这样的场景成了我研究生生涯中最难忘的时刻。
北京的秋很短,这一年的秋仿佛还没有怎么过,就进入了让人瑟瑟发抖的冬。北京的冬天大半时间是雾霾天,并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这个秋,也许在若干年后也会成为令人怀念的一个秋。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