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骗子的故乡,一直以来为人熟知。他们一直在试图改变这一刻板印象,但收效甚微。我就亲身听过清华大学教授、驻马店人施某某为自己的家乡洗白。
但是,有些贼性是深入骨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甚至,这些坑蒙拐骗偷的行为已经拉低了他们的道德标准,某些行径已经如条件反射一般,谎话脱口而出,顺手牵羊信手拈来,思想上可能都不会有什么斗争,或是起一点波澜。举个例子,某些河南人在逛超市的时候,会信手拿起货架上的食品尝上一口,看到“禁止品尝”的牌子若无其事。像宋丹丹所说的“买根葱还要饶头蒜”的事情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很多时候,河南人把这些劣习和商业行为结合起来,居然发了财。无商不奸,话虽直白,但有一定的道理:商人赚取差价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一旦将这种谋利的行为与“骗”混合起来,其正义性就站不住脚了。据我所知,河南有大量的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子。他们的产品模仿各种知名品牌,主要销往广大农村地区。随便去河南周边的农村小卖部、代销点看一看,就知道他们的业务有多宽了。而且,他们没有广东等地制假的技术实力强,因而只能生产较为简单的食品类假货。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吃不吃?不知道。
还有一些河南人,随着打工潮将技术带到了北上广深,很多扎根在了当地,形成了稳定的业务。不得不说,在文明程度高、民风正直的地区,河南人的生存之道用起来是没有对手的。在北京,卖菜、收废品、开小卖部这样的工作基本被河南人承包了。肯吃苦(这是优点),又头脑“灵活”,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说活得很滋润,比起他们的穷乡亲来,活得不知道好多了,如果从收入来衡量的话。
但是,即使有了钱,他们的本性却不可能很快的改变。有以下行为可以看出一二。
- 他们会强调自己没钱,过得很一般,有某某某某需要出钱的地方让自己资金很紧张。就像俗话说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掂记”,从这种环境里走出来的人会条件反射的掩饰自己的财富,以求安全。不用说,自己就是挣不义之财的人更会如此。
- 他们会把“锁门”、“锁车”、钱包之类的事情看得非常重要。即使家里只有一个人,睡觉的时候也要把卧室门从里面锁上。这种心理是一个文明法制社会中的人所不理解的。无疑,这也是从那种环境里走出来留下的后遗症,可笑、可悲又可怜。
- 他们对小便宜非常非常敏感。超市如果有特价区,一定会吸引他们的目光。如果是市场,更要想方设法让对方便宜卖。而且,即使便宜的东西,他们还要把里面的次一点的扔出去,只留稍好的。有时候为了更便宜,他们会很不理性的买很多东西(批发),结果很久用不完。他们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很成功。
- 他们的思维模式依然扭曲。一种常见的逻辑是,别人也会这样(别人也会以次充好,别人也会虚报瞒报,别人也会闯红灯、别人还偷我呢……)。一旦自己在做的事情自己都觉得道德上站不住,他们就会习惯性的找一个道德更低劣的人来衬托自己,很多时候是自动假想出这么一类人来衬托自己,让自己心理上得到平衡。有时候的逻辑甚至是,先下手为强——反正别人肯定会对不起自己,自己做不道德的事情是正当防卫。
其实,河南人对坑蒙拐骗偷是很反感、很忌讳的,也觉得是污点,就尽量的把它藏起来(不是擦掉!),装作自己在道德底线之上,然后对别人身上的缺点很敏感,或者说对人性的剖析相当清楚。当你听一个河南人评论别人的时候,内容几乎全是别人如何如何不符合礼义廉耻——用这样的方式暗示自己和他们不同。
作为封建社会影响时间最长的地区,河南人就是这样一边做着道德之下的事,一边强调着道德,一路生存了下来,而且他们还生育了中国最多的人口。
有河南人在,中国就难以实现文明法制的社会。小康,不仅是经济上富足,更是思想上自信。希望更多的河南人,或者觉得这篇文章讽刺了自己的人,思想阳光起来,有朝一日能够说“这不是我”;而不是装着说“我不是河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