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时,我养过一只猫。
那是一只眼睛大大,身体瘦瘦小花猫,那时的我在起名方面没什么想法,俗气从众地叫它“花花”“咪咪”,偷妈妈的毛线球给它做玩具,喂它吃的,搂着它睡,就算被她的小爪子蹭伤过也乐此不疲。
6岁的年龄并不懂什么叫“责任”“安全感”“爱”,只是觉得抱着它的时候,感受着它的体温,就拥有了全世界。(啊,妈,不要打我,你是全宇宙!)
有一天放学回家,花花不见了,爸爸说它钻进邻居家的炉膛被烧光了毛,要送走养好毛再回来;妈妈说它是去邻镇找它的妈妈了,我没有哭,也并没有追问过,它到底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
因为我知道,不管它去了哪里,都再也回不来了。
长大后我也有过很多次想要养一只猫的冲动和想法,在起名字方面,也有了本质上的进步,比如“饱饱”“二二”“烧饼”还有非常艺术的“蒙克”,但我再也没有真的养过猫。
长大这件事让我更清晰深刻地了解自己:承担不了长久陪伴乍别离,至于生死轮回,只是听听都觉得太严重了。
突然回忆起花花并且写出来,想说的是,我们从记事起就开始面对生死轮回的残酷,从懵懂无知,到似懂非懂,再到了然于心,这是一个不可跨越的成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显然一直存在着很多被善意美化、设计的情节,缓解了真相可能会带来的痛感。
多一些有温度的触动,少一点痛,总是不错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能接受迪士尼院线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通过剪辑摄影素材,去还原一个预先设计好的剧本的制作手法。而用专业眼光评审,这显然有悖纪录片”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创作初衷。
影片时长75分钟,除了展现春夏秋冬自然交替的美好景致,还通过一定的制作手法,呈现了一群可爱可敬的动物:雪豹达娃、金丝猴淘淘一家、大熊猫美美母女的日常百态,也进一步揭示生命的起承转合,轮回复始。
雪豹达娃是处于食物链较高层级的女王,虽然这并不能免除她哺育两个孩子所付出的艰辛,也不能让她避免被同类掠夺驱赶的命运。但无论多么孤独困苦,当影片中的达娃闪电般矫健地腾空跃起,傲骨嶙峋居高临下睥睨众生时,她就是王者。
周迅被吐槽主观感叹词泛滥的旁白,有一句还蛮精准,她说:达娃才不是任人摆布的宠物。
在导演故事大纲的中,达娃最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死在了牦牛的自卫式攻击下,据说真实世界中的达娃并没有死,这点让我高兴地不得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固然值得尊重,但活着就是一切啊。
金丝猴淘淘一家的故事,微妙暗喻了一个原生家庭的喜与乐,罪与罚。青春期的叛逆和迷茫人人感同身受,而“爸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这个听上去很幼稚的问题,其实是很多非独生子女无法释怀的痛点。
猎鹰捕食金丝猴幼崽与淘淘翻身一跃的镜头“被”结合,于是有了“离家出走的叛逆哥哥勇救小妹”的桥段,如此有过度解读嫌疑的设计,仿佛试图表达家庭、伦理和亲情的主旋律:爱与回归。
至于大熊猫丫丫美美的日常,在镜头下格外萌萌萌。女儿迫不及待想向母亲证明自己已经拥有独立的能力;母亲也一直试图让女儿意识到世界很大很危险,宝贝离独立还早着呢;这个没有杀戮驱逐,全片最轻松的故事,让我笑过之后,想起自己的妈妈——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因为担心一直念寄宿学校的我吃不好睡不好,妈妈偷偷哭过好多次。
同类竞争,异类相残,捕食与被捕食,驱逐与被驱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中国传统中象征灵性的仙鹤翩跹飞过,我们知道,这是无常生命的又一场轮回,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结尾的拍摄花絮有不输正片的精彩,一位摄像师清冽地笑着形容无数个等待拍摄的过程:这是一场时间的游戏。
啧啧,时间的游戏,真是迷人。
影片一出,争议不断。伴随着“迪士尼”“大制作”“暑期清流”的美誉而来的,还有满是痛心疾首的问诘:人为剪辑调配出来的纪录片,还是纪录片吗?
可是,镜头枯燥无趣,谁要看啊。如果说纪录片是上帝视角,商业片是人类视角,两种视角间做一些步调协调的让步,没什么不好。
还原纪实是纪录片的基准,然而当一部电影决定走上院线,那么它同时也承担了愉悦大众的义务。电影的制作团队通过技术手法,比如混剪辑;或者艺术手法,比如蒙太奇;去设计甚至过度解读真相,以此来赚取观众的眼泪和欢笑并不令人反感——只要你有本事赚到。
我们反感的是无病呻吟的青春,天雷滚滚的爱情,外强中干的动作武打,以及一脸懵逼的所谓惊悚。
这样看来,《我们诞生在中国》无疑是合格的,它并不完美,但却是第一部让我,以及为数不少的普通人走进影院观看的纪录片。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