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一,已经上午第二节课了,学生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去上操了,明作为体育委员还没返校,难道家里的丧事还没有办完吗?我想,是应该给他的爸爸打电话问问情况了。
什么?奶奶去世?他奶奶去年都去世了,丧事早办完了。
啊!去年的事!难道明骗了我?
电话那头,明的爸爸语气肯定,不禁把我搞懵了。
上周三请假的时候,你怎么没打电话问问我咧!明的爸爸说。
我……我连忙回忆当时的情景,给自己找理由,我当时想着家里有丧事,作为儿子,你肯定在忙前忙后的张罗,没好意思打扰你呀。——再说,他表哥来领他回家,还穿着警服呢!
什么表哥!他根本没什么表哥。那是明在社会上不知道在哪儿认识的当保安的狐朋狗友!明的爸爸苦笑着说。
那……现在你赶快找找他吧,这几天跑出学校,可玩疯了。我只好随即转移话题。
下午第一节上课,明被爸爸押着送到了学校。
还好,明的爸爸没有责怪我的疏忽,没有埋怨我的不负责任。
因为他说,明在别的学校被老师告状逃学,私自离校上网已不是一次了,他到网吧就能找到。
老师,你不知道呀,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发现孩子更难管了。……
哦?又一个离婚家庭中的问题学生的案例!
想想,明的假请假多么让人后怕!万一孩子在离校的时间出安全问题,作为老师和学校,将担负多大的责任。
离婚家庭问题多,孩子的麻烦还得学校来承担。
二
我发现玉不在教室已是晚自习放学。
她妈妈打电话说,下午给孩子送衣服后,孩子去了寝室,老师,你找找玉到教室上课了吗?
作为班主任,我到教室一看,没有玉的影子。到寝室一看,也没有。已晚上九点,玉会去哪儿呢?
想想下午正好的是家长探访时,会不会玉混在家长中偷偷溜出了学校?那样的话,问题就严重了。
马上去学校门卫监控室查看录相,一个小时才发现玉到了学校小学部方向,并没有溜出大门。我们这才放下心来。
已是晚上十点多,我和政教处老师在偌大的校园地毯式查找,寂静的校园,呼唤玉的名字,无人答应。
等到玉的母亲连夜赶到学校,跟着我们到黢黑一片的小学部寻找。
玉——玉——母亲焦急、亲切的喊声对孩子的确有魔力,不到五分钟,空旷的小学部寝室楼里有人呼应。
我们循声找过去,玉就躲在这里足足五个小时了。
妈,你不是不想要我了吗?见到妈妈,玉的第一句话,让人心碎。
我才想起,玉的妈妈半年前,刚刚离婚。
又是一个离异家庭的问题孩子!
三
作老师,会接触到来自形形色色家庭的孩子,而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
他们缺乏来自父母的最初的关爱,心中缺少最基本的安全感,总在言语间透露出对别人的不信任。
老师既要关注他们,又生怕触碰他们幼小的心灵。
离婚到底对孩子有多大的伤害?
四
在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林格曼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一书中,专门写了对离婚家庭对孩子危害的研究。研究发现:
离婚家庭的孩子的兄弟姐妹住院比例是一般家庭孩子的3.5倍。
离婚家庭的孩子他们自己住院的几率也是别的孩子的3.5倍。
这些孩子的朋友的死亡率也是别的孩子朋友的2倍。
这些孩子祖父母的死亡率也是别的孩子的2倍。
下面这些事多半发生在离婚家庭的孩子身上。
他们的妈妈开始去外面上班。
他们的同学变得不友善。
父母亲再婚。
父母亲住院。
孩子考试不及格。
离婚家庭的孩子也可能会经历更多的引发父母离婚的事件。
父母时常吵架。
父母时常出差。
父亲或母亲失业。
当夫妻关系出现不和时,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平和的交流,尽量减少因争吵而给孩子造成的伤害。
至于已经离婚的家庭,应该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父母仍旧关系温和,只是意见不同、不再相爱而分手,仍旧感到彼此对孩子的关爱,能正常的生活。
当然,做到这点,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