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facebook和“剑桥分析”公司以及特朗普三者一起被送上风口浪尖的新闻。
Facebook放任第三方软件,也就是这家剑桥分析公司,在没有特别提醒用户的情况下,在facebook平台上非法收集了超过8700万的用户数据长达三年。通过这些数据,用户心理得到了精确的刻画,会持续不断地接收到有针对性的广告和新闻。
这种根据用户数据来个性化推送相关新闻和广告的做法似乎并不陌生,就很多人而言,好像也并没有察觉到隐私在多大程度上被侵犯,如今的今日头条、知乎、b站首页等都是这样做的。
但事实上是,如果这些大量的个人数据一旦用在某些地带,会对用户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用在政治斗争、商业竞争、诈骗上。用户数据可不可以使用、如何使用,使用的度应该如何把握,国家还未对这一块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边界,因此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则新闻对这家剑桥分析公司在美国总统竞选当中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举例和描述。以美国总统选举为例,该公司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后,从用户的价值观和喜好的角度出发,向其推送希拉里的负面消息和特朗普的正面消息,这其中还包括一些特别定制的假新闻。假设某个用户在facebook上点赞了某议题,那么该公司很可能会收集到这一信息,针对此定制出“希拉里反对该议题”和“特朗普支持该议题”的帖子和广告,定向推送给用户,不断改变用户对于两位候选人的观点。
不得不说这让用户非常地没有安全感,舆论认为facebook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对自己的个人隐私没有一丝尊重。且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让民众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有可能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所做出的,而是受了这些公司的引导,甚至被某一个公司所决定。
互联网环境下的隐私问题近几年被频频爆出,也引发人思考: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用户隐私应该如何看待。在保护隐私和放任隐私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就保护隐私来说,强调隐私保护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无法避免对他人的隐私的兴致勃勃,因为任何商业的竞争、政治的计谋,都离不开对他人隐私的窥探。而强调放任隐私者,无论他是多么不在意自己的隐私,也会给自己留一小块隐秘的部分。所以,对待隐私问题,其实是很难以单纯的“保护隐私”和“放任隐私”的态度去行事的,也不必用非此即彼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或许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隐私的含义会发生什么变化?
对于如今的隐私观念,一方面,人们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隐私,警惕隐私泄露带来的危害,另外一方面,充分连接着的、彼此日益交互的互联网,以及被记录在后台的用户数据,在客观上已经打破了隐私的边界。每个人所谓的隐私转化为可见度很高的网络数据被记录在后台。购物、浏览、转发、点赞、评论等行为,都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给他人或者平台,这到底算不算是一种隐私泄露呢。
这个时候的隐私的边界,已经不能再通过划分具体的物理边界来与非隐私地区区分开。因此这个隐私问题我觉得还是很复杂的,它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和界定,我们无法用一个通用版的隐私边界来对其划分。
不过,这些用户隐私数据本身并不会给人带来什么伤害,能带来伤害的,还是对隐私数据的恶意滥用。因此,其实互联网时代下的隐私问题,应该从隐私的界定,转向隐私的使用权和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