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冒了,是最近两年最严重的一次,没什么食欲,声音也几乎说不出话来。昨天午饭跟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被同事调侃“你感冒以后,声音变了整个人也温柔了不少”...一句话说的我是哭笑不得又惭愧。
确实感冒严重了,没什么力气,说话语速慢下来,很多事也懒的中气十足的去说,加上咽喉的疼痛,每句话都音量平和略低沉。下午收拾东西的时候,随手打开喜马拉雅,听徐洁老师的声音讲堂,只听了第一节课、二十分钟,但是收获还是蛮大的。
按照老师的说法,好声音有个要素:清晰度、音色、温度和风格。清晰度就是跟别人讲话的时候你的表达方式能让别人听懂你要表达的是什么,包括音量、音调、语速、逻辑思维、抑扬顿挫等。音色是在先天基础上更多的依赖于后天的发声习惯,老师拿周迅和汤唯这两个先天音色条件一般的姑娘扬长避短,展现出了自己音色的特色,从而为大众所喜欢。
温度指的是“暖”,就是你的声音让人听起来是暖暖的,你有感情的,而不是毫无温度的,老师拿一种冷漠男声说“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跟大家成为好朋友”举例,让大家感受,即使你说了你很高兴,但是一旦你的声音没有那种喜悦的温度,别人很难去认同和体会你所谓的“高兴”,也听不出你的真诚。风格就是声音并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应该分场合、分时机,比如职场上你要尽量表现出知性严肃的一面,发嗲的娃娃音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在男女之间相处的时候,撒娇卖萌的时候,嗲嗲的娃娃音简直是女生所向无敌的利器。
老师讲解完以上四个要素,对于第三点自己感受更加深刻。我确认自己在表达的时候可以做到表达清晰;在音色上确实有先天的不足,跟甜美、温柔简直完全不搭边,不过老师说还有补救的可能;至于风格嘛,自己还真的是没太想过声音也是要多种变化的,但是想想,其实女生基本都能做到在恋人面前卸下自己工作上的负担和风格,在男友面前展示自己尽可能女性的一面。那么温度这一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老师也强调,温度是声音的灵魂,即使其他三个方面都资质平平,但是可能因为你的声音很有温度,让人听起来很暖,也有可能实现声音的惊天大逆转。
声音本质上时感情的交流和表达,内在世界创造了说者的声音,所以我们的声音也应该饱含我们的感情。与人交往,讲究结缘而非结怨,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声音的整体感觉,为我们的声音赋予更深的感情。其实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当我们情绪特别明显的时候我们的声音所显示的感情也是特别充沛的,比如愤怒、焦虑、紧张、着急、兴奋、喜悦的时候,区别往往在于自己内心平和的时候自己的声音表达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平和的时候声音是冷静的、是严肃的、是冷漠的,即使本身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其实给听者的感觉是不太舒服的,进而想要对你敬而远之,影响人际交往。所以大家可以在自己平时与人交往的声音的感情度上下功夫,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来表现自己的声音暖度,比如关心别人,就表现的焦急和关切多一些;与生人聊天就表现的自己饶有兴趣、很友好多一些;就像第四条说的,千万不要以不变应万变,声音的温度也是要随着场合和时机的转变进行转变的。
听完了今天这个简短的小课程,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每次听到咄咄逼人的语气自己就要炸毛,那一副盛气凌人、权威到不容一点质疑的声音,强势的气场和不近人情的温度,简直是想抓来问问,好好说话你会死吗?当然自己因为性格偏内向加上自己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声音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性和偏冷的语气,以前自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想想,其实多数情况下,理性和偏冷的声音其实是不适用的。
让声音多一点感情,让声音多一点温度,不要故作深沉,也无需强装淡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声音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温度多一点世界的温暖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