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车去接女儿放学,在进入D区门口时有个看上去只有2岁不到的小宝宝在门口玩,正值下班和放学高峰期车辆进进出出,离孩子不足1米的距离,如果孩子不懂事起身往车道上再靠近就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可旁边的妈妈一直低头玩手机,正沉浸在她的虚拟世界里,似乎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我出于安全考虑进入前轻轻地按了两下喇叭,这位妈妈抬头快速看了一眼俯身用手护住孩子,又迅速将视线继续移回了手机屏幕,直到我离开她仍没把孩子从路边带走……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玩手机不好,知道要专心陪孩子,甚至会花费时间和金钱来阅读如何育儿的方法,可是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其实,你与孩子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手机,只不过这个时代下是手机,过去是生存的压力,将来可能又是别的什么东西。我们总是太忙太忙,忙于我们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总是让孩子给我们让步。根源不在于手机,在于你觉得孩子不如你手头的事情重要,尽管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
我相信“育儿育己”的概念,决定孩子将来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让孩子热爱阅读,自己却闷头玩手机,她混乱了,她会觉得手机比阅读更重要;你觉得英语很重要,给孩子报了英语班,觉得万事大吉学好学坏都看老师本事了,实际上语言都是相通的,回想一下孩子是如何学会说母语的?是不是我们不断重复,不断与她对话,将她置于语言的环境里才学会的?学外语也该如此,首先我们大人就该热爱英语,每天看英语书、用英语、看英语电影……让英语多方位的走进这个家,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到英语,孩子通过观察,“哦!爸爸妈妈怎么都在用英语?看来英语真的很重要,我也要好好学英语了。”玩手机那位妈妈绝非个例,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当时给孩子做出的是一个什么榜样呢?她们会觉得手机好玩,我也要想办法玩一玩;会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陪我一起玩,我耽误了他们的时间;我也不喜欢和他们玩,他们只知道低头看手机,和他们说有意思的话他们也没点反应,真无聊……不要把孩子真的当作什么也不知道,要把孩子也当大人来看,如果和朋友出去,朋友一直在看手机,你是一种什么感受呢?!育儿育己,你树立如此的“榜样形象”,但一定不想孩子长大只喜欢玩手机吧,所以请远离手机,起码在孩子的视线内!
只有高效陪伴才会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最近看了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主人公是个叫莱莉的小女孩,讲述一个11岁小女孩每天头脑中受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五种情绪影响,掌控着他对外界的反应。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各种颜色代表各种情绪的记忆球,有的只是瞬间,有的成了她的长期记忆,影片中叫作核心记忆,这些核心记忆最终会形成一个人的性格。莱莉的核心记忆包括和父母一起玩儿冰球的记忆、和好朋友游戏时的记忆、赢得比赛时的记忆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快乐温暖的记忆塑造出快乐的莱莉。我们也希望在自己孩子的头脑里留下的都是这样美好的核心记忆,不要有痛苦和无聊。我们总是希望他们健康快乐,所以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短短几年里,好好陪陪孩子,陪他们做些他们喜欢的事情,高效的陪伴,制造美好的核心记忆,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好应付生活里的不如意!
快乐的性格将会是你对孩子最好的投资,她将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