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应志刚
现如今,在政府机关流行一句时髦的口号,叫做“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对于个别机关而言,不管是否出于真心的表达还是迫于“时势”,至少在面上体现了一种姿态,终究算是进步了。
一旦对外广而告之了,这当然也算一种承诺了。老百姓到政府机关办事,再遇到“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形,也可以将其拿来抵挡一番 ,至少能够借此提醒“服务员”同志收敛些许嘴脸。
不过,从字面上理解,“服务员”显然应对的是公务员,而对于同样在政府机构工作却不在公务员序列的“非主流”人士,诸如“事业编制”、“临时工”等等,却是无法用“服务员”的标准加以要求的。比如,政府机关的门房之列。
政府机关的门房之流,大都是百姓进入机关办事的第一道“坎”。当然,注重用词的官方,更愿意用“窗口”两字来形容这个岗位。但显然 ,这个“窗口”往往又是被垢言已久的“衙门病”的最早显形。“窗口”的“脸色”好不好,代表了政府机关“门难进”或是“亲民”的首 要体现。
工作的原因,政府机关是隔三岔五接触的地方。总体的印象除了“呼喝型服务”之外,“窗口”内的人士几乎保持了同样的“职业姿势 ”:坐在椅子上,要么与屋内的人胡吹海侃,要么抖动着二郎腿抽着烟,防贼似的检查完访客的证件,总归要问一句“你找谁?”
吊诡的是,在“你找谁”之前,多数的访客已经“交代”要找的部门和来访的事宜。而令人蛋疼是,多数来办事的百姓是没有亲戚一类的在这些机关谋差的,“你找谁”显然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问题。
在无法回答“你找谁”问题的时候,好说话的“窗口”往往会打电话给相应的部门进行沟通,不好说话的则就显露各色令来访者堵心的嘴脸了。
“窗口”的脾气当然不能代表一个政府机关的全貌,但“窗口”表现出来的小性子,却与权力二字难逃干系。一些“窗口”显然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颇有些与权力沾亲带故的良好感觉,自觉不自觉的把自身的工作当作是权力的延伸。
这种陋习,显然不能靠坊间垢言的积累或是领导的几句训斥来清除,理性的人们则更多寄望于制度的约束。当然,来一次“革命” 也未尝不可。
比如现在的银行都有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客户来办事,窗口内的职员会起身问候,完成服务,职员还要起身目送客户离去。在客户离去前,职员不会忘了“温馨”提示,“请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客户手指停留在那个小小评价仪上“满意”或“不满意”的按钮位置 ,往往让银行职员的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温情。
而曾几何时,银行的“窗口”同样让人有登“三宝殿”之惶恐。如今的改观并不是“素质”的缘由,而是因为市场竞争的缘故,对某家银行服务不满意,百姓有的是用脚选择的权利。
遗憾的是,对某个政府机关的“窗口”服务不满意,百姓却无从另寻一家。不过,当公务员都成为“服务员”之后,人们对机关作风转变显然有了更多的期待。而对于尚无法进入“服务员”序列的机关“窗口”,人们似乎也可以保持一种战战兢兢的姿势,弱弱地问一句:这些“窗口”能否引入市场机制?
同样,市场行为中也有一个时髦的名词,叫做服务外包。能否彻底断了机关“窗口”与权力之间的孽缘,像居民小区选择物业公司一样选择合适的服务机构,来承担起政府机关“窗口”的职责,或许可以放开胆子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