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书包收拾好没?“
”爸爸,我快迟到了,你开车送我吧!“
”爷爷,我也想要一个和我同桌一样的书包。“
“奶奶,我不想去练舞蹈了,腿太疼了。“
六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是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孩子有些事情会做,也会出现某种程度上的依赖,家长一边总是提醒自己要放手,一边总是各种担心。
爱孩子和溺爱孩子不是一个事情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批评。所以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是成年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在教育上它恰是“反爱”,会阻碍儿童正常潜能的发展,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迫使孩子失去很多实践的生活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没主见、行动散慢、易自暴自弃。
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我给你最好的,一切为了你”这是中国式家长的良苦用心。现在的孩子,普遍在物质上得到很多,自由却少之又少。家长看待“自由”与“爱”是极端的。也有很多家长听到“自由”这个观点时,会大吃一惊,给自由,那孩子不就上房揭瓦了?对“爱”的恐惧就是对自由的恐惧,直接的反应就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典型方式是包办、控制和严厉管制。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择业择偶——表面上看是给了孩子很多帮助,背后的实质则是事无巨细地剥夺本属于孩子的选择权利。自由的含义绝对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胡作非为——这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中国式最传统的教育就是我给你一切最好的,最好的条件,最好的物资,你可以无忧无虑地静心学习。
孩子快乐吗?
他们没有了我们90后的敢尝试、敢摔倒,敢挺身而出,肆意,跳跃,翻滚,在这一代孩子身上很难寻迹。他们只知道学习的环境才是最安全,最清闲的领地,他们早早踏入两点一线的高中生活。我的爷爷曾笑着说,现在的母亲在孩子未出生,就在为他18岁的高考做准备。
俞敏洪老师有次去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的伊瓜苏河上。他决定坐船去河上看瀑布。
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坐船在河上,离远一点看;另一种是直接开到瀑布下面去,船也变成了结实的大橡皮艇。俞敏洪选择了第二种。
和他同乘一条船的,是一对老外带着两个孩子,女孩3岁左右,男孩1岁多的样子。橡皮艇开到瀑布下面时,老外夫妻一人抱一个小孩,浑身湿透,承受着水的冲击。
回程中,船还遇到大浪,水一度差点淹没整个船,俞敏洪也呛了一口水。
上岸之后,俞敏洪看到老外父母把两个孩子放下,帮助他们脱下救生衣,孩子也露出了笑容。
这让他感慨,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抗打击能力和冒险能力也会水到渠成。
老外这样培养训练孩子的背后,其实是让孩子养成独立、自由、勇敢的习惯,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加是精神的强大。
反观中国式教育孩子,完全是温室模式,各种宠爱和对危险的屏蔽,到最后孩子只要吹个风就感冒,沾点水就发烧,风吹草动就进医院,长大后个很难独自承受生活、事业的压力。
中国家长带孩子,表面上是爱护孩子,实际上是伤害了孩子,我们用爱的名义,把孩子们本来面对世界应该拥有的强大和独立剥夺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人感慨,中国人在培养孩子上,是“全民富二代”。孩子的成长习惯多半源于他们所直接接触的原生态家庭,百般的疼爱最终会让孩子病入膏肓,帮助孩子独立成长,自食其力是每一位家长当务之急所面对的问题。
励剑青春一直以”尊重孩子,辅助成长“为理念,在集体化训练过程中,给每一个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这其中,也包括走弯路,犯错的权利。在很多无伤大雅的问题上,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探索、也许有天我们会不得不赞叹他们的变化。
孩子独立的背后需要适度的爱与尊重,在良好的滋养和陪伴中长大的孩子,会充满好奇地探索新奇的事物,自信满满的去做事情,不畏惧、不恐慌、不自卑、不胆怯。励剑青春重点发掘孩子的自力更生能力,采用体验式、引导式、激励式等学习方法,结合心态教育课程,从而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里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零食,更没有爸妈的呵护,孩子要试图尝试并且学会照顾自己,帮助他人,学会相处,学会团结,融入一种开放式生活状态。在这里,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战友情谊,还有军人的行为意识,社交能力,爱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