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霍尼将人格在人际关系上的“解决方案”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进攻型(排斥他人)、屈从型(朝向他人)、退缩型(回避他人)。
唐·理查德·里索将其与九型人格相对应,其中3号、7号、8号属于进攻型。
在九型诸子中,3号兵家、7号杨朱学派、8号法家就属于“排斥他人”的进攻型。
一、兵家
对3号兵家来说,“他人”包括所领导的军队以外的人,但又分为敌人、自己人。
对于敌人,兵家的最终目的无他,就是征服,所有的兵法都指向一个唯一的结果: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胜利。
对于自己人,比如说君王、上级,则在于取得军队的主导权。所以兵家有一句关键的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三型人在寻求目标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竞争中是进攻性的。”
二、杨朱学派
孟子评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说杨朱:“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淮南子》说杨朱:“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杨朱如果活在今天,他在马路上看到老太太跌倒,自然也是不会去扶的,他也一定不会“见义勇为”。从《列子·杨朱》的内容来看,他的出发点是不为名、不为利,所以其观点看起来不合人情,令人感觉自私。
楚威王派使者去招聘庄子。庄子的反应也可寻思,一般来说常人会欣然应邀,又或者像古代的贤人那样避而不见、躲入深山,但庄子不是这样,他要和使者讲道理,用比喻,绕着弯儿当场就拒绝应聘。
“第七型人在进入环境和满足自己的欲望时是进攻性的。”
三、法家
法家有一种预设,即“人性本恶”。所以法家很容易进入对他人的排斥状态。
《韩非子》引用黄帝的话:“上下一日百战。”是说君臣之间相互算计之频繁,不亚于今天的宫斗剧。而《孤愤》又说:“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正义要如何战胜邪恶?这几乎是《韩非子》全书都在讨论的问题。
若再参考《商君书》和商鞅变法的过程,更能明白商鞅“其天资刻薄人也”,就是一种“排斥他人”的人格。
“第八型人在对抗他人和环境时是进攻性的。”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