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是我们看世界的又一窗口。有人说翻看朋友圈耗费太多时间,有人说朋友圈里广告成灾,即便如此,我还是感谢朋友圈的存在。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体验与冲击。能带来什么,也在于你如何使用它。
朋友圈于我而言,是“认识”新朋友的重要渠道。某些活动上遇到某人,相谈中有所得,会加个微信,但后续其实并不常遇见。打开朋友圈,看到其发的关于事业、生活的点滴,会有所感触地留言,于是渐渐成了熟悉的人。朋友圈里,有偶然遇见的老总、老师、职员、个人创业者,他(她)们的感悟,也满足了我对另一个领域的好奇心。圈里,还有两位住爱彼迎(airbnb:住宿网站)时的房东,一位是厦门热爱冲浪、世界漫游的女生,一位是在苏州开潮店的男生。我一直保留两人的朋友圈,有时会彼此为困惑答疑,或为家庭增添新成员送上祝福。朋友圈让我们成为熟悉的“陌生人”,虽很难在现实中再交集,但却在网络世界上保持相互平行与时时关注。
朋友圈于我而言,又是关注老朋友的快捷方式。世事繁琐,明天见容易成为多年不见,即便在一个小城,也似乎缺乏时常见面的“理由”。空闲时看下他(她)的朋友圈,虽不如当面聊着近期变化,但时有关注,时有反馈,方不至于下次见面不知从何聊起。每每重要时刻的留言互动,也会让彼此感觉到你一直都在。尤其对于流连在海外的同学和朋友,会因为偶尔朋友圈的互动交流,有种“天涯若比邻”的温暖。
朋友圈于我而言,也是记录个人变化的公开笔记。我喜欢列个标题,工作、跑步、阅读、日常等,写给自己,如同日记。又会把微信好友分很多组,不同的朋友圈记录,会考虑开放给不同的群,工作的与同事交流,生活的与亲朋交流。有人说朋友圈里,是个人的形象所在,是社交形象的全面展示,我很认同。虽非刻意,但要斟酌。朋友圈的搜索功能,会让我很方便能搜索到某个时间点的自己,某个时间点的朋友。时光过隙去,往事圈里在。
当然会有人,很少发朋友圈。有些说忙碌地没有时间,有些说自己感觉现实生活中已经时刻被看见,不需要等待着被关注。我认同放下手机,面对面地交流,更有利于我们珍贵情谊的互动;我也认同朋友圈纵使再繁花似锦,你内心没有光的种子,世界还是没有色彩。只是我无法否认,朋友圈给我带来的这些变化。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看见,就是爱。我们有意无意发出的那些条朋友圈,其实一直渴望被看见。内心笃定着的人们会保留起码让自己看见、让岁月看见的念头;内心盼望着的人们会翘首等待着更多人看见、更多人回应的场景。我们想告诉周边我们在努力、我们在幸福、我们在焦虑、我们在执着。最重要的是,希望你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