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生活中的大数》学生学习起点的调研单。
既有具体的学习活动,也有活动成果对应的不同水平层次的具体描述。学生活动的情况怎么样呢?
学生水平为什么这么低?我们的任务要和目标是对应的。目标里面对应的水平一应该是学生要理解满十进一的规则;水平二应该是知道满十进一可以产生新的单位,比如900,再添加一个100,得到的不是十百,而是一千;水平三就是会用不同单位来进行拨数,也就是说在个位上会拨,在十位上会播,也能在百位上拨。而实际的前测单是999多一个,变成1000,这不是“千”这个单位产生的规则,“千”这个单位不是999+1得到的,而是十个100转换来的。学生的实际水平是999加一个它能得出1000这个数字,但由999到1000这个数字之间是怎么样产生千和万的转换的,不是特别清楚。所以说,这样的前测单是高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
对学生水平的定位不能听学生说,就拿“满十进一”来说,学生肯定是能说出这四个字的,但是说出,不代表他就理解了“满十进一”。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心里面一定要非常清楚怎么样才算学生理解了“满十进一”,能说出“十个一就是一个十”才算理解了“满十进一”。我们在设计前测单的时候一定要再三衡量,这个前测单是否能把这个目标下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测出来,我们的目的是设计出和目标紧密契合的前测单。
这是试题讲评课中的一个案例。共性问题解决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个性问题,让同伴给自己讲解。这是a同学提出的一道题:
B同学是这样给他讲的:这道题应该选c。因为“处心积虑”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蔺相如这样的好人身上不合适。
A同学点点头,表示自己懂了。以下是我与a同学的对话。
我:经过同伴的讲解,你懂了吗?
A同学:懂了。
我:你是懂了还是记住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A同学:我懂了。
我:原本这道题你选的是哪个答案?
A同学:我选的是d。
我:那你说说“气急败坏”是什么意思?
A同学:气急败坏就是非常坏的意思。
A学生的回答能说明他懂了吗?基于他的回答,我也在推测他的困点,是不是不了解织女和王母娘娘的关系?于是,,我这样问:你知道王母娘娘和织女是什么关系吗?
A同学: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
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纠正,A同学知道了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女儿。
我:知道了她们俩的关系,那王母娘娘为什么气急败坏呢?
A同学: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女儿下到了人间。
我:那她做出的行动是什么呢?
A同学:拆散了织女和牛郎,目的是想让织女回到自己身边。
我:好,那你现在把这个句子完整地读一遍,再说说气急败坏是什么意思。
A同学:气急败坏就是非常生气的意思。
我: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词语的意思。那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A同学:这次考试我考得不好,爸爸气急败坏地盯着我。
A同学不但能说出“气急败坏”的意思,还能用“气急败坏”说话,说明他理解了“气急败坏”。
每一节课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任务小问题积累而成的,我们对每一个小任务小问题的处理是否都能达到目标呢?这道题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气急败坏”,那理解的层级是什么呢?第一个层级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气急败坏”的意思,第二个层级能用“气急败坏”说一句话。经过引导,学生达到了标准。我们是否能够从学生的分享中捕捉到真实的认知水平?我们是否又能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其进行有效地引导呢?
把每一节课上好,其实就是由这一个又一个小问题的解决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