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莎莎是我的好朋友。
有段时间,她正处于低谷期,而我那个时候正痴迷于心理学。
当她找到我诉苦的时候,我用我那不怎么厉害的心理学知识跟她做了一番分析。当我说完后,莎莎一脸崇拜的对我说,大希,你真是太厉害了,我觉得你说的很对。
我本以为,这次谈话之后,莎莎会有所调整,但是事实证明我想错了。在那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几乎我们每一次见面,聊到这件事,她回答我的是那件事并没有解决。
当这种事情持续发生了大概5.6次之后,我也感觉到有些累了,我问自己,我为什么对这件事情如此执着,非要帮她想办法,帮她解决烦恼,我能不能停一停,不要再管这件事了,让她自己去解决。
于是,我决定不再管这件事,即使我们在公司遇到,我也刻意的不去问她这件事,结果几个月之后,她很开心的跟我分享自己的进步。她告诉我,她每周末都去听讲座,还买了书回家看,那件事情也随着自己的成长解决了。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意识到,即使没有我的帮助,莎莎同样也是可以成长的。
二
有一次跟朋友聚会,朋友带了新朋友过来。
新朋友的话比较少,我就主动去跟新朋友聊天。但是因为大家都不熟,聊不到几句就无话可讲了。本来我是想拉进彼此的距离,但是没想到这种刻意的聊天,让彼此更尴尬了。
反而是我们在一起又聚了几次之后,他开始慢慢变得开朗了,愿意跟我们聊天了。
三
当然,我只是举了两个例子。
类似这样的事情,多的去了。
我也曾经自诩是一个非常爱帮助别人的人。但真的是这样吗?我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指导别人的生活罢了。
我想让莎莎不要那么痛苦,所以给她提供了很多建议。可是我并没有去想,莎莎真正需要的是不是我的建议,尽管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事实证明,莎莎最需要的,其实是自我的成长,跟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朋友带来的新朋友不讲话,我也没想过他为什么不讲话。看上去我主动的跟他聊天,是想拉近跟他的距离,可是我没有问过他,愿不愿意跟我聊,也没有想过,跟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表现的如此热情,会不会给他更大的压力。后来我们彼此熟了之后,他才跟我说,他是个比较慢热的人,一开始不熟的时候,话就是会比较少。
四
所以,很多时候,我所谓的帮忙,并没有让别人更好过一些,仅仅只是满足了我自己当好人的瘾。
事实上,一旦当我放弃了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自我力量反而展现了出来,让他变得更好。
当然,你可能会问我,那如果莎莎还是那么痛苦,新朋友还是每次都不说话呢?
我会回答你,那又怎样?
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尊重就好。
当痛苦到无法忍受的时候,她们自然就会改变。
五
也许,我们心里都住着一个大法官。我们会时不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评价他人,指导他人。
但是就像有句话所说的,当我们允许别人有不一样的活法,世界观,予以接纳,理解,和尊重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格局和心态,就是这样变得宽广的。
我允许你如你所是,如同接纳我自己如我随意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