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家谱,已是47岁,这已经到了怀旧和追忆的年龄,曾经的忙忙碌碌换来的平平淡淡的大半个人生,真就觉得有一点点的无聊,生活索然寡味,生命却还将在纷纷扰扰中前行。还有什么能够点燃曾有的激情?
突然有一天,二哥打电话给我,说是老家正准备修家谱。
我的老家是山东日照市西边的一个不大的村落,一百多户人家,都姓许,我们家的辈分较小,记忆中孩提时代的顽伴都长我几辈,小小的心灵总感觉有些受伤,可惜小伙伴们现在早已各奔东西,留在老家的也己经很少,也都很少联系了。
我每年都回老家几次,和大多数农村一样,年轻人大多奔向了城市,能够见到的大多数老人和孩子,虽然村内道路已整修一新,但许多院子因无人居住显得破败不堪,整个村落因缺少人气竞显得有些潇条,回乡的激动中总会产生对家乡渐将消失的忧愁,如果有一天,孩提的记忆已无处寻觅,那你的根又在哪里呢?
那年中秋节回家,见到老父亲,己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多年的哮喘常期折磨着他,人也显得更加苍老消瘦,母亲已过世三年,村里同龄的老人也大多先后离世,孤独寂寞伴着老人的晚年,脾气又倔,更不肯到城里去,所谓多子多福真是一句空话,现在回想,父母曾经因培育出三个大学生而倍受村里尊敬,但作为子女的我们,却并没有给父母一个比村里其他老人更好的晚年。
但那一个中秋,老父亲是高兴的,我注意到老父亲床边放着厚厚的三本书,其中一本是打开的,显然是经常的被翻看,这就是我们乡里新修的族谱,装祯的古色古香,谱里的人名大多也成了父ꪦ亲的记忆,父亲可能就是在家谱的记忆中填充着他孤独的生活。
父亲在家谱中找到了我的名字指给我看,其实那一页很空旷,父亲名下是四个子女,子女名下又是父亲的四个孙子,计划生育影响的正是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子女们已经可以生肓二胎了,未来的家谱就会枝繁叶茂起来。所以说,家谱也折射出国家政策的影子,不是吗?
当然,在家谱里,我知道了我的爷爷甚至曾祖、高祖等祖先的名字,看到那些从未谋面的先祖的名讳,血液里油然而起小小的燥动。老父亲第一次跟我讲起了爷爷,以前我只知道我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对他不是很好,所以很小的时候就下地干活了,有时候回来的晚,继母都不会留饭给他,这个是我小时候都知道的故事,为ꪧ此甚至在我们村里都形成了一条歇后语,因为有些心酸,也就不想在这里回忆,总之父亲没有一个温暖快乐的童年。
从父亲的叙述中知道爷爷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庄户人,高高的个子,性格柔和,家里生活还算殷实,田亩牲畜在村里人看来就算已是富裕,所以解放后成份划为中农,奶奶在我父亲很小的时候世,那时爷爷还不足40岁,后来续弦又育有三女一子,可惜在不到60岁的时候也早早的离开人世。
我们的村子是解放后由一个大村拆分而成的,我现在还奇怪爷爷的坟茔为什么没迁移到现在村里的葬墓区,也许那里还埋葬着先行离世的奶奶,后来的奶奶又不想他们一并迁来,所以父亲索性就谁也没迁,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大哥却不只一次的告诉我,爷爷的坟地风水好,必能庇佑后人,确实我们都过得还好,我相信爷爷在天之灵永远会庇护着他的后人。
我翻看着族谱,一代代的往上追溯,虽然只是名字,但也能感觉到传承的艰难,有好几代竟都是单传,在农村,特别是以前的农业社会,单传背后一定有家庭的磨难或艰辛,也一定有着独生子女奋斗创业的励志故事,可惜家谱中都没有只字的记载。
这本族谱自始祖士德公开始,族谱上说士德公兄弟三人于元末明初自安徽歙县许村投奔江苏东海亲戚孟卿公,后因明初的赶散政策,士德公携二弟士能公迁至照邑,分居二地,士德公落户陈疃即所谓老长支始祖。
走进族谱,追寻祖先的脚步,是我一瞬间产生的想法。我的目光投向了那个黄山脚下的古村落,那个远祖居住过的地方,一切先从网上开始。
最有用的信息是兄弟三人投奔的是东海孟卿公。
东海属现在的连云港,距我现在的老家一百公里左右。族谱说孟卿公于宋末元初先期移居海州,元末(1354年左右)始祖兄弟三人长兄许士德、次讳士能、三弟讳士勤为避红巾之乱来海州投奔,寄居海州东海乡许家大村,后于洪武二年(1369年)迁往照邑(现山东日照),我的始祖即为长支讳士德公。至于始祖三兄弟与孟卿公到底是什么关系,族谱上并没有交待。
感谢互联网,百度输入海州孟卿公,真就有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孟卿公居海州东海,海门许氏始祖,其祖父许兴周,南宋时人,喜好文学,学识渊博,26岁即中进士,宋末元初,分发现江苏省担任文秘,落居海州,生子二,长子许兆聍,幼喜习武,后居浙江嘉兴府,官封痒生;次子许兆聪,即为孟卿公生父,其人胸襟坦白,后官至海州知府。
孟卿公的祖父许兴周,还有一个哥哥叫许茂周,阵前早逝,单传一子许兆联,兆联公生四子,曰龙曰熊曰虎曰豹,其中许豹有子许儇,许儇有长子名许士德,其兄弟三人自安徴歙县许村奔海州,与我家家谱记载全部吻和。
这些记载是从一本叫作高阳家谱的网文中发现的,如果不是因为从中真就发现我们家谱中先祖的名子,我真的不敢想信就是通过网上的搜索竟然能追寻到宋元时期的先祖,虽然已没法考证,但我更愿意相信他的真实。
所以我决定,踏上行程,感受历史,通过族谱甚至古谱的记载,去追寻祖先的脚步,并以此还原一个家族的久远传承,也许就能由一个家族的故事,还原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发展,并陆续分享给喜欢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