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邓超发微博,外出工作的他,因为暖心小花一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太想你了”而泪奔。
而这种感受,估计我们也都曾有过。
去年年底,去北京参加微博峰会,本打算独自前往,结果明明都打车到火车站了,可跟朋友聊微信时她随口的一句话就将我对潼潼的不舍调动出来,最后直接让司机开回去接上了娃才安心。
在工作与陪伴孩子这两件事上,我一直在竭尽所能的做到兼顾。
对给予孩子陪伴的意义,我一直深信不疑。
因为我发现,和孩子相处的这几年里,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糖,都是我们彼此相伴的时刻。她所有的安全感、底气、自信,在我看来,都跟陪伴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即便出差在外,只要有条件,我都愿意带上这个小尾巴。即使自己的行程会变得麻烦、辛苦,也无所谓。
而这样的抉择,哪一个当妈的,未曾体味过?
1
去年,去某城市参加一个三天的课程培训。因为想着要整天从早到晚的上课,实在没办法抽身,犹豫再三就没有带上潼潼。
可到了现场,却发现同组的一位妈妈就带着自己一岁多的老二来了,只是上课时间会把孩子交给一起陪着过来的家人照看。
一次午餐,我们好奇地问她,带着这么小的娃出来,还要辛苦家人也跑一趟,既然这么折腾,怎么不选择把娃留在家里?
当时,她清晰而坚定地说了一句话:
“不管有多麻烦,我都希望尽量能把孩子带在身边。”
多年做媒体,我一眼就看出了她的眼神里明显有故事。简单几句提问,倒是在饭桌上让她说出了自己深藏许久的心事。
她这份看似固执的坚持,其实来自于自己儿时的缺失。
她说,自己的童年,是在眼泪中泡大的。
她的父母,在她两岁多时,便离开她到东北工作,一整年也见不到一两次。
她跟着奶奶和姑姑一起生活,奶奶个性有些古板,也不懂得陪孩子玩儿,每天她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坐在院子里发呆。
她还记得在父母走之前,她们一起住过的那个“家”,每次随着姑姑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去摘菜,她心里都会有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有一丝亲切,又有一丝凄凉和陌生。
没有父母的家,又怎么算是家?长大了以后,她才明白,那种看到老房子时的心情,叫做悲伤。
村子里的人都说:“妈妈带着妹妹,到东北给你生弟弟去了。”
“被抛弃”的恐惧,一直萦绕在她幼小的心里。
多少次,她哭着问奶奶和姥姥:“我到底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因为在幼小的她看来,如果是亲生的妈,就应该陪着自己长大啊。
她的整个童年都充满了孤单。因为太想念父母,六岁的她在收到妈妈寄来的一张照片时,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怎么止都止不住。
在奶奶家生活的日子,虽说也没人亏待她,可她总觉得自己寄人篱下。姑姑给她盛了她最爱的大米粥,见碗里都是汤水,想要多一点米的她,愣是不敢跟姑姑提要求。
没了父母在身边,她连任性的资格都没有。
她说自己理解最初父母的离开是情非得已,那时妹妹刚出生几个月,不方便这么小就留给奶奶。而他们当时的条件又只允许他们带走一个孩子,所以只得带着妹妹留下了自己。
但之后的几年,她渐渐长大到能帮助家里分担家务,“为什么每次妈妈回来,依然选择不带走她?”她小小的心灵起了疑惑,不止一次问奶奶原因。
“因为不带妹妹,妹妹就会哭,但你不会,你很乖呀!”
奶奶这句看似表扬的话,却让她心里难受到偷偷哭了好久。原来,自己的“懂事”,反而成了自己不被父母心疼的理由。
想起肖骁在《奇葩说》里说过一句话:
“你们别觉得懂事是一个褒义词,人为什么懂事?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
她说自己特别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妈妈一回来,娃就变得不好带了”这件事。正是因为父母的陪伴给予的安全感,让孩子拥有了任性的权力。他们敢任性,因为知道父母和爱一直在。
可“懂事”的孩子,他们只是不撒娇罢了。
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也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成大人的眼神。
其实,“懂事”的孩子,也只是个孩子而已。
除了这些难过的回忆,父母陪伴的缺失也影响到了她的性格成长和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我觉得自己很难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她平时不苟言笑,不懂与他人沟通和相处,与任何人的关系都止步于某段距离。工作上,同事们对她的评价是:“觉得你是一个谁也不需要的人。”
这样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她。
可她自己最清楚,一个被奶奶带大,缺失了父母之爱的孩子,又怎敢“指望他人”?
胆小、敏感、距离感、和亲兄妹甚至父母的关系淡漠,这些因为缺乏父母陪伴而烙下的印记,任凭成年后如何努力,都无法彻底改变。
当她初为人母时,她甚至都不懂得如何去关心自己的孩子。别的妈妈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亲密与爱,在她看来都有些困难。
只是她心里一直清醒地觉得,自己终究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自己如何处理父母、兄妹的亲密关系,也会间接影响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些年,她也在不断地改变。
即便要碰触那份疼痛,要直面曾经的过往,她也希望,至少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好在,在多年的努力下,她最终在自己的心里与父母和解了,她曾经很想要父母的一句道歉,可后来也放下了。随着自己两个孩子的先后出生,她与父母的关系也渐渐缓和了许多。
只是,现在的她,对于陪伴孩子这件事,异常看重。正因为尝遍了陪伴缺失的酸楚,她再也不要自己的孩子也遭受同样的痛苦。
2
当她噙着眼泪说完自己的故事后,餐桌上另一位年纪相仿的同学A长叹一口气说:
“可惜这个简单的道理,我懂得的却有些晚了。”
在儿子三岁的时候,A便因为工作,离开了孩子。孩子留在老家南方,她和先生去了远隔千里的大西北。
她说,在他们那个年代里,把孩子留给父母,自己出去打拼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拼事业和陪孩子之间,A连一点犹豫都不曾有过。她认为,只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物质环境,有没有天天陪伴在身边并不那么重要。
最初事业刚起步,一切尚未稳定,A和先生并没有条件把儿子接到身边。慢慢地,随着事业与生活的稳定,A也动过几次想要把儿子带过来的念头。
但在综合考虑了教学质量、学籍、成长环境以及家庭情况之后,A还是选择把儿子留在了老家,由奶奶和姑姑一家照料。
这一留,就是十年。
直到儿子初二时进入了叛逆期,A突然发现,他在学校恋爱了。
知道真相的A内心颇为震惊,她怀疑是不是因为儿子缺乏母爱,才导致他早早恋爱,这个念头在她心里久久不能放下。
大年初一,回家过年的A第一次扇了儿子一巴掌。
儿子哭了。他说:
“我长这么大,你都没有管过我,你凭什么打我?”
这句责问,像一把刀子,刻在了A心中。
回到西北工作的城市后,A越来越不自觉地留意起了一些父母也不在身边的孩子们。
当她看到那些朋友们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出现了沉迷于游戏、举止张狂、行为不端等各种各样极端的问题时,她开始了持续而深刻的反思。
是不是当初自己的选择错了?
她慢慢觉得,不论自己在外面如何创造和打拼,如果到头来自己孩子的方向走错了,那么她所有创造的都将不够弥补。
她身边也有两个好友,尽管做着极为普通的工作,收入一般,也没能给孩子非常丰沃的物质条件,但她们却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
当她看到她们的孩子跟父母在一起所表现出那种由内而外的亲密与喜悦时,她突然意识到:
比起财富,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与爱。
在这些大事小情的触动下,A最终放弃了稳定而优越的工作,选择回到老家,陪伴和试图弥补当时已经上到高二年级的孩子。
“虽然自己在那边事业已经做得风生水起,生活也很安逸富足,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的放弃。相反,我庆幸自己能这样‘醒来’。如果错过了陪伴儿子的学习生活,会让自己终身遗憾。”
当被问到是否后悔这个决定时,A毫不犹豫。
A回来之后问儿子,“妈妈回来了你感觉自己有没有什么变化?”儿子说,自己比原来有自信了。
以前,同学之间的争吵,他从来不敢吭声。可现在不同,他变得敢于发声和反抗了。
因为,他觉得有了底气,妈妈回来了,自己背后就有了支撑。
儿子后来告诉A,在他们不在身边的这十三年里,他常常不想回家。
尽管姑姑和奶奶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他还是觉得这个没有父母的家,空空落落的。
姑姑还曾开玩笑,说“既然你妈妈什么都不管你,干脆你叫我妈妈得了!”可A儿子却说:“姑妈就是姑妈,亲妈就是亲妈!”
听到那一刻,A明白了,原来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无人能替。
A说,自己很享受现在这种每日以孩子为圆点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让人感动的细节。
而儿子对A,从刚开始的抗拒、刻意与妈妈保持距离,到后来慢慢地靠近,可以自然地和妈妈手牵手,可以每天放学回到家都给妈妈一个拥抱。这些变化,让A觉得幸福无比。
想起《奇葩说》颜如晶说的那段话: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也请你也不要错过我的前半生,我们有情有义。”
3
仔细想想,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每次告诉潼潼要出差,她都会马上变得不开心。但只要听到可以和妈妈一起去,她的眼睛就会刷地一下子闪亮起来。
“只要能和妈妈在一起,怎样过都无所谓”,孩子们的愿望,其实就是如此单纯。都说父母之爱最无私,可在我看来,孩子对我们的爱,才是真正的无私。
当然,写下这两个故事的初衷,并非要“道德绑架”每一个妈妈。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当面临“我拿起工作就无法陪你,放下工作就无法养你”这样的两难抉择时,想必一定会因为无法两全而有所牺牲。
只是别忘了,如果我们选择牺牲的是陪伴孩子的时间,那在这份“牺牲”和“奉献”里,付出和承受更多的,其实是孩子。
我们要懂得和承认孩子的这份“牺牲”,明白他们的辛苦。
事实上,我从来都不觉得陪伴孩子就需要24小时紧紧粘在一起,我只是想说,如果可以,就尽量克服困难,至少跟孩子一起生活吧。
记得之前有一位网友给我留言说,自己一个朋友把年幼的孩子留给老人带,很少过去看孩子。一天,朋友和跟着老人一起出门的孩子在街头相遇,老人让孩子叫她,孩子却怯生生地叫了声“阿姨”。
这场景,听着都让人难过。
如果真的无法把孩子留在身边,那就尽量增加去看孩子的频率吧,每天视频、电话,别让自己的缺席导致爱的缺席。
如果父母都没有保护孩子的力量,那么还有谁能有呢?
身为父母,我们的一念之间,真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写到这里,想起了前几天被刷屏的papi酱的人生排序。
她说,对一个人来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其他关系。伴侣是陪伴自己时间最长的人,是陪你走完一生的人,而父母和孩子,只能陪你度过人生的一个阶段。
在我看来,这话说的有道理,又不那么绝对。比起papi酱的排序,我倒是更赞同焦俊艳的观点:当下谁最需要关心,谁就排第一。
你们都知道,我其实一直挺认同自我角色的重要性的,我一直认为,即便成为妻子,为人父母,也不要盲目放弃自我和牺牲自己。
如果我们一味隐忍付出,完全榨干自己放弃自己的需求去迎合孩子,这种关系自然是不健康的。
可要是为了一些不是说绝对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轻易选择把孩子交由其它家人抚养,而自己的出现频率也少之又少,这就成了另一种极端了。
孩子需要我们成为他们的人生榜样和指路明灯,可同样,他们更希望这个榜样和明灯,是近在身边、触手可及的。
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一旦错过,日后要弥补起来,真的很难。
况且,感情这东西,并非血缘一般与生俱来,无法做到平地而起。它需要的是一朝一夕地累积,是你来我往的互动。
这样的情意,才来得长久和踏实。
孩子在幼年的时候,的确是最需要父母的时候。也许,前方有片广阔天地等着你;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广阔天地就是你。
别忘了,有父母在的地方,才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