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下载阅读编译AOSP源码,主要在Linux操作系统上玩操作。发行版用的是最容易上手的Ubuntu,安装软件方便,出现问题在网上也能很容易搜到答案。不得不说现在Linux比大学时候好用多了。但是桌面环境这块,Gnome 3并没有比以前的Gnome 2感觉好用。主要是吧,它借鉴的Unity风格实在是太难用了。最不满意的有两点,结合图片说:
- 最左侧的竖着一栏,把“常用”的应用纵向排布,无论打开什么窗口都不会被覆盖。很宽,很浪费面积。
- 如果要打开的程序不在常用程序里呢?点击左下角的9点香疤(原谅我给它起这么个名字),大概相当于Windows的开始菜单吧。然后程序列表就占满了屏幕;如此大的面积,居然没能显示几个程序,稍微多一点,居然还要翻页?
熟悉Mac OS X的朋友会心一笑,这不是借鉴我们的吗:
从Unity时代开始,Ubuntu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理由其实情有可原:触控屏的普及,让他们想要在一个桌面环境同时处理键盘鼠标和手指触控的操作。
Windows也有同样的想法。Windows 8引入了磁贴,甚至一度取消了开始菜单: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正触控屏得到普及的也只有iOS和Android代表的手机/平板环境。在PC领域,普通屏幕+键盘鼠标仍然是绝对的主流。Windows 8和Ubuntu Unity引起的不适,罄竹难书。
问题出在哪里呢?
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积大,导致触控精度远远不如鼠标指针。所以触控屏时代的操作系统,把按钮做的越来越大。
守旧的键鼠用户们却因此更加吃力了。本来手指和手腕微微抖动就能找到点击目标,现在不得不移动整条手臂才能把指针从屏幕右下角拖到屏幕中央了。
放一张Ubuntu 9.10的图作为对比,当时使用的是Gnome 2:
从点击左上角的菜单入口,到打开实际需要的程序,鼠标指针从未离开过屏幕左上角区域。顺便,这种悬浮而不是全屏的菜单,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影响更小,没有那么强的割裂感。
Ubuntu 9.10,如名所示,发布于2009年10月。啊,十年,就快要十年了。
很多人不喜欢Unity和Gnome 3,Gnome 2的一部分开发者另起炉灶开发了MATE桌面环境,也渐渐出现了GNOME Session Flashback这种怀旧的兼容包。
Windows也悄悄加回了开始菜单,并且在Windows 10提供了平板模式的打开关闭按钮。Windows 10还“贴心”地给企业用户提供了一个LTSC分支(之前叫LTSB),没有平板模式,没有磁贴,没有触控应用。我大概从三四年前开始用到现在,认为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至于Windows 8,被我认为是最难用的桌面环境,没有之一。】
Linux的桌面环境百花齐放,是坏事也是好事。经过虚拟机试用过MATE、LXDE、Cinnamon等等一众桌面环境(系统是Ubuntu和Linux Mint)之后,我最终投奔了Xfce。看起来平平无奇,胜在简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