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以血书者 王国维为何说宋徽宗赵佶与南唐后主李煜不同?

前言

昨天回答了一个问题:你怎么赏析《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跟南唐后主的词有不同吗?

宋徽宗留下来的词中,这首《宴山亭·北行见杏花》最为知名。

赵佶与李煜都是亡国之君,经历非常相似。甚至有人说赵佶是李煜转世而来,当年李煜在北宋受到的屈辱,让赵佶在金兵那里重新体验了一遍。

这当然是小说家的杜撰了。不过,因为相同的经历,他们在诗词中透露出来的情感也比较相似。至于他们之间的不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有相关的论述。

一、王国维笔下 宋徽宗与南唐后主相似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

王国维引用了尼采的一句话:一切文学中,我最喜爱用血泪写成的作品。宋徽宗和南唐后主两个人被俘以后的作品都是字字血泪。所以王国维说,李后主的词,是货真价实的“血书”,后面又跟了一句,宋朝的徽宗皇帝那首《燕山亭》也有点这个意思。

不仅王国维提到的这首词与李煜相似,赵佶其他的作品,也有身世之叹、故国之悲,例如这首《眼儿媚》: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玉京曾忆旧繁华,主语不是“玉京”,一座城当然不会自己回忆什么繁华,这是诗家语的倒序加省略之法。主语被省略,(我)回忆过去繁华的京城,万里江山都是我的家呀。有多么繁华呢? 奢华的宫殿之中,从早到晚都是莺歌燕舞。下阕一转,如今我们被俘离开了家乡汴京,在遥远的蛮夷之地做着思乡之梦。故乡啊,你在哪里?耳边响起的笛声(梅花落是笛曲)让我如何忍心听下去呢。

这种心情在李煜的很多词作中都可以见到,比如这首《破阵子》李煜 (五代)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两首词真得很像,上半阙回忆故国,前两句是时间与空间,后两句和宋徽宗一样,写出了故都的繁华,第五句以反问转折收尾:我们过惯了幸福的美好生活,何曾见识过战争呢?

下半阙分了两个时间,前两句写了现实中的痛苦,一旦成了俘虏,人瘦发白憔悴如斯,就这样毫无希望地消磨着时光。结尾三句很妙,特地又把时间拉回到战败的那一天,大厦将倾,管弦还在演奏,君臣之间只剩下无可奈何的抹眼泪了。这首词在结构上比宋徽宗复杂一些。

看完这两首词,与其说是对于故国的回忆,不如说对于自己以前高质量生活的回忆。两个一国之君成了阶下囚,以往的尊严和荣华富贵转瞬成过眼烟云。亡国奴的耻辱与悲惨的遭遇,让这两个人成为了“以血书者”,可怜可恨可悲。

这是他们的相似之处,那么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二、 王国维评价赵佶与李煜的不同之处

王国维接着说出了两个人的不同之处:

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赵佶心里面装着的仅仅是他自己而已,但是李后主不同。王国维从其作品中感觉到,李煜有佛祖和基督为承担人类的罪恶而去受苦的意思。

好像李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代替天下受苦的人们去经历磨难,所以说这两位“以血书者”,其境界还是有大小之分的。

谭献说过,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

李煜未必有这个心,但是他的作品中却能够让王国维感觉出来有这个意思。

那么,如何看出两人思想境界上的不同呢?

三、其大小固不同 两人作品的比较

我们先看一下赵佶的这首《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咏物词,其中的杏花被赋予了人格精神,以其冰清玉洁的品质、燕脂匀注的美貌,令仙女都自惭形秽。可惜光阴催花老,偏又经受一阵雨打风吹。在一个凄凉院落,花与人相对,物我相怜,愁苦凄凉。宋徽宗被俘北上,杏花因风飘落,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燕子归来,如何能理解我的痛苦呢,更增添了重重的离恨。回想故国,远隔千山万水。如何不让我思念呢?只有进入梦乡,才能见到依稀的印记。但是,如今连思乡之梦也做不成了。

这首词真实感人,不经历痛彻心扉的苦难,写不出这种作品,因此被王国维认为是”以血书者也“。

但是王国维认为他的作品,更多的”自道身世之戚“而已,李煜的作品就比赵佶伟大多了。他的优秀作品大多写于被俘以后。我们看几首李煜的词。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首小令没有用太多的意象,只有风雨中凋谢的林花。一开始借物起兴,寥寥几句写出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生的痛苦。写的是花也是人,自然界中”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生活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写的是自己、还是世界上所有不幸的人呢?见仁见智吧。

还有这首著名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分四段,每一段两句,都是情和景的融合。最后一段问君,是自问然后自答,将愁比作东流不尽的春水。这一段被欧阳修学了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没有这种亡国之痛,只能写写离愁。而李煜将家国之痛写入其中,自然比欧阳修厚重的多。

在王国维的眼中,李煜的词中不仅仅是自己的血和泪,而是所有受苦受难者的血和泪。所以说:其大小固不同矣。

​结束语

亡国之痛黍离之悲,是很多文人骚客笔下的题材。但是从一国之君的文中道出则不同,毕竟地位落差太大,所以就更加震撼人心。

题主所提的这个问题,赵佶词与跟南唐后主的词有不同吗?王国维已经给出了答案, 他认为二人的区别在于,一个人只是写自己,另一个人在写普天下受苦受难的人。

读宋徽宗的作品,只是他这个太可怜,读李煜的作品,会怜悯所有不幸的人。

@老街味道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唐宋元朝默默无闻 因这4个贵人逐渐登上顶峰

陆游前妻唐婉的钗头凤为什么不符合钦定词谱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636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680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66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65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45评论 1 27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8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3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74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02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9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7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09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8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