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时候,拾遗的一篇文章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30张长津湖战役的老照片,冻伤肿成胡萝卜一样粗的手指;穿着老旧的厚棉裤,脚却肿的像包子还带着冰碴儿踩在地上;美军午饭的鸡腿;还有牺牲战士保家爱国的字迹。
因为这种震撼,后面又想了解具体的情况,所以先后看了美国版和中国版纪录片,以及长津湖的电影。
一.美国版纪录片
其实拾遗的大部分图片,都是来自美国版的纪录片,所以从影像资料来说,这个版本是最全的。受访者大多是参战老兵,也有历史学家和医生。
印象深刻的有这几点-
1.美军超强的工程实力和后勤补给能力。水门桥是美军撤退必经之路,为了截住美军,中国军队3次炸桥,最后一次把桥基座完全炸掉了,但美国军队3次建桥,最后还是把桥搭了起来。这完全仰赖当时先进的工业制造,桥梁建设和航空运输能力。
2.从整体上来说,美军在战略战术,军队,武器,信息技术,后勤等各方面力量比较平均,是依赖整体实力去战斗。所以,美国士兵的精神力量,包括统帅的坚持,士兵的意志力和民族精神,这些都无法和中国的军队相比。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物资运输车辆,路上面对中国部队打击时,甚至有开车的士兵把整车伤员丢下弃车逃跑的情况。还有美国老兵回忆战斗的时候,竟然说了一句,中国士兵用不顾自身生命安全的方式战斗,足以看出来双方对待战斗时候,心态的不同。所以,精神力量即使不是战斗的全部,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3.美国军队在长津湖失利之后,因为不想在战斗中伤亡太大,且补给也开始不足,所以开始撤退。老兵认为撤退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大多数战术都是针对进攻和防守的,撤退的战术在中国军队关门打狗的包围下,就是后退即挨打。
4.极寒的天气,对于美国和中国的军队,都有很严重的影响。以前以为只有中国军队因为装备不足,有严重的冻伤,其实美国也有。
5.美国侵略者的角色毋庸置疑,但从参战的老兵描述,面对近距离的杀害,其实都会恐惧不安,这种不安伴随他的一生,这其实是人类共通的地方。
二.中国版纪录片
中国版纪录片,不如美国版的影像资料翔实,但真的看完了全部之后,感觉难以言表。
1.还是中国补给的困难,严重的冻伤,食物的不足。一个从江浙来的连,对严寒的环境并没有经验,天太冷了用热水烫脚,结果转天140个人的连,120人都穿不上鞋。还有在攻打美军占领的一个高地的时候,全团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大家在战斗前唯一的愿望,就是每个人吃个土豆,但是物资根本无法运输到前线,团长听到大家的需求直流泪,政委本来想劝团长,话没说出来也哭了。但就是这样,他们依然在战斗中打败了对手。
2.面对朝鲜动辄海拔1000米的山,还有零下20度的气温,食物的缺乏,美军飞机狂轰乱炸,中国军队依靠正确战略,丰富的战斗经验,钢铁的意志,还有用不认输的决心,取得了最后胜利。而从当时各级军队领导和老兵的访谈中,虽然也有描述战场恶劣的环境和补给问题,但他们更多的,还是在平淡的诉说着当时的战术和战斗的景象。虽然当时形势所迫,但从他们波澜不惊的描述中,感到的是一种不畏生死,真正的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
3.其实开始对纪录片本身是有刻板印象的,就是访谈的都是一些当时的有一定职级的军人。但看到最后,一个老连长说,当时打胜了之后,拿了4罐罐头,2个分给了伤员吃,还有2个剩下的人吃,看到这心里还是为困难的补给难受。此时话锋一转,连长开心的说,但有2个东西没有给别人,一个是打火机(描述忘了,反正就是特别好的那种),一个是小的照相机。虽然现在看来这东西没什么,但当时特别稀罕。看到这,一下子就觉得,能在战斗中活下来,还能有些“小心思”,真厉害。
4.最后,就是1997年国防部长迟浩田访问美国的时候,美国的海军陆战上将私下和他了解当年长津湖战役的情况,因为上将的父亲参加过那场战争,说志愿军美军飞机封锁轰炸都挡不住,冰天雪地挡不住,大兵压境挡不住,我父亲好不容易才跑了出来。迟老说,中国当时是小米加步枪,没有先进飞机大炮,全靠勇敢精神。如果有现代武器的话,估计你父亲就是俘虏了。之后,迟老和他讲述了长津湖战役的经过,最后给了他一本《孙子兵法》作为纪念。这是一种格局。
3.电影长津湖
接着公司党组织的活动,围观了这个电影。
其实当天看完,觉得电影结束的稍微有点突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烈。但在今天看完中国版纪录片之后,反而认为电影拍的相当不错。高度还原了历史的情况,包括演员和大部分历史人物形象高度一致,飞机的频繁轰炸的场景,下雪吃的发黑土豆,激烈的战斗场景等等。个人认为,电影首先是向抗美援朝的英雄致敬,之后,则是突出年轻一代在国家生死存亡时刻的选择和成长。这样,才是对现在有更多的启发意义。未来的战争,狭义来看,更多的是局部战争,广义来看,则是金融战争,贸易战争,技术战争,可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输入也算是一种,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年轻人如何去做,对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