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4
17:45pm-18:52pm
【剪头发的事】
现在在银泰百货的星巴克,没点任何东西,找了个靠角落的地方坐着,戴着耳机,回到一个人的世界,手脚都暖和。中午和爹娘一起吃饭,因前几天的事还没解决,这几天家里的饭桌上谈论都是这个话题,中午也是照例,我很不客气地提出“不说了,听着有些饭,头大”,因为爹娘纯粹的讨论和猜想对事情解决没有任何帮助,下午我的一个人安静地坐会儿。
早上因为拉肚子被闹醒了,昨天一整天都在吃火锅,没吃到米饭,于是肠胃受不了,拉了好几次,直到肚子全部拉干净才舒服。练完字后出门换衣服,坐着公交去剪头发。
昨晚因为听了更新的播客,正在刷牙时,牟同学打电话过来吓尿,播客声音中断,还以为手机要敲掉了。对了,还顺道和人类学习了几个新词语,原来微信里发“我想你”,会掉下很多小星星,于是这就成了暗号。很好奇,怎么不掉大便下来,不然我肯定经常发。
坐着公车,在小城里转悠,耳机里跳出欢喜的节奏,顺便又抖腿,开心。公交车上前排都是外出散步的老人,上车时迎面扑来浓重的老人气息,作为年轻人,稍显异类,我要是老了,想成为一个不正经的老人家。前几天,不,就是前天,晚上睡觉前洗了头,于是头发炸毛,非常有造型,于是,为了过几天拍照好看些,把头发剪短些。
洗头的小哥一边洗,一边试图聊些什么。“你一个人逛街吗?”“是啊”“一个人逛街不无聊吗?”“不无聊啊”“你老公呢?”“我还没结婚呢”“那你男朋友呢?”“我也没有男朋友”“那你的小姐妹呢?”“我没有小姐妹,额,她们都在上班”。然后,一直沉默。
最后,本打算按留长发的造型剪短,后来太丑,索性不留长,又剪短。至少再炸毛,也可以炸地更好看。剪完还算满意,这头发算是真的留不长吧。理发师一边剪,一边说发质很好,很顺,很直,要不要再做个护理,“不用,谢谢”。真的是话题终结者。最后跟爹娘会面,买了太阳镜,给娘选了个粉色,事情又算是解决了一件。
【没回答的问题】
昨天,和牟同学聊天,给她推荐了电影《寻梦幻游记》,想起了那天看的是国语版,没有看英语原声版。后来聊天到一个恋爱哲学问题。当然,是她先问我的,结果被我反问回去,以“女士优先”的借口礼让回应。“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思考几秒后,我不知道回答啥,牟同学也意识到问题问错了,问题本身就有限制性。
想起以前,我也爱问这些问题,甚至在开展恋爱关系前,会一本正经地进行一系列“价值观”的灵魂问题拷问。现在才觉得,这些问题是没办法用几句话回答的,即使回答了,也不一定是我们真正相信的,或是我们在现实中真正能做到的。对问题的解答,更多是我们那一厢情愿的想象,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
最后,我没有给出回答,但在事后,认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接连几天整理旧文,断断续续地读到以前的文章,看到自己的很多思想变化的过程。牟同学也指出“不同阶段的我门需要的东西不一样,欲望都有所不同”。
问题的前提一定要加上时间限定,尽管我们对于爱情或者感情的追求会有一些本质不变的需求,比如说对象需要是善良的。话又说回来,即使同一个概念,由于我们的阅历,经验不同,对概念的理解也与所不同。人生和成长是流动变化的。
洗澡时,我再问问了自己这个问题。感性上来说,在一起没什么原因,你的心指引你那么做;理性上来说,对象有你欣赏的品质,可能是你具备的,也可能是你不具备的。但最终,你是爱这个人,还是爱着写品质,你自己也无法判断。难以描述和形容的爱恋,这是世纪难题,我也不打算追求那个标准答案。
喜欢你,想和你一起的这一刻是真实的;不想和你在一起的想法也是真实的,在想与不想之间,时间会来决定。
那回到问题上,现阶段,我觉得什么最重要呢?相互允许对方成为她自己,借彼此的眼睛帮助对方拓宽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像是观照来镜子里的自己。
在想到喜欢谁,喜欢对方哪些品质时,让对方无压力地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尊重一切存在的可能性,给予最大限度的尊重。只是尊重,连理解都不要求具备或者强求。PPT就是有着她耿直的性格,略微朴实土土的风格;一些朋友痴迷日剧韩星,那也是他们的最求,我无法理解,也不想要理解。就像我每天写字这件事的快乐也是别人无法理解的。由此我也想到自己对身边人,妹子和爹娘的态度,比如有时会鄙视妹子总看美食节目,妈妈抢红包,我没有真正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这个限度是需要控制的,如何给予别人尊重。
有时候,总是想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这里的“更好”只是我自我设定的标准,这个“更好”对别人是不是也意味着“更好”呢?在此基础上,回到源头,诚恳与真诚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如果你有些“爱慕虚荣”或者“斤斤计较”且能意识到并不会回避,那就是最大的诚恳了,那我就接受你的一切。
人类太复杂,说着言不由心的话,做着违背自己信仰的事,最后仰天长啸“做自己好难”。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一点也不难。不过,并不要求所有人都要那么真诚地面对自己,因为这才是最难的。
【复杂做事】
讲到复杂和难上,这段时间,因在家里和爹娘一起处理事情,明显发现爹娘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做事态度和方式。因为方式完全不同,于是,两人时常拌嘴吵个不停。爹爹做事瞻前顾后,考虑太多,在还没做事前就给自己设立了很大的心理障碍,想到了未知的很多困难,常常显得沮丧;娘做事就是一鼓作气,天不怕地不怕,不怕困难,或许她根本想不到有哪些具体的困难,对于爹爹的丧,她经常气氛,嘟囔着爹爹没用。于是,这一模式的争吵,在家已上演不少。
在经历许多次讨论后,我就直接跟爹娘指出问题所在,尤其是爹爹,现在他已经较有意识,知道自己这样做事会有很多弊端,但我并不指望他改。他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最大的觉知。活了几十年的他不可能突然转变,改变进程是细小而缓慢的。娘常在我身旁念叨苦日子,最近我也毫不客气地怼她,说“明年上半年出去,我每天只吃馒头,喝稀饭过日子”,她立马急了,说那可不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换位思考,她便自觉地说以后不讲这些话了。
好在,爹娘都是较为开明的人,同理心虽然没有那么强,但已经很棒了。顺毛真的是一件伟大的工程。有时,见妹子和爹娘闹脾气,就很想让她学会换位思考。同理心能让人更加宽容地生活。那些争吵的事儿都不算事儿呀。
反观自己做事,心朝宇宙发出呼唤,不设障碍,往好的想,遇到问题先解决,最后反思错在哪儿。做事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这是我评判一件事情的最简单的标准。拿上次爹娘签证拒签的事为例,提交之时,心里就觉得有不妥,因为欠缺材料,第二次亲自准备,于是就有十足的把握能下签;写文献的时候也是如此,自己的标准是与这个世界最大的界限。回到世界的中心,“我”才是最关键的。
另外,我的感知雷达太灵验了,那天还跟妹子说起,这是我引以为傲的事,但同时也是略给我带来困扰的事。对事物有过于敏锐的触觉,我在感官上和情感上过于细腻,这让我收获很多,但太容易感受到别人情绪变化,让我无法装出“迟钝”,无法装出来,最后就会出现“欺骗自己”的假象。意识到这一点,也是在尝试用不同方式来适应自己,接受自己。
【得意忘形】
昨晚的播客,听到让人沉思的话题讨论,中国设计和中国教育,这都是很头疼的现状。TS说了说中国时尚行业里的现状,没有国际时装品牌,没有成功的商业品牌,存在很多问题,让人无能为力。
比如说,传统的品牌发展的历程,品牌作为中间商,B端与工厂接洽,生产产品,C端与经销商合作,广发铺货,以渠道获胜。现在依旧有很多品牌这样操作;国内大的集团不断发展新品牌来占有市场,但品牌后面的设计师团队则是同一批,这样怎么可能回避同质化现象呢?管理者仍然冲在前线,而没有真正地在做管理;设计师们对于中国设计的灵感来源获取渠道有限,以至于最后都是龙凤元素。
想到这些,不免为难,上次回校和老师聊起这些时,他的逻辑也是如此,商业模式必须以挣钱为先,其他都不提,但他说地两眼冒金光时,有种可怕的感觉。我们不相信我们自己。
说到教育,也是一阵哀叹,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是适合孩子的,适应人类发展的。这个话题实在太大,想到它时,都无从切入,我想以后还是会为此做些什么,大概在支教两年后,会有更多想法或者解决方案吧。
心中的那个calling会浮现出来,ZXY说我们漫长的人生中,有很多事情会不断回归到生活中来,比如,关于你想要怎样的生活;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想和怎样的人一起生活;这些问题不断回归又不断被我们赶跑。
【小结】
我喜欢你,我想和你一起生活,请不要问为什么?因为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一时糊涂而已,但一定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很多年后,你就会明白,也或许,你没有那个天赋,永远不会明白。
这是一份手写的记录,写完后中指的疤又红了,下回写字记得用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