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死亡诗社》的影评已经放了有一周了,一直对自己说,这次要憋个大的,慢就慢点吧。
其实是对自由意志的敬畏,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动笔。
最终我还是尽力写了写自己浅薄的想法,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找来看看,获得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强烈推荐!
1
电影讲述了在1959年的美国,一所纪律严格的私立高校威尔顿预备学院,一群孩子在英文老师基廷的影响下,喜欢上了诗歌,于是违背学校门禁,组建诗社的故事。
随着天性的觉醒,学校制度的教条、家长的专制,和孩子们追求人生自由之间的矛盾在一点点被激化,最后,酿成悲剧。
故事的结局,校方辞退了他们认为的“始作俑者”,教导大家把握当下的基廷老师。学生们站上课桌为他送行,因为他曾说过,换个角度看待世界。
《死亡诗社》不治愈,不搞笑,不励志,甚至不批判。却让人思考一些深感沉重的话题。
2
第一个问题,关于教育。在专制的教育体系中,该传播自由的思想吗?
有人说,不知道要积累多少人品,才能拥有一个基廷那样的老师。仔细想想,或许,基廷老师确实应该对影片中的悲剧背负一定的责任。
在威尔顿预备学院,学生们唯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顺利考上名牌大学,不负家长期望。其他一切都无足轻重。
基廷老师曾经是这所学校的优秀学生,理所应当对学校规则了然于胸。他应该很了解,在这里自由的思想意味着危险。
但他却鼓励自主的思考,反对教条,让大家把课本中无聊而刻板的序言撕掉,带着学生闲庭信步寻找自我,教学时更是直接跳过现实主义诗歌的部分。
他启发了死亡诗社的社员,传播了自由的思想。他的教学方式是改革式的,但并不是传统教育的革命者。
基廷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在教条的教育系统中,同时不要迷失自己。
当影片中一个学生的言行惹怒了学校,基廷前来劝说他,不要如此鲁莽。
做超出框架的事是涉险,不仅对自己,对学生同样如此。一个人,能否成功跟是否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并没有什么关系。
孩子们即使没学会独立思考,也能过的很好,甚至获得成功和幸福。
而觉醒了的孩子是痛苦的,这意味着新思想和旧体质的共存。脚长大了,鞋却不让你换,难免鲜血淋漓,但只能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体制发生改变。
那是否还应该去做基廷这样的老师呢?大部分人选择不做。
但是,高压的环境犹如一个密封的狭小空间,不让一丝风吹进来,大家迟早一起闷死。
基廷老师的思想影响了一些学生,当这些学生走出社会,可能走上讲堂,再影响更多的学生。
如果这种思想真的正确,那么它自有它的生命力,有一天,迎来体制的改变。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人愿意去冒这样的风险,那么,一切都不会改变。
3
第二个问题,关于未来。谁决定我们将成为谁?
影片的悲剧让人唏嘘,其中一个原因是,感觉真的不至于此却偏偏如此。
有人说因为主角太懦弱,我说,是他没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是谁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电影中的学生的生活,其实跟我们很多人的学生时代差不多,我们现在也抱怨教育体制。
说实在的,现在的教育本身就是为了社会服务,而不是为了个人服务。
教育系统的作用是尽最大努力给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而不是为了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同样的教育体制下,依然有人成为非常优秀的人。说现在的教育体制不好的,难道古代科举制就更好吗?但一样能培养出李白、杜甫、苏东坡、白居易这些耀眼的天才人物。
教育不止是学校一方的事情,通常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的结果。就像最近,因为家长的投诉,学校便撤下了孩子们的性教育启蒙课本。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你的班主任是什么样的人,对人生的影响要大得多了。
在孩提时代,父母教会了我们太多,也给予了我们太多,即使父母觉得生育孩子不求回报,孩子也很难不对给予生命的父母有深深的爱与感恩。
学校会犯错,父母会犯错,但对学校的反叛更容易,对父母的反叛实在太难了。
有些父母觉得人生是场接力赛,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虽然失败了,但幸好自己还有孩子,接下来的路,要由孩子替他跑下去。
有很多人,真的就是过着这样被强加的人生,即使伤害自己,也不愿意让父母失望。
这些错误,被施加在你的身上,成为你的一部分,就像一道道伤疤,但,伤疤就是你吗?决定你成为谁的,最终还是你自己。
特别是成年后,再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够有见识,不够有钱,没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资源,就未免幼稚了。
这是还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这样的人,有了孩子,很可能变成那种独断专行的家长,口中说着:你看你现在条件多好啊,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我要有你现在的条件,怎样怎样。
呵,你只是老了,又不是死了,你想要做什么自己去干啊。
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个体,把自己的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当听到孩子说:或许成为你期盼的人会更好,但我啊,还是想做我自己时,不要火冒三丈,平心静气的接受,才是让事情不继续恶化的最好办法。
同时,收拾起从你的老师、家长那得来的一颗破碎的心,自己把它修补好,继续今后漫长几十年,由你自己主宰的人生。
4
第三个问题,关于诗。
诗歌到底对一个人的精神有多重要?
说到底,这部电影最特别的地方,便在于他可贵的诗意。
一群学生,不顾学校的门禁,竟然就是为了钻进山洞里读诗。比起现在的叛逆青年来,实在弱爆了。
这可能也说明,追求自由也是没有止境的,打破了曾经的禁锢,青年人又想打破新的禁锢。
但那个时候,读诗的孩子最叛逆。当然,他们在一起,也做了抽烟、喝酒、泡妞,这样现在年轻人会做的事。
电影中出现了几首美好的诗歌,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首选自梭罗的《瓦尔登湖》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的所有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却发现自己从未活过。
原文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第二首是来自罗伯特•赫里克的致妙龄少女
花开堪折直需折
时光易逝
今日轻绽浅笑的花朵
明日便将凋零
原文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第三首来自惠特曼的Oh Me! Oh Life!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电影里引用了其中一段:
这段电影的台词加上诗歌,串联起来尤为精彩。
“我们读诗写诗,并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引用惠特曼的诗:
“哦,我!
这个问题不断重演的生命
在载运无信仰者的绵延的车厢中
在充满愚蠢人的城市里
身处其中的意义何在?
哦,我!哦,生命!”
答案是你在这儿,使生命存在,使其有一致性,使这个强有力的戏演下去,而你能贡献一首好诗歌。”
原文
Oh me, Oh life of the questions of these recurring,
of the endless trains of the faithless,
of cities filled with the foolish.
What good amid these Oh me Oh life?
第四首是学生安德森在课堂上即兴创作的一首诗。
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
我闭上眼睛,他的形象在我眼前晃悠
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瞪得我心怦怦直跳
他伸出手,掐信我的脖子
他一直在念叨真理
真理就像一床总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
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
踢也好,打也好,它总也盖不住我们。
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它只会盖住你的脸。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yuan l
a sweaty-toothed madman.
I close my eyes. this image floats beside me.
A sweaty-toothed madman with a stare that pounds my brain.
His hands reach out and choke me.
all the time he's mumbling.Truth.
Truth is like, like a blanket that always leaves your feet cold. You push it, stretch it, it'll never be enough.
You kick at it, beat it, it'll never cover any of us.
From the moment we enter crying to the moment we leave dying, it will just cover your face as you wail and cry and scream.
诗意是电影的核心,电影让忽略了诗歌美好的人,重新记起来那些被诗感动的时刻,读到自己喜欢的好诗,会寒毛直竖,会心惊胆颤,会手舞足蹈。好像灵魂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其实,热爱诗歌到现在应该也是叛逆 ,在别人追求金钱,追求成功,追求美貌的时候,你追求诗意,多叛逆啊。
5
《死亡诗社》结局是落寞的,有着贴近现实的冷冰冰的质感。一切好像会回到起点,一切又都不太一样了。
作家罗伯特·麦基说:“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载体,承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尽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
《死亡诗社》无疑就是一支探进真理口袋中摸索的手,只要愿意,你也可以和它一起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