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听戏了,突然很想听。就打开蜻蜓FM,找到刘爱云专辑,躺在床上,闭上眼,一段一段地听。《祭塔》“提起当年事叫娘悲伤”一折,尤其好听。刘爱云的声音清亮干净,表达婉转细腻,很有韵味,而同是曲剧大师张新芳弟子的刘青,声音宽厚低沉,表达哀婉苍凉,风格明显不同。两人的曲剧我都爱听。
可能是小时候耳濡目染,听多了,也就养成了听戏的习惯,一听到熟悉的声音,就会很快进入调子中的那个场景,就像回到小时候,心里很美。
平常工作忙起来也没时间听,晚上一般都看看书,现正在看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听戏的机会少了,有时候也想不起来要听。前几年春节的时候,我把妈接到家里来过年,天天给她放戏,我记得放的有贾庭聚的《三哭殿》、海连池的《卷席筒》,她听我也跟着听,很热闹。还给她放经典唱段,比如黄爱菊“下位去劝一劝我的驸马儿”、李树建“我一见老母亲跪金殿”等,我对董秀娟“抱娇儿止不住悲声大放”一折印象尤其深刻,小的时候我在电影中看过她的表演,她那凄美哀婉的声音至今让我难忘。
最近两年过年都回老家了,虽然老家听戏机会多,但根本没时间坐下来听。因此,这两年听戏也就成了周末偶尔想起来的调剂了。
我觉得听戏又一大好处,它能让我忘掉现实的纷乱和烦恼,彻底进入戏中的情景,除了听戏,其他什么东西都无法让我完全忘却现实。有人说看书能让人心静,其实不是,而是心静才能让人安心看书。我尝试过,当闹心的时候,无论怎么样集中精力,都不能将字眼收入眼中,半天都翻不了一页,即使看爱比克泰德也不行。听戏就不一样,打开自己喜欢的唱段,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随着戏曲的调子,慢慢就沉浸其中了,现实中的烦恼都没有了。
我听戏就喜欢这样。声音一定要放的很大,要躺着,要闭着眼,什么事都不想,跟着旋律哼哼,有时再出声地唱几句,很过瘾。我以这种方式听过几场大戏,比如可申演唱的《麒麟锁》,他在里面演薛银登,唱的古朴沧桑,我听过好几遍全场,越听越有味道。
当然,听戏也不都是躺着闭着眼听,有时候周末做饭的时候,尤其是包饺子时,放着戏,边听边做,也很过瘾。
为什么听戏声音一定要放的很大呢?我觉得主要是有氛围,很容易把人带入状态,如果一个人戴着耳机听,那就索然寡味了。还不如不听。有次有个朋友说,他一个领导爱听戏,每天中午在办公室里听,声音很大,整个楼道里都能听见。可能不爱听戏的人会觉得很吵,很烦,但对于听戏的人来说,这就是乐趣。之前在武汉大学下九区一个门口那里,有个卖水果的店铺,店主是个老汉,他总是坐在他的一堆水果边,用话匣子放戏,声音大,我还记得有次唱的是道情《王金豆借粮》,“我家住河南太康县,住城北二十五里杨庙集,俺住在西街在此路北里”,离很远就能听到。有人曾问老汉为什么放这么大的声音,老汉说他喜欢听这个动静。
老汉说的对,喜欢听这个动静。想想看,自己有时候也未必是在认真的听戏,有些戏文也没有听明白,而是听这个动静,只要这个动静在、这个旋律响着,心里就很充实、就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