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哀求而来的,还有一种愤怒感。洛阳东市的某天,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诸多魏晋名士无奈的看着身戴木枷的嵇康被一群士兵从监狱押送刑场。
拥挤的刑场边上一片山呼海啸,三千太学生纷纷像朝廷请愿赦免嵇康,但最后人群中冲出一名官员在刑场高台宣布:朝廷旨意,维持原判。
就在不久前,嵇康写了一封《与吕长悌绝交书》与吕巽绝交。吕巽是何人?嵇康好友吕安哥哥,哥俩都是嵇康的好朋友。某天,吕巽见弟弟妻子貌美而心生歹意,并先发制人,以“不孝罪”向官府高发、污蔑其弟,嵇康听闻此事后非常的愤怒,在写完绝交书后毅然出面为吕安作证申冤,嵇康却因此获罪,以“不孝者同党”与好友一同下狱,判处死刑。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还有太阳”。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一书中写道。“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一、坦荡孤傲嵇叔夜
众多魏晋名士中最让人熟知的一对好朋友莫过于阮籍和嵇康,中国文坛上两个人的名字永远排列在一起,“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二人如此评价。他们思想相近、兴趣相投,但就性情而论,比阮籍小13岁的嵇康更为炽烈,因此生命的乐章也更为响亮。
阮籍
这是一双有力的臂膀。刚健的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在锻造中目不斜视地不断翻动铁料,强劲的肌肉伴随着吆喝声振动,看起来与一般铁铺的伙计无异,但不同之处在于这双臂膀的主人是一位稀世的大学者、音乐家、艺术家。
嵇康,曹操的曾孙女婿,是中国古代文坛上少有的帅哥,与阮籍不相伯仲。《晋书·嵇康传》中赞他:
“身长六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然自成”。
不同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也不同于林和靖的“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悠然自得,嵇康用打铁的方式回归自然。
自古书生多文弱,因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显然,文弱书生这个词并不适用于嵇康,与这些文弱的隐士大家相比,嵇康一身健壮的肌肉很让文豪们羡慕。
嵇康
此外,朋友山涛也如此形容嵇康(叔夜):“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这么美的词,不仅能用在他的容貌上,更能用在其性情上。从嵇康的交友之道上就可以看出来,他就像伫立在崖上的孤松,迎风而傲。
话说竹林七贤中的山涛是他的好朋友,在朝为官,风评极好,是一个靠得住的人。有一天,山涛想辞官回乡,朝廷就让他推荐一位人选继任,他便真心诚意地推荐了嵇康,但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绝不会接受的。这不,听到消息后的嵇康立刻就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给山涛,字字珠玑。
《与山巨源绝交书》
在这封信中,嵇康列举了很多自己不能做官的理由,“七不堪二不可”中的两条是“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意思就是他讨厌官场众多的礼法和官员直接的惺惺作态,只想在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态下享受悠闲的生活。
用陈寅恪先生的话说就是:“故名教者,依魏晋人解释,即以名为教,即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亦即入世求仕者所宜奉行者也。其主张与崇尚自然,即避世不仕者适相违反,此两者之不同,明白已甚”。
一般人不想做官定会找个理由将事情恰当的处理,不至于让朋友丢面,皇帝记恨。但嵇康不,他就直白又毫无顾忌用大实话拒绝,想都不用想,这种高姿态的做法肯定会遭受到当朝皇帝司马昭的不满,这也就为日后嵇康的死亡留下了伏笔。
二、嵇康何由招罹难
从古至今,不懂人情世故的人都容易得罪人,也更能招小人,更何况是一个容易惹人嫉妒的情商低的天才选手。嵇康,一个自己都说自己傲慢懒散,不懂人情物理,又喜欢直言直语,很容易得罪人的古代大家;放在现代来说,算得上是一位智商满分情商负分的顶级文豪,所以我们来看看这个耿直的人是如何招到小人的。
“嵇康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等的可爱人物”,余秋雨先生曾说。现在,这个一等一可爱的人物,正隐在城郊给别人打铁,嵇康打铁不收钱,但如果能收到美酒作为报酬酒会很开心。
这天,嵇康正在柳树下打铁,朋友向秀(竹林七贤之一)在一旁拉风箱,嵇康的粉丝钟会来了。钟会是大书法家钟繇之子,本身也文采斐然,但他对嵇康是既敬仰又敬畏,就像现代的粉丝见了偶像会出现自卑情绪一样。
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
钟会没有出名前连出现在嵇康面前的勇气都没有,成名后便带着一种有资格出现在偶像面前的心态来到了嵇康的铁匠铺。大概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底气,钟会拜访嵇康带了很多人,排场也很大,用《魏氏春秋》的话说就是“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结果没想到嵇康理都不理他,若无旁人似地只管打铁。拜访的人就只能默看着看着看着俩干活,但是过了很久,嵇康还是没有打理他的打算,这下钟会尴尬了,因为这么多人都看到了他出糗,于是他很生气的上车驱马,准备打道回府。
钟会
这时,嵇康却说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一惊,立马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简短地问答结束,钟会率众人离去,嵇康头也没抬,只剩下向秀眼中的担忧。
鲁迅先生说过:“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一些”。
嵇康就是以这般瞧不上的姿态轻视钟会,怕是会招致灾祸,因为钟会是皇帝面前的宠臣,所以向秀的担忧不无道理。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钟会的粉丝属性从白变黑了,在这次拜访完之后他就经常在司马昭面前诋毁嵇康,想要致其于死地。
《晋书》中有记载:“钟会数以时事问之(阮籍),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每次问罪嵇康都能以喝醉了的理由躲过去,除了这最后一次。
三、司马屠刀漫腥膻
这最后一次的问罪是嵇康写完《与山巨源绝交书》之后发生的,此文自始至终贯串着对嵇康对司马氏腐朽统治的批判,不仅把山涛推荐他去作官比做是“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大致意思就是:山涛兄,我们还没有这么深的仇恨吧,你把我推荐去当官,就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如此辛辣直白的讽刺,刺痛了司马昭的心。
除此之外,嵇康还表示如果司马昭要强迫他当官,他就会“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意思就是他会像发狂的麋鹿一样拼死反抗。如此刚烈的性格,就应了那句“过刚易折”,因此“不孝罪同党”事件发生后,在钟会的谗言下,冤案构成了。
钟会进言:“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康为虑耳。”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是卧龙,绝对不能让他起来,如果太仁慈,对于嵇康这样的傲慢名士,就不能匡正风俗,危害社稷。=
司马昭
本来司马昭就在意的不是这个孝的问题,而是之前那封书信让他觉得嵇康扰乱了大统。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一旦有人触及到皇室根基,便不能被容忍,因此当钟会的话戳中了其痛处后,司马昭便下令判处嵇康死刑。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场景:嵇康身带木枷走向刑场,太学生们为其请愿。这么多学生为其求情,算得上是一种政治示威,而莘莘学子又是社稷之根本,如此一来司马昭就更加不会放过嵇康了。
刑场在洛阳东市,距离并不近,一路上嵇康神情淡淡,就好似知道终究会有这么一天。大概是孙登大师曾对他感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怕是不能避免祸端”。
走到刑场后,嵇康见行刑时间还未到,便让送行的哥哥嵇喜取琴,为三千学生弹奏从未当众弹过的《广陵散》,感谢他们的请愿。
这位正值壮年的艺术大家用白皙而修长的双手弹奏出世间绝响后,用平静的双眼看了围观的群众一眼,便从容赴死。
小结
就如余秋雨先生所说:
“这个时代,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中国文化史做了某种悲剧性的人格奠基。他追慕宁静而浑身焦灼,力求圆通而处处分裂,他以昂贵的生命代价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人格”。
所以这样的人物拥有这样性情,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我们很难说清楚,只能由自己去体悟。
嵇康就像一棵长在悬崖的松柏,傲骨凌云;又像是绿洲上的大树,在斑驳的阳光下,在遍地黄沙的尘土中紧紧扎根,伤痕累累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