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凉粉。烈日酷暑,炙热炎蒸,常常食欲不振。若找一种可消暑解燥且能开胃的小吃,则非家乡的石凉粉不可。石凉粉是类似果冻无色无味的小吃,用冰块镇冻。做此生意的多是小贩,没有固定店铺。一辆三轮车拉着两只约摸一米高朱红的塑料桶,车的间隙斜插着两三张折叠桌,五六只小圆凳,行动起来简单、轻便、快捷。石凉粉的制作并不复杂,需要一种叫“石花籽”的植物。石花籽学名“假酸浆”,为茄科一年生植物。取适量石花籽浸入清水中,待其发胀,泡好后滤去种子,点石灰水或其它凝固剂等待凝固便可。凝固成的石凉粉盛入大桶中施以冰块冷藏。吃主来时,掀开桶盖,用一片打制的极薄的铜片削两三片,置于浅底青花碗中。食用前佐以薄荷水,山楂片碎屑,即可享用。除薄荷水,另有苹果、橙、荔枝、菠萝等口味的果汁供应挑选。这果汁是小贩为牟利勾兑而成,其味道若有若无,正是这无意间的巧合,更显得石凉粉的清透。碗沿的青花透过纯净如水晶的凉粉毕现眼前,眼睛都是凉的。食用石凉粉的勺子最好用铝制较薄的那种。凉透的勺子拂一匙刚出冰窟的凉粉入口,爽利,嫩滑。它的凉,沁入心脾,由内而外透爽,炎暑立时消去大半。清代杂记《天桥杂咏》中有一首写古都小吃“冰碗”的诗:“六月炎威暑气蒸,擎来一碗水晶冰。碧荷衬出清新果,顿觉清凉五内生。”,这首诗用来形容石凉粉更为合适,“冰碗”中加了多种果仁,没有石凉粉的清雅。有机会去信阳的朋友可以尝一尝本地特有的小吃“冰镇石凉粉”。
瓦儿糕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燕京小吃中有一种叫甑儿糕的糕点。《故都食物百咏》中写甑儿糕的诗曰:“担凳炊糕亦怪哉,手和糖面口吹灰。一声吆喝沿街过,博得儿童叫卖来。”诗后注曰:”售者担高凳,一端置小火炉,一端置木柜,中实米制面及糖等。木甑中空,活底,以面及糖置甑中蒸之,顷刻即得。推其底,则糕自甑上出,儿童颇喜之,盖以其现做现炊,甚有趣也。“。我从没见过担着担子卖糕的小贩,挑担叫卖这种买卖方式已然绝迹,只能从相声中闻其声了。母亲说姥爷年轻时挑着担,从信阳徒步走到武汉卖东西卖完再走回来,这种事情在我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家乡称这种小吃作”瓦儿糕“,不知源于何处。我推测可能是从燕京传过来的途中,因口口相传的失真与地方方言差异造成的误会。我认为”甑儿糕“比”瓦儿糕“合适,甑本就是古代陶制的炊具。甑底有许多小孔,置于鬲上蒸煮食物,类似蒸锅。制作瓦儿糕的甑不是陶制,而是经过改良的木质小甑,体积也缩小了,高4寸、宽2寸有余。制作时甑内填糯米粉,抹与甑口平齐,撒红糖、青红丝少许。置于内嵌火炉的方案上,案上开有圆孔供蒸汽升腾。仅需三四分钟即熟,形如蛋挞,趁热享用,香甜软糯,随蒸随卖。初中时一元四个,我一次能吃八个,瓦儿糕分布很广全国多处都有,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小时候麦芽糖很少有卖的,但每次吃到都特别开心。麦芽糖也叫饴糖,《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饴米糪煎也”。制作饴糖时取小麦浸泡入清水静置,待膨胀后取出,捣碎待用。糯米洗净倒入锅中焖煮,并入捣碎的小麦,发酵三四个小时直至有汁液溢出,滤出汁液大火熬成糊状。此时饴糖呈琥珀色,半透明,然后用木棒反复拉扯至白色即可。盛入木质容器,撒上炒过的干面粉,待其凝固。凝固后的麦芽糖非常硬需用利器砸开。上小学时经常当零食吃,小贩骑着二八自行车,后座担着一方木盒,盒子无盖用透明塑料布掩着,塑料布上绷着皮筋不让风掀开。盒子宽约两尺,高三、四寸,一整块白糖好好的待在盒子里,像一块刚压好的大豆腐块。麦芽糖不如蔗糖甜,吃着也费劲,越费劲就越爱吃。小贩骑着车满大街叫卖“白糖……嘞哎~……谁要白糖……白糖……嘞哎~……谁要白糖~……。”。他每叫完一声都会停下来,静静听一听看看有没有应声的。哪怕你轻轻的应一声他也能听见,小时候我怀疑他们都有顺风耳。听到他们的叫卖,要及时应声,否则稍一迟疑他驾着二八车就消失了,再想找就行踪难觅了。白糖很硬,需要用利器砸开,他们用的工具特别像雷公用的铁锤、铁锥。他拿着锤、锥,略微估摸一下你要买的分量,“铛~”的一声迸下几块大小不一的白糖。细小的碎渣他免费奉送的,碎末不粘牙而且丝滑,大块的很粘牙。拿一块稍大的白糖搁嘴里咬着不动,糖稍微化开一点时牙齿就会紧紧的粘住,嘴张不开。耐心等一会,待糖再化开些,上下颚同时较劲 ,猛的一挣“嘣~”清脆的一声嘴又可以张开了。咀嚼后送入腹中,嘴巴如释重负。
冻酸奶比较常见,西安也有很多。冻酸奶算是二次加工,将玻璃瓶装酸奶置于冰箱,调好温度,控制时间按时取出食用即可。最早做冻酸奶的那家在人民公园东门对面的一条小街里。街的名字忘了,店名也记不起来,只是记得她家的酸奶冻最早。冻酸奶用的酸奶都一样,别家也用这个牌子的酸奶,优劣之分在于口感。冻的好则酸奶不软不硬,酸奶中无冰碴,口感顺滑。冻的差要么太硬吃不动,要么太软只冻住一半,还有一半冰碴,这种冻酸奶的滋味让人难以举匙。
小时候的记忆总是那么深刻,现在再也没有尝过原来的味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