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评论者的门槛越来越低,各路声音充斥各大平台;同时,思考这件事情似乎该质疑了,值得反思。
大脑本质上并不喜欢思考,更多的是记忆在驱动行为。
独立思考应如何定义,我思前想后不知如何解释,不过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很有独立思考的意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关于独立思考,我分为五个部分来讨论何为独立思考——群体与思考、价值观与思考、信息与思考、辩证与思考、读书与思考。
我只是写出我的想法,希望对阅读的您有启发作用。
群体与思考
说到群体与思考的关系,绕不开《乌合之众》一书。
在《乌合之众》这本中,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提出一种观点:
在群体之中,人的个性会被湮没,独立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会丧失,智力也随之下降,并表现出冲动、情绪夸张、易怒、易受暗示、轻信等主要特征。
我认为讨论“群体与思考”这个话题本身似乎就是错误的,因为群体只有寥寥无几的“领导者”在思考与鼓动。甚至连“领导者”也没有思考,只是在鼓动,而这种鼓动的行为翻译过来就是“拉人站队”。
人在思维层面分为两类,“有意识”与“无意识”。其中“有意识”的一面更多受认知支配,需要靠逻辑思维判断,推理,思考等复杂的智力参与;“无意识”的一面更多受行动支配,是不需要理智和智商参与的下意识。然而群体并不具备“有意识”的特征,它仅仅处在“无意识”的状态和简单的逻辑判断和推理。
人在群体里很容易失去自我,很容易向着群体的行为靠拢,即不自知的“站队”。因为群体具有匿名性,个体在其中会有依靠感,这种依靠感会使群体的思维降低为零,当群体里最开始有一个暗示,其他人往往就会一窝蜂地往一边倒。
不难发现,个体在群体中,很难用到思维、智力和认知,无法获得深入的交流和深度思考,获得的只是群体的力量、极端的情绪和泛泛而谈。有一个现象可以充分说明这个观点——群体的“领导者”大都表现的爱断言,爱重复观点,爱说一些形象化能够激发无限想象的东西;反而表现的总是全面理智分析问题,对事对物持有辩证的理智中立态度的人很难成为“领导者”,因为这种理智很难煽动群众的情绪。
当然群体特征也有其优点,比如超强的行动力、超强的服从力等等。此文讨论的是群体与思考之关系,暂不讨论群体的优点。
这种群体现象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人们失去独立思考,根据情绪与偏见选择一方站入队伍,接受群体的暗示后开始语言攻击,随意把事实捏造成符合群体口味的样子,如此恶性循环。
价值观与思考
仔细分析两者的关系,价值观与思考似乎是相互寄生的关系,此供于彼的同时此源于彼。
价值观左右着思考角度,思考角度潜移默化着价值观。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来自于价值观的影响,即底层思维逻辑的指导,比如行为习惯与处世风格。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通常对某种人或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对某种人或事物的思考角度也是单一的。
价值观对思考具有导向作用,思考所获得的结论对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思考方式需要不断试图跳出这个循环,同时也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
通常,价值观禁锢着独立思考——对异于自己价值观的思考角度的排斥。
大部分人对他人的思考角度是否脱离事实并不在意,他们欣赏符合自己原有价值观的声音。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贪于舒适,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声音可以让人产生欣慰的感觉。遇到源于不同价值观的声音时,要么有“优越感”,对其不屑一顾,甚至想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声音;要么有“挫败感”,高抬对方的想法,但此时如果有符合自己原有价值观的声音与对方辩论,往往会获得“安慰”,而后加入说服对方的阵营。
由于人性这一特点,大部人止步于对不同思考角度的接受,以至于思考角度极为狭隘,宛如“井底之蛙”,却自以为“独立思考”。
真正的独立思考是尽可能突破思考者本身价值观的存在,当一种思考夹杂着诸多的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是曲解事实的。但圣贤如凤毛麟角,凡人难以做到不参杂个人价值观去思考,那么,试着拥抱各种声音吧。
信息与思考
关于信息与思考的关系,我想从两个方面讨论这个话题——信息同质化、信息真实性。
大部分信息的本质,都是反复围绕着某个思维模型重复述说。
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信息都是同质化信息,固定的信息样式配合着新的事情,看似每天得到的信息不同,实则是一套样式。在信息爆炸时代,尤其是各种APP通过算法推荐的信息,让人的思维愈加封闭与固执。
信息的同质化使人变得懒惰,思维是有惯性的,当人吸取同一套信息样式,即使信息内容不同,也不会感到疲倦;一旦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型,就会极度不适应,大脑会感到劳累。如果不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型,久而久之,便不再愿意尝试其他的思维模型,大脑的信息都是一个样式,思考的方式与角度自然单一。
事物的生成是多面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其进行思考不过是盲人摸象。只有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型,吸取各式信息样式,才能拥有相对宽阔的眼界,达成对事物多方位的思考,进而尽可能的了解事物真正的实质。
大多数人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源于主观期望。
在不掌握信息和事实的情况下进行思考,翻译为大白话就是“知道的太少,想的太多”,简称“杠精”。“杠精”的思维就是如此,对信息的真实性毫不关心,信息真实与否的判断来自如何能反驳他人,通过反驳他人获取存在感。
一味的强调思考,忽略信息与事实的意义,那么这样的思考是毫无意义的。真正的思考是追溯信息渠道、辨识信息真假、分析信息内容;脱离任何一环,“思考”将失去其价值。有价值的思考所得出的结论是经得起事实的验证的,而非空中楼阁,经不起一丝微风。
辩证与思考
对一件事物的思考,本质上就是试图完整的认识该事物。
这里的辩证正是唯物、客观的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就是通过多角度、客观的看待事物,发现该事物在不同角度看待之下的矛盾之处,再从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的认识该事物。
对辩证最好的诠释就是法院审判——为什么一个大多数人将其视为十恶不赦的“凶犯”也有辩护律师:
之所以我认为这是对辩证最好的诠释,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对这样的行为具有偏见性,认为十恶不赦的“凶犯”直接死刑就好了,却还有人为其辩护。为“凶犯“提供辩护律师,就是为了尽可能的揭露真相,不能以人的主观性对案件敲锤定音。
法审本身就类似一个辩论赛,区别在于法审需要以《刑法》和事实为依据进行辩论。正是有辩护律师的介入,甚至为“凶犯”极力辩护,才能使得反方收集各种证据和资料证明“凶犯”就是凶犯。所以辩护律师的各种挑刺恰恰就是为了保证判决的客观公正性。
辩证使得我们的思考能够尽可能的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探索事物,从而挖掘事物的本质。在辩论赛中,双方都会因为棋逢对手的对方而更加深刻思考辩论的对象,发现更多未知的区域。而辩证思维就好像我们在大脑开一场辩论赛。
读书与思考
书不是权威,书不是神写的。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
最好的学习永远是书,相对于其他信息而言,书是一种沉淀——一旦出版基本不会修改,所以作者落笔更加谨慎,反复修改,内容也更有系统性,是脉络可寻的总体,可通过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思考。
读书最重要的是因书而思考,而非一味的读。我认为一本书对一个人的价值,在于这本书引发了一个人怎样的思考,而不是从书中认识了哪个字。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途径,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要切记书不是神写的,因为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而且还会使人走向邪路,读书一定要思考和质疑。
本位首发于我的博客左羽(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