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区区8000万人口的德国,今天竟有了2300多个世界名牌?
说起德国制造,你一定熟悉奔驰、宝马、西门子、拜耳、汉高、阿迪达斯等等品牌,这些品牌也成为了享誉全球的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呢?
一战和二战,德意志曾敢于挑战世界上最强的那些个国家,即美利坚、英格兰、俄罗斯、法兰西等等……
但到了1944年的那个秋天,一切迹象都完全显示了现实对德国军队的残酷性,纳粹德国已经胜利无望,盟国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德军在东西两面被全线夹击,逐渐走向了崩溃……
暴露在苏联军队前面的是350万撤退中的德国军队,几十万的伤员,还有250万的德国侨民,如果他们被苏联方面俘获,就将永远消失在苏联广大的土地和战俘营里面。
所以,必须有一支忠勇而精良的部队留下来担任后卫阻击,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其他军队和侨民撤退的时间,把生存的希望留给别人。这支军队就是纳粹德国的库尔兰集团军群。
1944年10月,60多万撤退到波罗的海拉脱维亚库尔兰半岛地区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残余部队在这里陷入了绝境!苏联红军的5个方面军的百万大军已经牢牢锁定了这支孤悬于后方的部队。但德军总参谋部很快就发现了这里的巨大价值,大量从东面涌来的德国军队和侨民如果通过这条捷径再经海路撤退,就能安全转移大批的军民。
因此希特勒决定,北方集团军群立即更名为库尔兰集团军群,他们必须留下来坚持作战,与苏联红军的百万大军做正面死磕,紧紧咬住并拖住苏联的军队,以便让德国海军还来得及转移大量的撤退军民。
库尔兰集团军群的前身是纳粹德国的北方集团军群,是入侵苏联的三个集团军群中最小的一个集团军群,该军团下辖仅两个集团军,分别是第16集团军和第18集团军,但是由于该集团军群大部分兵员来自德国的北方地区和东部的上下西里西亚,因此被希特勒认为是最精锐的军团,因为通常德国人认为北方人更具备顽强的意志和斗志,而西里西亚更是德国传统出精兵的地方。还有一小部分是来自德国南方的山地部队,山地部队一向被认做是德军战斗序列中的骁勇之师。因此,希特勒认为北方集团军群就是他理想中的留下来担任阻击的英雄部队!
在整个库尔兰会战期间,苏联共出动了5个方面军的精锐部队,对库尔兰德军前后总共发动了六次排山倒海似的大规模的进攻,每一次都是集结重兵,依靠着绝对的数量优势,打算“淹没”掉这支虚弱的德国残余部队。这5个方面军分别是苏联元帅戈沃罗夫率领的列宁格勒方面军(下辖22个集团军)、马斯连尼科夫大将率领的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下辖6个集团军)、叶廖缅科大将率领的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下辖7个集团军)、巴格拉米扬大将率领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下辖10个集团军)、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率领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下辖14个集团军)。这些苏军部队大多数同德军一样来自国家的北方和东方。同样,苏联人也认为苏联人的北方和东方部队更能接受残酷的考验,所以苏军统帅部认定这些部队兵是好兵,是优秀精锐的部队。
战争后期的苏联军队,无论素质装备,顽强勇敢的程度,完全是世界一流的劲旅,并且怀抱着绝对优越的信心,攻势一次比一次更猛烈更凶狠更残酷,但却始终无法攻破“库尔兰堡垒”,一直到战争结束,德国无条件全面投降,库尔兰守军才在总部的命令下不得不最后放下了武器。德军在这场大阻击会战中损失了32万军队,但苏军在这次大进攻会战中却伤亡了86万官兵。
这次会战是二战中的奇迹,虽然库尔兰战役生存下来的守军,大部死于苏联的战俘营,但他们始终没有被打败,是一支苏联军队无法战胜的德国军队。
1945年3月,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月份里,苏联红军再一次的向德军发动了排山倒海般凶猛地进攻。在几天持续不断的进攻中,德国武装党卫军第6志愿军与国防军第122、第24步兵师及库尔兰装甲旅一起,冒着严寒,将苏军阻挡在了利布里迪埃内和乌佩斯穆伊扎附近的密林里。第21空军野战师也在巴尔特少将的带领下投入了该地区的激战,最终迫使苏军停止了进攻。
在第五次库尔兰会战中,苏军损失了约7万名士兵、608辆坦克及装甲车辆、436门大炮和178架飞机,苏军本想给库尔兰的德军以最后的致命一击,可没曾想自己反而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损失。攻势的唯一成果就是攻占了祖克斯泰。
1945年3月18日在希特勒总部召开的形势分析会上,海军司令官邓尼茨再次提出了将库尔兰集团军群及平民全面撤离的最后计划。当时德国海军还拥有28艘总吨位达110729吨的舰船可以执行这一任务,预计他们在9天内可将23250名官兵、4250匹军马以及3610辆车辆撤出库尔兰半岛。
但希特勒却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断然否决了这一提议。这对于库尔兰集团军群的所有官兵来说,他们命运也就在此刻被划上了一个句号,这是一支不能回归的部队!
直到希特勒死后,邓尼茨才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已经为时过晚了!
在这个战事频繁的3月里,维廷霍夫大将被从库尔兰战场调往意大利战线,伦杜利克大将再次重返库尔兰,接任库尔兰集团军群总司令一职,可当他刚上任不久,希特勒又将他调往挪威战场,拯救在那里被陷入困境的德国“挪威”山地军,接替他职务的是时任第16集团军司令的希尔佩特上将。第16集团军司令官的职务则由克罗西克步兵上将担任,但不幸的是,他上任还不到3个小时,就在坎登地区的军事视察中死于盟军的空袭。克罗西克上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在列宁格勒会战中的第3次拉多加湖战役中他带领德国第1步兵师力挫数倍于已的苏军部队而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接替他职务的则是德军中的赫赫勇将——基尔兴斯滕巴赫山地兵上将。
库尔兰大会战从1944年10月一直打到1945年5月,整整延续了8个月之久,战役时间之长,战斗场面之惨烈,是二战后期所没有的。守卫此地的德国军人用他们决死的信念,坚定的决心守卫着这个地区! 在整整的8个月中,他们共掩护了100多万德军撤入了本土,近300多万的侨民和难民逃离此地,每一个逃离此地的德国侨民都饱含着热泪,感激着这些誓死保卫他们的军人。此时的德国军人已由入侵者成为了保卫者,他们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军人,不同级别,不同兵种的人都在战壕里并肩战斗,于是就出现了步兵、水兵、空军、军官、将军在一起战斗的难忘场面,一个人倒下去,马上又有另一个人冲上去继续战斗!他们给苏联人劝降的回话就是:决不投降!流尽最后的一滴血!
8个月的顽强阻击,他们的对手苏军也被震动了!苏联军队从来没见过一支军队可以如此疯狂地战斗! 1945年5月8日,当德军总参谋部命令德军全线停火,最后仅存的18万库尔兰德国军人不得已唱着军歌走出来投降的时候,很多苏联军人自动向他们致以崇敬的军礼!
整个会战期间,苏联方面曾多次企图用各种方法向这支军队劝降,他们的数量也从60多万打到了最后的18万(有10万成功撤离),但投降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最后的18万还大多是少年或老年的国民兵,但他们的精神状态一如之前的精锐部队。虽然很多老兵老将已经多数战死或被消灭,但库尔兰军团的“军魂”不泯,而责任和誓言,是他们不会改变的信念。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一支军队,如果失去了部队的荣誉,那么这支部队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众多爱国之士的拳拳报国之心,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强大!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的自尊和自信,那她也就永远无法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如果在战争前你就已经被告知你将战败,不论你在战争里存活或死亡,你不但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而且还会被历史所抛弃所遗忘。那样,你还会义无反顾的去战斗吗?
库尔兰的那些德军战士所面对的死亡、痛苦、绝望、折磨所表现出来的坚贞和忍耐,那些牺牲和勇敢,却在胜败之外让人难忘。他们没有漂亮的台词,更没有激动人心的宣传,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多余的,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完美的证明了自己: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上级没有欺骗他们,就是要他们死守到底!“你可以死,但你保护的同胞必须活着”,他们希望生存,希望能回家,但他们把这些希望都留给了战友和同胞,这就是他们牺牲奋战的目标,去完成这些目标,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德意志民族的高贵和非凡之处!
无法历数在整个会战期间那无数次的战斗和战役、环境的艰苦、疾病伤害与无尽寒冷的折磨、装备补给的短缺、前途的黯淡,都不能屈服这些条顿武士顽强高傲的斗志,他们总是能够用残破微薄的兵力进行绝地反击,一次次的重创对手,让俄国的战争机器巨人一次次损失惨重,一次次的停摆。更难能可贵的是,德国库尔兰军队从头到尾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秩序,整个军队的行政后勤系统也如一部机器般有条不紊的运转着,保持着充沛的活力和战力以及钢铁般的纪律,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够屡屡力挫强敌的原因之一。
如同古希腊的斯巴达三百勇士一般,他们不再回去,也没打算回去,他们是一支不能回归的部队。当德国海军的运输船,冒着盟军的炮火,过来接运最后的撤退勇士的时候,这可以说是库尔兰守军最后的生存和回家的机会,但所有德国人却依然以完整的纪律次序井然地等候上船,在船被宣布满载后,仍在港口的未能上船的大量德军则默默地留下,等待着命运的安排,但是没有发生任何骚动和拥挤,甚至已经上船的一些德军士兵也会自动下船,将最后的位置让给他所看到的伤员,“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是他们直至最后都不曾忘却的信念。 难以言说的可敬可畏,是德国条顿军人武德的典范,值得后世任何军队景仰和学习!
当死亡不可避免即将来临的时刻,很多德军的士兵面向着西方跪拜,向家人故土做最后的诀别,祝福自己的母亲还能够安享余生!东方的俄国士兵如果能回到自己的家里,慈祥的母亲总是热泪盈眶地紧紧拥抱着自己心爱的儿子,而守卫库尔兰的德国士兵如果能奇迹般地回到家中,那么那个善良的德国母亲则会当场昏厥,因为,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梦!
在德国宣布全面的无条件停火和投降后,在库尔兰地区却仍有一部分党卫军士兵拒绝投降,他们留在库尔兰半岛继续与苏军作战,直至十四年后的1959年的夏天,一个叫阿尔弗雷德·莱科斯汀的最后的党卫军士兵被苏军击毙,这支德国军队才被彻底歼灭。
逆境总是和优秀在一起,绝境与卓越永相伴……,正是靠着那一份的拼劲,于是乎,德国在二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崛起,创造了无数个世界领先的优质品牌,靠的其实就是他们那种忠于职守、英勇无畏、牺牲自我、永不言败的军魂!当这些士兵脱下那满是血污和征尘的军装,辛勤劳作的时候,展现的则是他们民族那特有的性格:严谨务实、一板一眼、实事求是、讲求品质、追寻细节,这也就是“德国制造”的灵魂所在!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纯学术文章,并非本人认同纳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