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同盟,共破辽兵

北方女直人的首领阿骨打起兵反抗契丹人,五六年间,屡战皆捷,契丹辽国渐渐摧颓。有辽国百姓逃避战乱,想要乘船去朝鲜,却被海风吹到了宋国的登州府地界,地方官员们把这件事报告给了赵皇帝宋徽宗。宋辽两国是世仇,宋国人屡次想要对辽国动武,收复燕云失地,无奈力不如人,虽然心有不甘,却只得屈服。宋徽宗听说强悍的契丹人却屡屡被女直人打败,十分高兴,盘算着想要与更强悍的女直人结盟,利用他们的力量,相助宋国收复燕云失地。于是,皇帝就派出使者,由海路去寻找女直人,建议结盟,共同打击契丹。由此,展开了宋金两国之间的外交。

宋徽宗的构想是这样的:宋国向女直人支付金帛钱财,借力于女直人的兵马,收复燕地。在皇帝想来,向女直人支付的费用,无论如何,都不会比每年向契丹人进贡的花费更多,无论怎样算计,肯定都是宋国人有便宜的。而赵佶皇帝的这个构想,一直都是宋人与金国进行外交活动时的指导思想,无论遭到了怎样的挫折,都从未动摇过。

女真人首领阿骨打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虽然极为痛恨契丹人,但却是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认定可以击败庞大的辽国之后,才真正开始反叛行动的。所以,阿骨打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盟友来帮助自己。而突然收到宋国人的邀请时,阿骨打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大感意外的吧。

但是,陌生的宋国人提出的用金钱来换取友谊的建议,对阿骨打还是很有诱惑力的。那个时候的女直人已经对商品经济有了初步的﹑但却是比较深刻的感受了,如果不是为了攫取财富,辽国人也不会那么残酷地虐待女真人的。反正无论如何阿骨打都是要杀死所有契丹人的,能够因此而获得财富的报酬,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女直人同意了与宋国人结盟。

以后,随着金国女直人的军事胜利,他们对辽国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了,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自认为是旧辽国的新主人,考虑问题的立场就完全不同了.这样的思想转变,当然也会改变他们对宋金同盟的观点。

阿骨打君臣们商议着说:“辽国所以雄富称霸,是因为占有着汉人土地的缘故,如果履行前约,归还汉地,那么,辽国的财富也就剩不下多少了。”从这时候起,金国人就有了毁盟之意。

而且,既然宋国不敌契丹,契丹又不敌女直,那么,女真人的兵马更胜过宋国军队许多倍,岂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如果宋国比辽国更为辽阔富裕,女直人再去打劫宋国,又有何不可呢?

不过,当时金国人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要完成对契丹人的战争,暂时无暇他顾。而且,因为不了解宋国,难免有些疑虑。所以,是否应该转而敌视宋国,倒也不必立即决定。待到吞并辽国,疆场与宋国相邻之时,再做计议也不为迟。

既然不愿与宋国破裂,就不能拒绝宋人要求归还燕地的要求。但金人实际上是打定主意不肯归还的了。从此以后,金国的对宋外交就以欺诈为手段了。提出种种借口,指责宋国人首先破坏盟约,所以导致了金国人无法履行盟约条款,除非宋国人诚心改正,否则不能交还燕地。于是,宋人不断地按照金国人的要求,改正自己的过失,但是金国人总是能够找出新的借口继续提出指责,于是,宋国人再做出让步。最后的结果呢,宋国人满足了金国人的一切要求,使得金国人消除了一切顾虑,终于发兵南侵,攻破汴京,掳走两帝,灭亡了北宋朝廷。

其实,当时就有许多人都怀疑宋徽宗与女直人结盟的政策是否正确。朝鲜人,做为对辽东形势有重大关切利益的友好邻邦,曾经以委婉的形式,大胆向宋徽宗建议说:“女直人强悍,不可亲近,应该保存辽国,以为捍蔽。”这样的建议,与宋徽宗的想法是相反的,皇帝很不高兴,根本就听不进去朝鲜人的建议。

按照约定,宋国出兵夹攻辽国,连接发动两次进攻,却都遭遇了失败。从此以后,金国人看透了宋国的软弱、以及宋国皇帝的糊涂,就更加不愿意遵守前定的盟约了。找出种种借口不履行约定。金国人说,按照约定:‘两国各自出兵,共灭辽国,燕地应该宋人自已攻取。’但是,既然宋人战败,不能收复燕地,那么,这是宋国人自己的问题,与金人无关。

因为两次战败,宋国的外交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如果金国人下一次的进攻占领了燕地(这种可能性极大,而且,事实上,也确实是金兵最终攻取了燕地),却不肯归还宋国,那么,宋国人是毫无办法的,皇帝的外交就完全破产了。宋徽宗很着急,又向金国人提议,愿意支付更多的金帛,借用金兵,替宋国收复燕地。

在这种情况下,金国人很乐意继续与宋人谈判,不妨狮子大张口,看看宋人终究能够出到多么高的价格。在金国内部,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归还燕地,那么,在谈判时,提出一个宋人无法承受的价格,迫使宋人主动放弃,就是一个很好的外交技巧。另外,也另有一些金国人并不特意爱惜燕地,他们必然会有一个心理价格,如果宋人的出价超过了这个心理价格,当然可以把燕地卖给宋人。所以,金国人对于宋徽宗新建议的反应,就是尽量敲诈,不但逐渐提高赎取价格,甚至还向宋人提出,经过一场战斗之后,应该由宋人提供一笔资金,犒赏金兵。甚至这样的要求,宋徽宗都同意了。

而且,随着谈判的深入,还出现了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专业问题,虽然双方都原则上同意了燕地应该归还宋国,但随着谈判的深入,终究哪些州府土地才算是燕地呢?双方产生了分歧。

回顾契丹人向中原扩张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逐步蚕食了大片的领土,所谓的燕地,大致可以认为是后唐大将石敬塘向契丹人割让的那些土地,但是,在此之前,契丹人就已经吞并了许多边疆汉地了。宋人的观点,所有这些汉地都应该归还宋国。但是,金国的外交官员并不认同。更况且,金人在认识到宋国的虚弱之后,根本就不想诚心履约,就更是利用这样的分歧杯葛谈判,故意制造困难,迫使宋徽宗做出更大的让步。每逢遇到这种时刻,似乎谈判就要破裂了,宋徽宗总是愿意做出让步,从而挽救了几乎就要破裂的谈判。于是金国人反而处于一种很奇怪的心理状态之中。因为金国人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的带有侮辱性质的勒索条件,料想对方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必然导致谈判的失败,金人毁盟则有辞矣。从而可以自由地贯彻自己的意志了。但是想不到的是,宋人竟然答应了这种条件。于是,一方面,金国人仍然还要受到盟约的约束,这一点,金人是很沮丧的。但是,平白无故地又敲诈获得了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又终究是令人感到高兴的呀。所以,一方面,金国人更瞧不起宋人了。另一方面,金人又不免觉得,这些既愚蠢又软弱的宋国人,倒也不是特别可恶。

宋徽宗要调集能够实施进攻的军队去收复燕山府,就只有把西北边疆的兵马调到河北。当时,指挥着西北军队的,是皇帝所信任的宦官童贯。就在西北宋军积极备战之时,突然爆发了江南方腊起义。其实,这场起义完全是由于花石纲所引起的。江南的官吏们在为皇帝征集江南的各种珍贵物资时,顺便也要满足自己的贪欲,对于江南人民的剥削是十分暴虐残酷的,老百姓们活不下去了,只好造反。这也是方腊起义在短期内就发展得十分迅猛的原因。于是,朝廷只得命令正在备战的西北军队首先去平定方腊起义。童贯率军来到江南后,对于当地官吏们的贪婪残酷也感到十分震惊。他也很精明地意识到,只有制止江南官吏们的横征暴敛,才是平定方腊起义的最关键因素。否则的话,无论官军在战场上取得了多么重大的胜利,都不能阻止更多的平民们铤而走险,死中求活。

危急时刻,可以便宜行事,于是,童贯命人伪造了一份诏书,停止征收花石纲。这样一来的话,百姓们的生计有了保障,大家就都不必亡命造反了。

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童贯也许觉得自己有足够正当的理由假传圣旨,而且,看起来效果还很不错,很有效地配合了军事行动。扑灭了方腊起义。可是,在遥远的汴梁都城,皇帝和他身边小圈子里的心腹们却不是这样来看待问题的。童贯虽然获得皇帝的宠信,但皇帝的心腹宠臣们却并不是只有童贯这一个人。宠臣们之间也很喜欢相互算计、争权夺利。于是,就有人进馋言,说童贯欺君,收揽私誉。皇帝自己也很不高兴,不满意童贯在江南擅做威福,而且是以皇帝的个人福利的损失为代价。于是,皇帝就把替童贯伪造诏书的那位官员罢免了官职。算是一个警告,随即就命令他去进攻辽国。

如果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就等于失去了一切,甚至性命难保。所以,皇帝虽然是轻微地、但却是明确地表达了龙心不悦之后,对于童贯的心理震撼肯定是十分巨大的。如果能够保持皇帝的宠爱,即使不能平定方腊,童贯的仕途也不会有任何风险。但是,如果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即使建立了更大的功勋,也是危险的。所以,即将要指挥征辽战争的童贯,已经不是镇压方腊起义时候的那个童贯了。

在这场战争中,实际负责军事事务的是大将种师道。开战前,种师道对童贯说:“宋辽世代友好,金人攻打辽国,就好像是强盗打劫邻居,我们不但不去救援邻居,反而趁火打劫,这样做恐怕不妥当吧。”

童贯听了,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要求尽快发起战斗。

宋军分兵两路,进攻辽军,两路宋军皆败。种师道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事先做好了撤退掩护的安排,总算是平安地撤退下来了,没有遭到更大的损失。

种师道在与童贯谈话时,把宋辽两国比喻为好邻居,这恐怕只是一种托辞而已。宋辽两国世仇,弱势的宋人尤其更加痛恨辽人。种师道老将知兵,阅历很丰富,他很显然是意识到了,新崛起的金人比辽人更加强悍,怀有着更大的扩张野心,辽人已经安于现状,不会对宋人有更大的威胁。就算是宋辽世仇,明眼人也看得出来,金人比辽人更加危险。

童贯佯装不理解种师道的意思,当然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显然是认为,忠实地执行皇帝的命令,而不是质疑皇帝的意志,对自己更有利。他这样想,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这次进攻失败之后,种师道被撤职,承担了战败的责任。童贯没有任何处分。

辽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来源于草原部落,而随着这五、六年间的战争,辽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都损失殆尽了。草原地区几乎都被金人占领。只有南方的汉人土地还没有遭到破坏。但是,接下来,金人就要与宋人共同进攻燕山府了,这个形势,所有的辽国人都看得出来。宋人软弱,不足为虑。但金人的攻击,无论如何是承受不住的。于是,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放弃了自己的责任,逃入了云中郡的深山,获得了暂时的安全。留下燕地的辽人与汉人们去支撑残局。

在一个有许多独立国家并存的世界体系之中,每一个小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出于本能,总是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最强大、最有野心的那个国家。出于求生本能的驱使,所有的小国都会捐弃前嫌,团结起来,共同抗衡那个最强大的国家。

燕地的辽国贵族们在生死关头,也被激发出这种求生本能。他们派遣使者前往宋营,与宋人讲和。辽人相信,宋国人但凡是有起码的理智,肯定会暂时抛弃世仇,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凶恶的女直人。

辽国的使者韩方,是一个深明儒学的汉人官员,他对宋军将帅们说:辽宋世代友好,如今辽国遭到了极大的侵略,有国家灭亡的危险,宋国有义务援助辽国。

童贯拒绝了辽人的请求,把使者韩方赶出了宋营。韩方悲愤,大声呼喊说:宋人背弃世代友好的辽国,忘恩负义,必然会自速其祸的。

宋辽世代友好的言论,都是鬼话,谁都不会相信的。然而,韩方的悲愤情绪也是真实的。在金人的凶猛扩张之下,宋辽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现在的宋辽关系,应该是同舟共济,才有可能共同生存下来。这也是辽国人虽然明知与宋人世仇不解,却仍然盼望能够与宋人结盟原因,这这个问题上,辽人的想法是正常的。可是,宋人怎么这样愚蠢呢?唇亡齿寒的道理懂不懂呀?宋人帮助女直人攻击辽国,就等于是自掘坟墓。可是,愚蠢的宋人在自掘坟墓的同时,却首先断送了辽国的最后的生存希望。这就是韩方感到悲愤绝望的原因。

金国的将帅们擅长用兵,按照原来的作战计划,金兵是要从北方进攻燕地,配合南面宋兵的行动。可是,天祚帝突然逃入云中郡,于是,金人也急忙改变计划,金兵也转向云中郡,寻歼天祚帝指挥的辽军部队。这一支机动兵团,才是更加诱人的军事目标。但从外交角度来看,金国人没有履行与宋人盟约的条款。而且,因为金国与宋国地理距离遥远,消息往来不便。金人当时只听到了宋国已经出兵的消息,还没有听到宋兵战败的消息。金人担心,如果宋兵独力攻占了燕地,可能会以此为借口,不向金国人支付赎买燕地的钱款。

于是,金国向宋国派出了使者,表面上的理由是催促宋人出兵,实际的用意,是要侦察宋人的意图,并且要求使者尽量维护金国的利益。

这时候,因为宋兵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了,宋徽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样的:

宋兵败绩,已经很明确地证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宋人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收复失地。可是,皇帝想要收复失地的意志仍然是十分坚定,不可以改变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借用金兵击败燕地的辽人,再把燕地归还给宋人。虽然此前的宋金同盟的规定,应该是宋兵自取失地,不过,金人贪图钱财。如果皇帝再提出更高的金钱报酬,诱使金人同意借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按照皇帝的指示,宋官员们把皇帝的建议坦率地告诉了金国使者,要求他们还报金国皇帝。同时,宋国也派遣了使者赵良嗣,陪同金国使者返回,与金国皇帝协商,盼望能够达成共识。

古往今来的外交人员在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时,都肩负着刺探情报的任务,聪明的外交官员在与其他国家的官员们进行接触时,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对方深藏在内心、但却有时可以从神态举止间不经意地表达出来的最微妙的念头。及时通报祖国。甚至有时候,最能干的外交官还可以像汉谋士陈平那样,利用自己的活动,改变对方官员的心意,从而达成最有利于自己国家的外交势态。所谓‘折冲于尊俎之间’,就是这个意思了。

马扩,是赵良嗣这次出使金国的助手,他是宋金同盟时期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叁预了宋金同盟的整个过程。甚至金人们都很尊重他。当时,辽国即将覆亡之际,宋金虽然仍然维持着同盟,但金人已经渐渐地对宋国潜生恶意了。金人屡屡提出敲诈财物的要求,屡屡故意指责宋人违约,在马扩看来,这很明显就是金人欲图毁约的明证,金人的态度渐渐猖狂,这是明显地越来越不尊重宋国的征兆。可是,外交政策的决策权却并不掌握在马扩这样的低级别官员的手中(甚至就连赵良嗣也不具有这样的决策权)。尽管马扩知道,满足金人现在的报价,金人还会提出更高的报价。满足金人现在的要求,金人还会提出更加蛮横的要求。然而他们却只得忠实地执行皇帝的意志,没有别的选择。

在这次出使的半途,赵良嗣向马扩传达了此次出使的任务,马扩在阅读了宋徽宗向金国递送的国书之后,非常震惊,立刻就向赵良嗣指出说:“金人尚未获悉种师道兵败白沟的消息,我们与金人外交,应该竭力隐瞒才是。为什么么国书上反而向金人坦率相告呢?这不是邀请金人来敲诈我们吗?”

赵良嗣回答说:“朝廷无力自取燕地,只有请求金人相助。如果不以实情相告,皇帝的建议就无法向金人解释清楚了。”

马扩的外交经验丰富,他可以预料到,一旦金人看过了这份国书之后,肯定会更加蔑视宋国,他们对宋国的恶意就会更加加重。今后的外交工作就会更加屈辱了。

于是,马扩悲愤地说:“既然朝廷自知力量不足,不如放弃收复燕地的念头,全力守备边疆,也不失为是自保良策。可以保证国家完整。”

赵良嗣与皇帝有密切的接触,深知皇帝的主意是根本无法改变的,犯颜强谏,除了罢官谪贬之外,不会有任何效果的。所以,面对马扩的责难,赵良嗣只是默然无语而已。

从事后来看,如果采纳马扩的建议,可能是唯一能够拯救北宋政权的方法。但是,那时候,皇帝根本想不到自己的政权竟然会面临倾覆的危险。

如果那时候宋皇帝能够能够意识到金国人才是最大的敌人,从而放弃收复燕地的念头,那么,燕地的辽人力量尚且完整,辽兵的战斗力远胜于宋兵,足可以成为宋国最好的屏障。而且,最重要的是,那时候,宋兵的战斗力仍然完整,发挥善长守城的优势,即使金人来攻,宋人防御成功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但是,等到燕地倾覆之后,宋兵实际上是把国防线向前推进,在山西、燕山的北部形成了一道新的防线,看起来,宋皇帝的外交政策获得了成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然而,宋人的办事效率极差,新防线千疮百孔,没有实用价值。所以,金人终于发起进攻之后,这道新防线轻易地就破碎了。

旧防线虽然城塞俱全,可惜却已经没有足够的军队来防守了。

于是,金人的骑兵轻易地就长驱直入而至汴京城下。

�-yY�ܮ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