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最容易决定做出改变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处于低估的时候。比如:生病躺在病床上非常难受的时候,决定康复后一定坚持每天慢跑一小时。
发誓改变会让我们充满希望。因为我们喜欢想象改变后的生活,幻想改变后的自己。比如:我每天慢跑一小时坚持一年后,体重会减轻多少多少,体型会恢复到20多岁的样子等。
我们的目标越宏大,心中的期望值就越大。所以,当我们决定改变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有个宏伟的计划。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改变的承诺就像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一样,很少能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切实际的乐观可能给我们一时的快乐,但接下来我们就会感到失落。作出改变的决定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在什么都没做之前,你就感觉良好了。但真正作出改变时面临时挑战却会给你当头一棒,奖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获得。
当我们第一次面对挫折时,失望就会取代最初决定改变时的良好感觉。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会再度引发曾经的罪恶感、抑郁和自我怀疑,而承诺改变的情绪慰藉作用也消失了。这时,大多数人会彻底放弃努力。只有当我们感觉失控,需要再次拥有希望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发誓作出改变。于是,这个循环又开始了。
心理学家波立维和赫尔曼把这个循环称为“虚假希望综合征”。作为一种改变的策略,它很不成功。
对大多数人来说,下决心是改变中最容易的环节,但之后就越来越难了——作出改变需要你控制自己,在想说“要”时说“不”,在想说“不”时说“要”。
从快感的角度来说,真正作出改变和付出努力的感觉,当然不能和想象的感觉相提并论。所以,只是承诺改变,要比真正经常承诺改变和作出改变更容易,也更有趣。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次次放弃又重新开始,而不是真正想找到改变的方法。当我们想象自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时,总会是兴奋不已,这让我们难以放弃。
“虚假希望综合征”总是偷偷出现,它会伪装成自控的样子。事实上,它真的糊弄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