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初级12期杜金玲,坚持分享第140天
《南渡北归》荣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十大好书之冠,是著名作家岳南的作品,全书分《南渡》《北归》《离别》三部分。
第一部之《南渡》,叙述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平津等地相继沦陷。为保存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全力支持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的教授和学子自平津,华北沦陷区南渡西迁。一大批知识分子从此开始了不堪回首的流亡生活。先搬到长沙,再到昆明,蒙自,叙永,在敌机无休止的轰炸中,学人们仍然挺起高傲的脊梁艰难办学,求学。与此同时,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也开始向西南之地流亡,而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北大文科研究所,同济大学等科研教育机构,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最后流亡到川南镇李庄落下脚来,开始了新的历程。
八年血与火交织的抗战,山河虽已破碎如风中飘絮,时局日益艰难,但战时中国的教育和科研并未停歇,反而推向一个奇崛的高度,成为历史的标杆。历史向后人昭示的是,在日寇的轰炸之下,南渡学人心忧国难,将课堂搬到树林山沟,以延续文化的薪火。“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正是这种坚毅刚卓的信念,将西南联大打造成令后人仰之弥高的高等教育奇迹。
遥想1938年6月,国民政府战事不利,日本大军沿扬子江一线由东向西节节推进,时流亡到云南的大师陈寅格,伤感地写下了“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的诗句。想不到经全国军民与知识分子的共同奋战,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凯歌声中,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历史上第四次南渡后的大回归。此为第二部《北归》。
然而,民族的抗战虽然赢来了胜利,知识分子的命途却依旧多舛。南渡之后的北归,本可快慰人心,可谁又想到不出三年,随着解放战争爆发,这些大师巨子不得不在炮火声中无奈地做出人生抉择,忍痛别离,在海峡两岸遥天相望。第三部陈诉迁往台湾的朱家骅,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等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陈寅格,钱钟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和爱恨情仇——这就是《离别》的大致脉络。
回顾历史,瞻念未来,除了掬一捧怀想的热泪于逝者灵前,夫复何言?